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十六首 其十二
黃卷青燈,二十載、紙窗消受。分給到,九枝銀蠟,冰湖明透。照我量才分玉尺,讓他修史圍紅袖。記風檐、默坐盡三條,聽寒漏。
耀赤字,珠輝秀、映彩筆,銀花茂。晃朗到,斗光神眼,虛堂左右。淚盡不知歌舞席,心灰直到文昌宿。炳元燈、炯炯日中天,長如書。
黃卷青燈,二十載、紙窗消受。分給到,九枝銀蠟,冰湖明透。照我量才分玉尺,讓他修史圍紅袖。記風檐、默坐盡三條,聽寒漏。
耀赤字,珠輝秀、映彩筆,銀花茂。晃朗到,斗光神眼,虛堂左右。淚盡不知歌舞席,心灰直到文昌宿。炳元燈、炯炯日中天,長如書。
青燈照著黃卷,二十年來在紙窗前苦讀。后來分到九枝銀燭,燈光如冰湖般清澈明亮。這燈光下我用玉尺衡量自己的才學,看他人修史時有紅袖相伴。記得在風中的屋檐下,我默坐直到更漏三聲,聽著寒夜的更漏聲。紅色的燈火閃耀,如珠玉生輝;彩筆映照,銀花繁茂。明亮的光焰照亮了星斗與神目,照遍空堂左右。淚已流盡,不再關注歌舞宴席;心已冷透,直到文昌星所在的方位。這元燈明亮如日在中天,長久如同書卷一般。
黃卷青燈:指書籍與油燈,黃卷為古代用黃檗染紙防蠹的書籍,青燈指油燈。
冰湖明透:形容銀燭燈光清澈如冰湖。
量才分玉尺:用玉尺衡量才學,喻自我評估。
風檐:指簡陋的屋檐或考場環(huán)境。
三條:指更漏的第三聲,代指深夜。
寒漏:寒夜的漏壺,古代計時工具。
斗光神眼:星斗的光芒與敏銳的目光。
文昌宿:文昌星,古代神話中主文運的星宿。
元燈:大燈或喻指心燈、精神之光。
炯炯日中天:形容燈光或精神明亮如正午的太陽。
此詞或為作者回顧二十載苦讀生涯所作。古代文人多經(jīng)歷科舉或修史之途,詞中‘量才分玉尺’‘修史圍紅袖’等句,或反映作者在學術或仕途上的經(jīng)歷:既有自我才學的審視,也有對他人境遇的對比,暗含對文運起伏的感慨。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與細節(jié)因史料未明,暫以文境推測。
全詞以燈火為線索,串聯(lián)苦讀回憶與當下心境,既寫盡寒夜苦學的艱辛,又暗含對文運冷落的失意,最終以‘炳元燈’的執(zhí)著收束,展現(xiàn)文人堅守學術理想的精神。語言凝練,意象典型,情感層次豐富。
此樓飛構自何年,作鎮(zhèn)南州勢不偏。日暮巴陵云滿地,春深夢澤水連天。登臨自古懷興替,憂樂憑誰問后先。短棹秋風聊佇望,幾行征雁正孤翩。
春過木濃山轉翠,旱馀湍減石添痕。主人正自笏拄頰,客子底容裾撇門。好鳥傍人窺野核,亂云釋嶠落芳尊。真成命駕輕千里,李杜文章得細論。
小橋池上影,縹緲度群公。竹屋檐楹古,梅花點綴工。潮來松竇暗,茶響石爐紅。近岸雙鸞立,梳翎向日烘。葉落風時埽,苔枯鶴為芟。垂蘿門隱映,攢石路?嵌。過午聞疏磬,憑高見遠帆。客衣寒不耐,欲借趙州衫。境寂難為賦,心空不問經(jīng)。有生同逆旅,大地一郵亭。蝶化依叢薄,鴻飛自渺冥。與君成一笑,頑石也須聽。古懷殊曠莽,山色入清眸。近水垂新柳,深冬有綠疇。宿云寒不散,歸鳥暮相求。漸聽嚴城角,回車不可留。
北望非吾土,南來獨此翁。孔顏當日意,杞宋百年風。與物陽春闊,隨形鏡影空。吾儕竟何罪,斯道合成窮。語絕香奩壞,人非鐵磬存。罷官空數(shù)日,挾策與誰論。丈室塵埃亂,層城草木昏。寸心無訴處,號絕向令原。
十月荒城住,三春故國思。不堪寒食雨,偏助旅人悲。節(jié)至那無酒,囊空賴有詩。天涯牢落甚,獨坐對癡兒。
荷香冉冉撲征轅,軟雨柔風汎綠尊。茉莉有香傳陸賈,葡萄無種憶張騫。閒依榕幕唯吟柳,夢逐萊裾亦繞萱。南北路岐堪一嘆,可能相別不銷魂。
曲江江水長,欲濟川無梁。美人不可即,風度安可量。飛鳥擇高枝,鳴鳳在朝陽。黃唐世已遠,千載空翱翔。
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好事大家知,今朝正月一。
今年中秋夕,來赴去年約。不見破鐵鐺,彈指空剝剝。
裘馬朋簪盛,緋魚筦庫卑。行藏公論在,然否寸心知。歲晏曾三接,民功僅一麾。空馀華袞字,有恨蓋棺時。
游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長筵坐戲客,斗雞間觀房。群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揮羽激清風,悍目發(fā)朱光。觜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長鳴入青云,扇翼獨翱翔。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場。
風急霜天一雁書,奚囊得句近何如?婿鄉(xiāng)知否桃源里,翹望南云訊起居。抗手飛吟過七洲,群瞻李、郭御仙舟。此行悔不從君后,夢寐滄溟海盡頭。
光陰輪謝又逢春,池柳亭梅幾度新。汝別家鄉(xiāng)須努力,莫將辜負丈夫身。
古渡平蕪細雨,長亭垂柳輕煙。詩景滿前堪畫,客懷何事悽然。
秋夜已如此,美人安在茲。含顰向王魄,揚耒憶蛾眉。裊裊芳香歇,盈盈白露滋。河關悵伊阻,誰復訊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