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
郁蔥佳氣望龍津,仙榜標名雨澤新。
姓字金填傳萬里,文章玉剖壓千人。
天閒駿入寧憑市,上苑花明若為春。
尚憶當年騰翥意,馬蹄綺陌撲香塵。
郁蔥佳氣望龍津,仙榜標名雨澤新。
姓字金填傳萬里,文章玉剖壓千人。
天閒駿入寧憑市,上苑花明若為春。
尚憶當年騰翥意,馬蹄綺陌撲香塵。
從龍津橋望去,只見祥瑞之氣郁郁蔥蔥,新公布的科舉榜單如春雨般帶來清新氣象。新科進士的姓名用金粉填寫,傳遍萬里;他們的文章如剖玉般精美,勝過千人。人才被選拔如同天閑良馬,何須依賴市井評判;上苑鮮花綻放,仿佛為春天增添光彩。還記得當年自己高中時飛騰的意氣,馬蹄踏過華麗街道,揚起芬芳的塵土。
龍津:唐代長安城龍津橋,為科舉放榜處;
仙榜:對科舉榜單的美稱;
金填:用金粉填寫,形容榜單的尊貴;
玉剖:像剖玉般展現精華,比喻文章精妙;
天閒駿:天閑,皇家馬廄,駿指良馬,喻杰出人才;
騰翥(zhù):飛騰,形容科舉高中時的意氣風發;
綺陌:繁華的街道。
此詩應創作于科舉放榜之際。古代科舉是文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放榜日充滿喜慶與期待。詩人或親歷科舉,通過描繪放榜場景,既記錄這一盛事,也抒發對自身或他人成功的感慨。
全詩圍繞科舉放榜展開,從榜單公布的祥瑞之景,到新科進士的才名遠播,再以良馬、繁花作喻贊美人才,最后回憶當年高中的意氣風發,主旨鮮明,生動展現了古代科舉放榜的榮耀與文人的進取精神。
西子荷花發,揚蛾銷夏灣。洞庭歌舞處,遙憶苧羅山。一日乘舟去,千春竟不還。
華頂不高澗不深,一回遺世一登臨。若為題向長安道,回卻朱門紫陌心。
不意兒書至,歡聞老母安。既云公稅急,矧又仆程難。申以龍沙札,正當菖澗寒。遲予深柳下,尊酒共盤桓。
往事前塵敢釋懷,秋風秋雨獨登臺。寰球今日應同祭,不讓幽靈卷土來。
身世交相棄,形骸亦自嫌。其堅同大瓠,于用愧輕縑。世德君家重,清詩律法嚴。無能酬麗藻,搔首對窮檐。
半睡花冠倦未除,枕棱釵溜點羅袪。玉郎何處潛來到,笑倩回燈整翠裾。
自冠莆陽譜,還栽野客家。所希收令實,未恨少名花。
殷勤寄語朱夫子,僧舍花前亦舉觴。學舍蕭條官職冷,不知誰與戴姚黃。
三春未得晴明候,此日初開江上云。南浦烽煙悽未斷,西樵山色盡平分。嘔啞尚覺漁能樂,瀟灑應知鶴不群。共有仲宣樓上意,書成詞賦孰如君。
七年羈建業,兩度客真州。細雨僧廬晚,寒花江岸秋。奇文同刻楮,閱世少安辀。秉燭更闌坐,飄蓬愧素侯。
愿為真士夫,毋為假道學。一語足千秋,大道炳先覺。粵自假者趨,門墻生剝啄。夫子惡似非,亂苗良可惜。士茍得于中,烏用勤郛郭。俯仰百年間,誰為無愧怍。長歌點易詩,悠然會沖漠。靜清何深處,無心是道籥。
誰為花王定等差,清芬端合佩金犀。上林他日移根去,應記詩仙綵筆題。香清為借三秋露,葩絢寧禁五日風。俯對猗蘭振寒綠,靜看飛葉隕輕紅。風流直欲占秋光,葉底深藏粟蕊黃。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亙千鄉。笑含菊彩媚疏籬,巧作葵妝傍曲池。顏色從他矜速肖,芬馨如此孰爭馳。心稟犀文饒地力,體薰蟾影奪天香。圖形好命丹青手,絺句須煩錦繡腸。廣寒秋桂映天池,休說當年折得時。韻勝今逢巖下種,價高寧靳橐中資。簪鬢新枝立晚晴,淡妝異馥稱雙清。夢魂不記前來事,愁逐江潮日日平。黃絹家聲映古今,隨和發彩驚詞林。高樓宴坐清商晚,獨向此花垂意深。
病身窗下兀然蘇,屋溜幢幢勢若驅。坐喜炎埃隨洗濯,立看生意上焦枯。論功合有人調鼎,受賜還同天雨珠。孤負明時無好策,漫將詩句和童雩。
少時常是出無輿,徒步徐行亦當車。近日堪嗟隨俗變,便無人與也騎驢。
明月不可負,良宵亦可憐。暮夜無招尋,獨行芳澗邊。月色照我背,月影在我前。踏月弄清影,心賞方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