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熱客詩
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
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
主人聞客來,顰蹙奈此何。
謂當起行去,安坐正跘跨。
所說無一急,?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問君極那。
搖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謂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傳戒諸高朋,熱行宜見訶。
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
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
主人聞客來,顰蹙奈此何。
謂當起行去,安坐正跘跨。
所說無一急,?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問君極那。
搖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謂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傳戒諸高朋,熱行宜見訶。
往年三伏天的時候,道路上沒有車輛行駛。大家關上門避熱休息,彼此之間也不往來。如今卻有不懂事的人,頂著酷熱去別人家拜訪。主人聽說客人來了,皺著眉頭不知如何是好。以為客人該起身離開,他卻安穩坐著久久不動。所說的事情沒有一件緊急,絮絮叨叨廢話何其多。主人疲憊地應對許久,剛問一句“您究竟要怎樣”。搖扇搖得手臂發疼,汗水正嘩嘩流淌。不要說這是小事,也是做人的一個缺點。傳遞勸誡給各位好友,大熱天隨意出行應受責備。
三伏:夏季最炎熱的時期,分初伏、中伏、末伏。
褦襶(nài dài)子:指不懂事、不合時宜的人,褦襶原指粗笨的衣服,引申為不曉事。
觸熱:冒著炎熱。
顰蹙(pín cù):皺眉,形容發愁的樣子。
跘跨(pán kuà):盤坐,久坐不動。
?唅(hán):通“含”,指說話含糊或啰嗦。
瑕:缺點,過失。
訶(hē):責備。
此詩當創作于夏日,作者觀察到有人在三伏天酷熱時不合時宜地拜訪他人,導致主客皆困,故以此詩批評此類行為,勸誡友人注意處世禮節。
詩中通過對比往年避暑的常態與今人冒熱來訪的反常,以細節刻畫主客互動的尷尬,幽默諷刺中傳遞處世道理,體現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與人際禮儀的重視。
佳節喜逢長久日,魏文帝《與鐘繇書》曰:“九月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庶草無有射地而生,惟菊紛然獨榮。非夫含乾坤之淳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翩翩鳧_朋來。霜清天宇絕纖埃。老杜《九日》詩云:“天宇清霜凈,公堂宿霧披。”遙憐巴嶺月,嚴武有《九日巴嶺答杜二見憶》詩云:“臥向巴山落月時,兩鄉千里夢相思。”擬上曲江臺。老杜有《九日曲江》詩云:“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懷縣從容留客宴,見老杜《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詩。追歡正好傳杯。使君歸騎莫相催。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開。
人在煙云里,山橫碧落旁。望中縹緲是仙鄉。幸有佳朋何惜、醉斜陽。 公子傳杯速,騷人練句忙。悠然此興未能忘。似覺庭花全勝、去年黃。
科文又主守初時,光顯門生濟會期。美擅東堂登甲乙, 榮同內署侍恩私。群鶯共喜新遷木,雙鳳皆當即入池。 別有倍深知感士,曾經兩度得芳枝。
寶林連上剎,獨覺佛中尊。 石室真身隱,苔碑勝跡存。 空門留法嗣,俗舍有聞孫。 晴雨從民欲,枌榆萬古恩。
筆下文章信有神,西來避地不無因。 要看銀河從大落,一洗人間萬古塵。
春回天際,見柳眼翠窺,梅腮粉膩。日慶三陽,時逢千載,帷幄挺生元帥。亙古撫今忠義,天下安危注意。負英偉,信功高耿賈,勛侔霍衛。 和氣。東風里,樓閣五云,玉帳環珠翠。廟食真揚,人懷邵父,當代虎臣難比。擬把倩桃為壽,莫惜金花沉醉。受閫寄,佐君王神武,復恢輿地。
睡驚秋近鳴蟲砌。砌蟲鳴近秋驚睡。蒼鬢摻勻霜。霜勻摻鬢蒼。影孤燈翳冷。冷翳燈孤影。長嘆浩歌狂。狂歌浩嘆長。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花紅水綠斗春妍,長望江南憶樂天。 黃栗留鳴山寂靜,野棠梨發樹蔫綿。 樓臺三竺將歸路,氣象西湖欲晚煙。 風物不殊鄉國異,好尋歸馬問長阡。
行行血淚灑塵襟,事逐東流渭水深。秋跨蹇驢風尚緊, 靜投孤店日初沈。一枝猶掛東堂夢,千里空馳北巷心。 明月悲歌又前去,滿城煙樹噪春禽。
椒蘭平酒酌,簠簋散香箕。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謾長門夜悄,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