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鄰幾雪軒與持國同賦二首 其二
長安雖大雪,車馬無休時。
窮巷有高士,閉門獨何為。
朝煙不黔突,彈琴方賦詩。
逍遙無忤色,慷慨多逸辭。
適有感同好,寄聲贈所思。
調高當和寡,無以答君知。
長安雖大雪,車馬無休時。
窮巷有高士,閉門獨何為。
朝煙不黔突,彈琴方賦詩。
逍遙無忤色,慷慨多逸辭。
適有感同好,寄聲贈所思。
調高當和寡,無以答君知。
長安城中雖下著大雪,車馬卻仍往來不息。偏僻巷子里住著一位高潔之士,他閉門獨居在做什么呢?清晨灶上未生火做飯,他正彈琴賦詩。神態逍遙沒有怨懟,言辭慷慨多有超逸之語。恰逢有感于志同道合的友人,便寄去心聲贈給所念之人。您的詩作格調高雅和者本少,我實難用佳作回應您的知遇。
窮巷:偏僻的里巷。
高士:志行高潔之士。
黔突(qián tū):煙囪熏黑,指生火做飯。黔,黑色;突,煙囪。
忤(wǔ)色:抵觸、不滿的神情。
逸辭:超逸不俗的言辭。
調高:格調高雅。
此詩為和江休復(鄰幾)與韓維(持國)同賦雪軒詩的第二首,創作于北宋文人交游唱和之際。詩人借雪天場景,回應友人詩作,表達對高潔品格的推崇。
詩以對比手法刻畫雪中隱士形象,既贊其超然物外,又借和詩傳遞對友人雅趣相投的珍視。語言質樸,意境清幽,情感真摯。
一人為大國何堪,舌朽鐸鈴亡二南。來往安知闈秘事,珍妃井畔戲聞談。帝誥累累豈五篇,幽微國運暢三玄。當時斗柄西宮揭,今覽皆如宣統年。匾后虛空貯密緘,遺規承繼實哀銜。盈充方物奉先殿,安睹中衰自道咸。
扁鵲非下醫,腠理終不聽。賈誼非少年,薪突誰當信。盛世且痛哭,賢君猶逃遁。達人警先幾,況當末流橫。保身晦有馀,秉心淡無競。雖無魯連功,再卻千金贈。雖無郭泰名,累辭三公聘。
鐘山已在萬山深,更過鐘山入定林。穿盡松杉行盡石,一庵猶隔白云岑。一個青童一蹇驢,九年來往定林居。經綸枉被周公誤,罷相歸來始讀書。半破僧庵半補籬,舊題無復壁間詩。祗馀手植雙桐在,此外仍兼洗硯池。踏月敲門訪病夫,問來還是雪堂蘇。不知把燭高談許,曾舉烏臺詩帳無。
遮藏得到中興日,觴詠仍陪小隱仙。曲徑畫欄春幾許,竹花人月四嬋娟。
戎衣躬御武功成,百萬熊羆訓練精。馬上鷹鹯思奮擊,林間豺虎敢橫行。天威霽曉三軍肅,霜氣澄秋四野平。倏見平原狐兔盡,鐃歌載路喜歸營。
清晨采桑露如雨,妾身本是良家女。使君有婦妾有夫,妾請使君聽妾語。人生節義重移山,一女二夫非等閒。秋胡黃金道旁意,直見生死嫌疑間。不惜朱顏鏡中老,只恐蠶多葉稀少。蠶多葉少蠶苦饑,蠶少不堪衣債討。朝桑暮桑欲如何,繅車未停催上梭。無心巧妝濃畫蛾,鏡臺蛛絲縈網羅。
拍手當年笑白鷗,一生負氣學而優。誰知何子中宵舞,自棄盧生大枕頭。醫界容身天不薄,詩箋寄意筆難收。晚風催客憑欄去,依舊清光浸小樓。
孤蹤落寞捲殘云,詩瘦捫腰減幾分。我是夢中聞靜嘯,恍疑身世在蘇門。
山骨移來帶蘚痕,層巒疊巘勢飛翻。杏花壇里三春雨,疑是巖間一片云。
丈夫期報國,不為一微官。愿學萊蕪甑,毋忘苜蓿盤。征徭諸洞急,礦稅幾家殘。無限烹鮮意,循良在靜安。
能事馀千牘,幽期自一丘。向來書襞積,不療客漂流。小挹蘇耽鶴,同歌寧戚牛。幾時詩酒社,相屬話天游。
柞宮馮幾畫成王,淚落銅仙月似霜。王母不來方朔死,茂陵松柏自斜陽。
寂寞非人境,清虛愜道心。聽經猿入定,破夢鶴鳴陰。刻竹題詩遍,望云懷古深。蕭蕭羞兩鬢,吾欲投吾簪。
入門催喚兩巡茶,一室羅將幾俊娃。粉面香肩挨笑處,隔簾偷看主人家。
金風淅淅夜迢迢,四壁蛩聲自寂寥。展轉不成蝴蝶夢,腹中似有斷腸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