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惜別懷歸老不禁。一年春事柳陰陰。
日下長安何處是,碧云深。
已恨梅花疏遠信,休傳桃葉怨遺音。
一醉東風分首去,兩驚心。
惜別懷歸老不禁。一年春事柳陰陰。
日下長安何處是,碧云深。
已恨梅花疏遠信,休傳桃葉怨遺音。
一醉東風分首去,兩驚心。
我年老體衰,禁不起惜別懷歸的愁緒。一年的春光已過,柳蔭濃密。夕陽下,長安在何處呢,只見碧云深深。我已怨恨梅花很久沒有傳來遠方的消息,也別再彈奏桃葉的哀怨之曲。在春風中一醉后分別離去,兩人都心驚不已。
不禁:經受不住。
日下長安:日下指京都,長安代指京城。
疏遠信:很少傳來消息。
桃葉:晉王獻之愛妾名,后常指代愛妾,這里桃葉怨遺音指哀怨的曲調。
分首:分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意看,應是詩人在暮春時節與友人分別時所作,此時詩人年老,內心充滿惜別和懷歸之情。
這首詞主旨為惜別懷歸,以暮春之景渲染離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以其細膩的情感和委婉的表達展現了詞人的創作風格。
佳名由帝子,千載尚余芳。
帶水來章貢,群山擁豫章。
樓臺夸壯麗,魚鳥煥清光。
粉壁多詞翰,風流孰擅長。
百級上層巒,呼鐙同所歡。
甆杯真有道,行李似無官。
妙語勝熊掌,疎才愧鹖冠。
古人相見意,不作酒肴看。
天意欲為雨,川云出相望。
明時攬俊乂,所立固無方。
少小諷二南,美此江漢鄉。
猥當興能職,首辟較藝場。
群儒悅寬簡,浩蕩出文章。
方觀縱壑魚,忽作摶風翔。
此去升禮闈,旋當對殿廊。
忠言動明主,家國有輝光。
故人所說菊花枕,似把冰丸月下飲。秋水一雙明炯炯,數在青囊第一品。
狂風江上吹蒹葭,此物往往得之嵇康阮籍家。閉門誦書二十年,眼睛損盡生空花。
建陽小作箸頭書,殘更燈火亂蟲魚。石渠文字大如斗,場屋歲月又不偶。
卻來南山青草邊,東西四至盡為菊花田。手提長筐向山曲,一下收拾三百斛。
昨者昏寐才起來,解把簷頭小字讀。乃知妙物通群仙,一切藥裹應棄捐。
持節南來聳百城,就分帥閫握邊兵。
盡令殊俗窺風采,更許佳山托姓名。
峴首要須刊偉跡,習池底事著狂生。
風流人物今宗主,物物俱蒙不朽榮。
瞎堂之子,附馬之后。
出處行藏,一向漏逗。
是圣是凡莫測,掣顛掣狂希有。
一拳拳碎虛空,驚得須彌倒走。
草間荒冢沒麒麟,古寺何人為寫真。
華表不歸空怨鶴,長松半落欲生鱗。
艱難曾藉扶危力,鯁介原非賣直人。
安得貞元同貞觀,懷思忠憤一霑巾。
小酌僧房破冷凄,明朝分手各東西。
一肩行李帆檣便,尺幅龍蛇什襲攜。
水驛山程勞記憶,天光云影任歌啼。
得通音問憑魚素,此際傷情似女妻。
質明帨洗動輕漪,禮殿巍巍百世師。
伏幾親瞻古人象,陪祠頗雜漢官儀。
詩書自可謀元帥,俎豆何妨示小兒。
春服詠歸千古意,只今童冠可無詩。
人皆樂夷涂,而憚陟崖嶺。
不折彭澤腰,即摩墨氏頂。
誰能如此翁,獨臥滄波冷。
寂寞詩書林,優游歲年永。
枯筇掛倒星斗傍,意行屈曲忘陵岡。
忽逢蕭寺倚巖腹,門前水影涵山光。
憑虛飄欲上霄漢,覽遠浩如浮大滄。
嗟子失身墜世網,恨不與子同翺翔。
白蓮共結清浄社,紅裙絕意溫柔鄉。
何當脫屣聲利場,從渠萬態爭炎涼。
早作諸公客,過門競挽留。
憂時心尚壯,懷舊涕難收。
富貴來何晚,文章老更優。
尊前身健在,不必問封侯。
大節人誰識,孤忠我獨知。
文章亦余事,軒冕竟何為。
國恥生期報,臣心死未衰。
凄涼遺奏稿,千載有余悲。
虎夷長想蕙蘭蹤,螺渚幸修桑梓恭。
詩造本情天下誦,學傳正統世儒宗。
三山過客日無數,四海聞人此一逢。
官燭行行送歸路,半村無月海云重。
國子先生宅,相傳此母賢。
一哀孤嶼下,再拜十年前。
舐犢貪書卷,飛鸞慰暮年。
夕陽聊寓曲,終要到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