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路花?促拍滿路花
乾坤生古意,草木起秋聲。移人名利境,夢中驚。便尋靈寶,鳳髓與龜精。密報黃芽就,紫府門開,道情有個鶯鶯。
問歸含楚山青。臥影水天明。松庵誰笑話,見還嬰。鶴歸日落,聚散兩忘情。好笑人癡處,白頭青冢,世間猶說醒醒。
乾坤生古意,草木起秋聲。移人名利境,夢中驚。便尋靈寶,鳳髓與龜精。密報黃芽就,紫府門開,道情有個鶯鶯。
問歸含楚山青。臥影水天明。松庵誰笑話,見還嬰。鶴歸日落,聚散兩忘情。好笑人癡處,白頭青冢,世間猶說醒醒。
天地間生發出古樸之意,草木間響起秋聲。將人置于名利之境,如夢初醒令人驚覺。于是去尋覓靈寶,如鳳髓和龜精這類丹藥。秘密修煉的黃芽丹煉成,紫府之門開啟,有道情相伴就像有個鶯鶯。問歸處只見楚地青山青郁。臥躺的身影與水天的明亮相映襯。松庵中誰會笑話,已返老還童。仙鶴歸來日落西沉,聚散之事皆已忘情。好笑世人癡傻之處,像那白頭之人葬于青冢,世間還說自己清醒。
乾坤:天地。
鳳髓與龜精:道教煉丹術語,指煉丹的原料。
黃芽:道教煉丹術語,指丹藥。
紫府:道教稱仙人居住的地方。
還嬰:返老還童。
青冢:指王昭君墓,這里泛指墳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作者可能處于對世俗名利感到厭倦的心境,受道家思想影響,追求一種超脫塵世、修煉得道的生活,從而創作此詞以表達內心的感悟。
這首詞主旨是宣揚道家超脫名利、追求修煉的思想。其特點是充滿道家意象和哲理,以對比手法諷刺世人的癡傻。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家思想在文學創作中的體現。
芳草搖微風,幽花泣輕露。清晨有佳氣,力疾坐南戶。感懷聊晤歌,思遠屢延佇。吾道未褊迫,誰能自勞苦。俯仰塵世中,煉修亦何補。所以王子喬,陋世自輕舉。
折竹聲頻夜已沉,夢寒應繞玉山岑。溪容隔歲將移棹,草色逢春映盍簪。雨暗細評高士傳,地深時見古人心。明朝更有南池約,吟對梅花思轉深。
不信宦游拙,功名未有成。半生燕北老,十載越南征。每嘆黃金盡,空驚白發生。何時燈火夜,相與話歸耕。
事因忙處錯,中道在從容。擬議為言動,免令愆戾叢。
未見桑紅海已枯,靈童血濺竟何辜。赤鱗狂舞腥風起,夢里依然困晚途。
白苧風生暑未收,夕陽容我復遲留。危亭翠匝諸峰晚,小洞陰涵六月秋。醉里尚能窺畫品,興來何必置詩郵。摩挲欲剖瑯玕節,留取題名續勝游。
城郭春陰合,看山眼獨醒。雪分遙巘色,云出數峰青。漫擬蓮花界,堪稱素錦屏。欲攜雙白鶴,一上望湖亭。
京兆城中,章臺街里,有個豪富楊姑。道庵創置,與子不塵居。燕處逍遙快樂,戴云包、酷好清虛。陰德積,憐貧愛老,設獄祭魂孤。環墻修十座,衣餐獨贍,三處安廚。壽長年,出自道力相扶。臘月下旬有二,與真人、降誕無殊。功行累,將來定是,跨鶴赴仙都。
綠水繞北戶,白日掛南榮。岑樓高中天,引領望咸京。咸京望不見,遠山與云橫。鸞鳳邈何許,燕雀巢朱甍。谷風起將夕,偃月哉生明。童子焚妙香,稚女彈神箏。似非今世曲,無乃古人情。為言且勿彈,吾疾方未平。
平原秋晚氣蕭森,獨見雙松落翠陰。艤棹不知何處客,斸苓應是過云林。
夷山山下有行窩,池水經春綠似蘿。佳客到門常載酒,道人求字不籠鵝。樹連別院鶯聲滑,苔長閒庭鳥跡多。自是心傳有家法,莫忘三折始成波。梁園雜沓市塵紅,中有幽人趣不同。門掩綠苔行白鶴,窗開蒼雪落青松。晴泥汨汨蟠蚯蚓,春水深深見活東。好似高情陶靖節,求工元不在絲桐。
朔風嘶馬動,遙想雁門秋。負劍辭鄉邑,彎弓赴國讎。黃榆連白草,河隴去悠悠。報主男兒事,焉論萬戶侯。
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多少憶,春色耐尋思。十里垂楊籠翡翠,一溪香霧濕胭脂。微雨杏花時。
末路危機逐日新,遭逢瞬息異冤親。多疑忍事甘存拙,久亂全生幸處貧。北海牧羝宜反漢,東門牽犬竟亡秦。古來反覆無前算,那得匆匆論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