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
結廬人境羨陶潛。車馬不來喧。
勝處自多真趣,飛鳥日相還。
心既遠,地仍偏。見南山。
手持菊穎,山氣常佳,欲辨忘言。
結廬人境羨陶潛。車馬不來喧。
勝處自多真趣,飛鳥日相還。
心既遠,地仍偏。見南山。
手持菊穎,山氣常佳,欲辨忘言。
像陶淵明一樣在人間結廬而居。沒有車馬的喧鬧聲。風景優美的地方自然有很多真正的樂趣,飛鳥每天相伴而歸。內心已經遠離塵世,所處之地仍然僻靜。能看見南山。手中拿著菊花,山間的景色常常美好,想要分辨其中的真意卻忘了該怎么表達。
結廬人境:像陶淵明《飲酒·其五》中“結廬在人境”一樣,在人間建造房舍居住。
陶潛: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喜愛田園生活。
勝處:風景優美的地方。
菊穎:菊花。
欲辨忘言:出自陶淵明《飲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其中的真意卻忘了該怎么表達。
此詞可能創作于詞人厭倦塵世紛擾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充滿了名利爭斗,詞人向往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在寧靜的自然中尋找內心的寧靜與真趣,于是創作了這首詞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化用陶淵明詩句,營造出閑適意境。在文學上體現了詞人對傳統田園文學的繼承和個人情感的抒發。
云滿空庭水滿渠,頹垣曾見駐安車。九天不盡三篇策,繁露無慚一畝居。謾說韓彭悲犬兔,肯同馬鄭注蟲魚。茂陵勛業今安在,俎豆春風自有馀。
山河四塞限中原,籬落而今不復存。豺虎晝行何日息,但馀征戍滿荒村。
偶過琳館系情頻,似結煙霞未了因。塵世苦難逢笑口,仙家誰可著吟身。綠陰匝地全消暑,紅藥翻階已后春。載酒重來先訂約,歌童還解識詞人。
君王分付為親還,班路諠傳忤要官。我但得歸他不問,從來人道乞身難。
小舟簾隙。佳人半露梅妝額。綠云低映花如刻。恰似秋宵,一半銀蟾白。結兒梢朵香紅扐。鈿蟬隱隱搖金碧。春山秋水渾無跡。不露墻頭,些子真消息。
門有車馬客,云是故鄉士。別去三十年,歸來數千里。相逢敘舊情,歷歷詢平生。交游幾存沒,道路何經營。問答未及終,兒女出樽酒。往昔各青春,于今俱白首。嘆息復嘆息,徬徨更徬徨。視彼土饅頭,終焉歸北邙。
步月空階下,蟋蝍迫人啼。急扶邛竹杖,越過畫樓西。登樓望南山,山峰如髻丫。西頭云起處,定自故人家。誰家采蓮女,面如白玉盤。相對悄無語,風吹荷葉翻。曉行秋川上,無柰秋色何。芙蓉難堪折,卻愁零露多。靜室似僧廬,絕與黃塵隔。引雀喜留黍,惜苔懶穿屐。有時倚幽軒,情境一何寂。只有巖華飛,隨風亦無跡。明月出東山,照見西林明。龍蛇布滿地,欲步還自驚。試問夜何其,鳥喧自知更。誰探千載意,寂默乃其情。意隨流水行,卻向青山住。因見落花空,方悟春歸去?;w豈解愁,愁之損年華。請觀未蕊時,何處得飛花。山花招客笑,山鳥喚人鳴。相逢本偶爾,花鳥亦何情。思君不可見,忽見階下花。此花君手植,如見君容華。嫣然索予笑,不語意自佳?;ㄈ莘今厚唬蚓?。見花情尚多,見君將柰何。
山后風光何處好。上谷靈蹤,自古軒轅廟。涌出清流方曲繞。森森綠檜知多少。云水閑游今日到。信筆狂吟,自在開懷笑。萬景難侵心合道。全真妙體圓明了。
海南煙樹飽風霜,老樹脂膏臭味芳。露濕未乾秋月白,風吹不斷莫云長。團團良玉寒生彩,顆顆驪珠夜吐光。得爾價須增百倍,指揮檀麝合稱王。
燭銷篆縷,云降瑤箋,泥雪鈐爪。桂魄飛光,昨夕晦窗熠耀。何意怨纖阿,著清景、今宵更好。引愁腸、對酒念遠,俊懷冷笛能道。望皓影、山河顛倒。簾捲金波,空費吟眺。劫外芳叢,只有夢中曾到。倚醉嘆流年,算才抵、窗陰一覺。漫傷心,問何事、欲休還惱。
停車郊外寺,重會是何年。數仞宮墻峻,千秋情義偏。聆音今幾席,判袂各風煙。出處真無計,回思亦愴然。
吳越江南絕壁間,可憐爭國似蝸蠻。百年父老陶王化,尚記流傳一醉顏。
鬢如野鶴意如鴻,萬籟都歸一笑中。夜雨對床談聚散,秋云無蒂任西東。青袍不惜連朝醉,素履何慚太古同。聞說夢熊消息近,由來天道本如弓。
野鶴集沙渚,悠悠向曉陽。長鳴寒野闊,振翼海天茫。仙格違塵俗,閒身足稻粱。好隨王子去,已與衛軒忘。
當年血戰蹤,試問誰曾見。相對話興衰,剩有雙雙燕。男兒白發生,揮淚腸應斷。海水泣斜陽,又被風聲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