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榮上舍
江館春相遇,
鄉心晚益知。
青云持節日,
短褐省親時。
高誼能分祿,
空囊只贈詩。
別來消息斷,
幾欲到分宜。
江館春相遇,
鄉心晚益知。
青云持節日,
短褐省親時。
高誼能分祿,
空囊只贈詩。
別來消息斷,
幾欲到分宜。
在江邊館舍的春日里我們相遇,思鄉的愁緒到傍晚愈發濃烈。你身佩符節擔任要職時,我穿著粗布短衣回家省親。你重情義愿分享俸祿,我囊中羞澀只能贈詩相別。分別后再無消息,我幾次想前往分宜尋你。
江館:江邊的館舍,指兩人相遇之地。
青云:比喻高位或顯要的地位,此處指榮上舍當時的官職。
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手持符節作為憑證,此處指榮上舍身負使命。
短褐(hè):粗布短衣,多為平民或寒士所穿,此處指詩人當時的寒微身份。
省親:探望父母或其他尊親。
高誼:深厚的情誼。
分祿:分享俸祿,指榮上舍愿意以財物相助。
分宜:地名,可能為榮上舍的家鄉或二人分別后其所在之地。
此詩或為詩人回憶與友人榮上舍的交往而作。二人春日相遇于江邊館舍,彼時榮上舍已任官職(持節),而詩人可能以寒士身份省親。榮上舍重情義愿分享俸祿,詩人因貧僅能贈詩,別后音信斷絕,詩人遂作此詩表達懷念。具體創作時間與詩人背景需結合其生平進一步考證,但從內容可推知為友人間酬贈懷想之作。
全詩以“相遇—交往—別后”為脈絡,通過樸素的語言回憶與榮上舍的情誼,突出友人高誼與自身思念,情感真摯自然,展現了古代文人相交重情輕利的品格,是一首典型的懷友抒情小詩。
明月一年好,始見此宵圓。人間不照離別,只是照歡顏。侍婢梅花萬樹,杯酒五湖千頃,天地敞華筵。主客我同汝,歌嘯坐花間。當時事,浮云去,尚依然。年少一雙璧玉,人望若神仙。經慣桑田滄海,踏遍千山萬水,壯采入毫端。白眼看人世,粱孟日隨肩。
世味只如許,人情亦可憐。禪心甘寂寞,病體覺輕便。夢里身非我,閒中日似年。還家真復樂,此去若登仙。
藻棟起霄間,芳條俯可攀。晚云談次改,高鳥坐中還。日映城邊樹,虹明雨外山。唯應謝池月,來照袞衣閑。
纖纖霜后枝,瑟瑟天邊月。相約待春風,輝清花似雪。
東嶺復西嶺,秦鄉與漢鄉。市城云淡淡,今古水湯湯。廢址耕斜坂,歸樵話夕陽。亂亡猶有等,最劣是幽王。
今日因甚,作者模樣。覿面相呈,當仁不讓。
為懷陶靖節,無復見其人。誰種橋邊柳,猶含舊日春。
白水山人癯如鶴,神姿雖妙形何弱。拂箋詞翰勢若流,對客清吟復能謔。最工圖畫懶莫比,十日不能成一水。姓氏而今作古人,諸公往往爭遺紙。梁君好事晚得茲,秋山一疊當茅茨。使我枕簟坐其下,當暑忽有清風來。石高氣驕苔蘚黑,疏林索莫生寒色。心魂密與空谷幽,耳目頓覺群峰逼。為誰畫此空嶙峋,外無題識中無人。幸離俗手免毀裂,得入君家如有神。即今大暑方如焚,安得此圖化為真。清溪一曲無纖塵,與君高戴華陽巾。
海上棲遲快朵頤,入林把臂日酣嬉。前程未展鯤鵬志,幽憤難教鵜鴂知。一舸鴟夷載西子,幾人萍聚聽南詞。沙鷗最是多情侶,與爾聯盟共賦詩。
精神奴隸人誰有,戰斗主觀論末端。留爾頭顱為活鬼,虧他面目似靈官。歲朝除夕貧多嘴,狂熱浩歌老中寒。詩以窮工將杜甫,名須死著豈方干。華蓋運交爾自求,乾坤何只兩三頭。酒逢知己千杯少,淚倩封神三眼流。涼水泉邊同飲馬,完山頂上賽吹牛。于君魯迅堪稱壽,才得四旬又一秋。知是秋時是夏時,風方片片雨絲絲。普天下士驕紅日,八五零場撥白旗。萬燭風前齊有淚,何人筆下敢無詩。一場冬夢醒無跡,依舊乾坤一布衣。
攬轡郊原問俗行,青山原自昔年盟。玉臺遺址情逾戀,厓海平波意轉清。乘月不妨歸騎緩,聚星遍映彩鳧明。從前太史書云候,看到于今恰遇庚。
竟是因緣地,同君愛獨深。艱難支佛法,寂寞見予心。鑿井留虹影,栽桐奏鳳音。此中無量劫,消息尚堪尋。
穿云裂石笛聲秋,興在江湖一釣舟。貫柳無魚囊有藥,直鉤應是太公鉤。嚴于治齒要如軍,治眼當如愛護民。此術盡堪為世用,釣魚船上豈無人。眼眵書冊隱廬蝸,健論誰聽落齒牙。說起元龍湖海志,扁舟又欲出蘆花。
遙空獨鳥還,松際孤云沒。呼彼謫仙人,同問青天月。
香迎曉白。看煙佩霞綃,弄妝金谷。倦倚畫闌,無語情深嬌足。云擁瑤房翠暖,繡帳卷、東風傾國。半捻愁紅,念舊游、凝佇蘭翹,瑞鸞低舞庭綠。猶想沈香亭北。人醉里,芳筆曾題新曲。自剪露痕,移取春歸華屋。絲障銀屏靜掩,悄未許、鶯窺蝶宿。絳蠟良宵,酒半闌、重繞鴛機,醉靨爭妍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