亡考忌日
心欲成灰眼欲枯,
真容無計變頭顱。
衰懷亦有榮褒望,
未識君王出獵無。
心欲成灰眼欲枯,
真容無計變頭顱。
衰懷亦有榮褒望,
未識君王出獵無。
心中悲痛如灰燼般死寂,眼中淚水幾乎流干;望著父親的遺容,卻無法改變他生前的容貌。衰朽的心中仍存讓父親獲得榮耀褒獎的期望,只是不知君王是否會有恩賞降臨。
亡考:指已故的父親。考,對已故父親的尊稱。
忌日:指父母或祖先去世的紀念日。
真容:指死者生前的容貌或繪制的遺像。
榮褒:榮耀與褒獎,此處指對已故父親的追封或表彰。
出獵:原指帝王狩獵,此處或喻指君王的恩賞舉措。
此詩當為作者在父親忌日所作。古人重視孝道,忌日需行祭祀以表追思。詩中‘衰懷亦有榮褒望’或暗示作者希望朝廷能對已故父親給予追封表彰,但因‘未識君王出獵無’的不確定,流露出心愿未達的遺憾,反映了當時士人對家族榮譽的重視及對君王恩賞的期待。
全詩圍繞‘亡考忌日’的哀思展開,前兩句寫喪父之痛的具體感受,后兩句轉寫對榮褒未償的遺憾,情感真摯,語言樸實。既展現了個體對親人的深切思念,也折射出古代社會家族榮譽與君王恩賞的關聯,是一首情感與時代背景交融的悼亡之作。
雁影橫空,觸忤情懷難說。記西窗、匆匆話別。盈盈秋水,渺行舟如葉。剩凝眸、暮云千疊。虛堂簾卷,不奈雨絲初歇。聽蛩聲、離心百結。年來憔悴,最深秋時節。待歸期、早梅如雪。
祖帳連芳樹,征帆掛夕曛。鄉心閩海月,客夢楚江云。候館雞聲早,平蕪雁影分。懸知霄漢上,早晚薦雄文。
晨步城西岡,遙望終南岑。荊棘高蔽天,白曜翳以陰。雞食鸞鳳饑,蛾眉讒妒深。葑菲遺下體,一別成飛沉。出門眺四郊,莽莽悲風吟。海水有可測,傷哉誰諒心。少陰盛霜雪,崎阻鴻雁饑。荷斧入林谷,日暮誰共歸。林樹窈冥冥,徑路多虎羆。北斗橫塞岑,邰野風振悲。欲往河無梁,念子忽如迷。榮耀在須臾,亡沒誰復知。思附玄鶴翼,從子以高飛。
?毛吹朔雪,細肋臥晴沙。曉牧尾搖扇,春游項引車。湩流便逐草,酪膩正需茶。日夕歸棲處,因風想塞笳。
拄頰看山覓句忙,相逢何必問行藏。雄心自是宦情薄,傲骨由來俗眼妨。我輩生涯惟寸管,人間約法有三章。知君不少飛揚意,一羽云霄萬里長。
掛香中秋夜,千里素輝溶。如此好天良夜,翻在別離中。遙想故園今昔,開得嫦娥鏡閘,孤影嘆飛蓬。有恨啼紅燭,無語寄西風。相望處,山疊疊,水重重。衣寬帶剩,天涯辛苦萬方同。衣上雨痕塵涴,枕上淚痕冰透,一一記離悰。但愿云間月,長照異鄉人。
殘編一讀一傷神,千古西山有替身。忍餓著書老作手,辭家逃世舊遺民。堅持名節酬君國,甘守饑寒鍊苦辛。更有寧都魏叔子,白頭相對共沾巾。
黃昏過后,心頭眼底,一味清寒。前歡記否,衣香絮點,春影小長干。吳歈聽斷,催拍誰點弓彎。雕櫳近底,娟娟凍月,還當翠眉看。
食貧寧問肉如陵,且喜官曹簡事程。千里平淮隨地闊,一江遠水照天明。幾多懷古登臨意,時作搔頭諷詠聲。酬唱敢希珠樹秀,粗分菽麥異周兄。
桑椹才肥杏又黃,甜瓜沙棗亦糇糧。村村絕少炊煙起,冷餅盈懷喚作馕。
春氣上空林,夜聲落寒井。了然斗室間,坐怯良宵永。落地楊柳風,入簾海棠影。煙薄上樹消,月微露云冷。能令萬籟空,方知一時靜。
瓊姿冰體。料瑩光乍傅,廣寒宮里。北陸寒深,南園春先,此后萬花方起。剪霞斗萼,栽芯砌□,天與高致。大瀟灑,最宜雪宜月,宜亭宜水。好是。天涯庾嶺上,萬株浮動香千里。屏寫橫斜,鬟插垂裊,占盡秀骨清意。醉魂易醒,吟興信來,佳思無際。為傳語,向東風,甘使無言桃李。
極目生晚照,溪云偶成朵。大樸曾未分,青山自唯我。極目生晚照,遠樹籠微陰。誰知清淺流,別有滄海深。極目生晚照,幽情眷蘭芷。白蘋葉里風,不在秋江起。極目生晚照,步影何遲遲。歸禽古木中,相對頻相窺。極目生晚照,蓬萊匪仙境。釣得十二鰲,重來謝孤影。
蘇內翰木三五筆,李夫人竹一二竿。會得楞伽印心法,不應來作畫圖看。
主人既不俗,能使林園清。未雨小池淺,將昏初月明。結廬七八尺,啼鳥兩三聲。種得忘憂草,如今花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