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包道二首
吟風嘯月是真常,何處無何更有鄉。我與呂仙俱不死,靜看烏兔幻炎涼。何妨塵外卻塵中,風舞寒漪月印空。洗缽與渠同一飽,未憂交臂失回公。
吟風嘯月是真常,何處無何更有鄉。我與呂仙俱不死,靜看烏兔幻炎涼。何妨塵外卻塵中,風舞寒漪月印空。洗缽與渠同一飽,未憂交臂失回公。
戚戚一西東,十年今始同。可憐歌酒夜,相對兩衰翁。
百靈朝拱處,空籟聽瑯璈。地據中原勝,天臨下界高。云山雙老眼,天地一秋毫。欲訪蓬瀛去,何從借六鰲。
石勢嵯峨別一峰,隔江云影岫重重。人來彼岸先尋筏,壁護籠紗不為鐘。閑以深杯邀顧兔,笑吹橫笛起吟龍。寶陀自是千年院,偃蓋當門見老松。
小小山園寄翠微,近連山市入煙霏。蓬蒿未許荒三徑,花竹從教碧四圍。細筑云根通野溜,靜憑松葉啟柴扉。吾衰腳倚青藜健,日上時來月上歸。
慶喜當年載筆勞,圓音無數玉毫高。憑君為轉風輪力,七寶樓臺照碧濤。
乍來乍去堤邊鷺,似有似無煙里山。何人為展古畫軸,塵暗縑綃濃淡間。
書卷外無物,泠泠一弦琴。愛琴愛其桐,不在聲與音。蕭條寂寞際,此意誰能尋。羈棲淹歲月,青蘋笑孤斟。惟有歸來辭,對之生敬欽。遐哉柴桑子,悠悠古人心。
人生皆有化,在昔固皆然。此形本所無,安得冀常堅。覽彼架上書,陳久古圣賢。不復睹其人,千載把遺編。內有膏梁子,聲跡俱寥然。嗟我苦節士,饑劬想當年。有道不獲申,無由扣蒼天。賴此不朽名,可以慰黃泉。
幾回醉嚼春風骨。
一片山園色,君歸可奈何。望隨煙影杳,云入夢中多。獨坐香風入,孤窗皎月過。廣寒秋正好,期爾發狂歌。
門外正霜飛,何堪送所知。愁腸縈遠水,別面化枯枝。冷澹稀人識,清羸好自支。芥針能得幾,萬里去師資。
簾外晴陰幾遍探,侍兒猶恐意難堪。雖然殘雪消還有,且喜今朝尚十三。
淮南寄我玉醅酒,白蚶海月君家有。欲持就味明日期,窮羹易覆已反手。從事開筵不可辭,燕脂秀臉羅前后。長頸善謳須剩謳,只恐老來歡意休。
應敵詩才慚古人,牽情春色空閒身。鋪排物色雖甘拙,消散閒愁亦有神。
萬壑擁空岑,孤峰下夕陰。馬歸松影沒,人靜月華深。黃帝去已遠,白云留至今。鳴琴幽澗底,獨夜老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