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郭給事 其四
謫宦從茲去,將無澤畔吟。
五云丹闕迥,三徑綠苔深。
安得回天力,仍懸捧日心。
賜環應有待,旦夕望為霖。
謫宦從茲去,將無澤畔吟。
五云丹闕迥,三徑綠苔深。
安得回天力,仍懸捧日心。
賜環應有待,旦夕望為霖。
你被貶職從此離去,是否會像屈原在澤畔悲吟?朝廷的宮殿在五云繚繞中顯得高遠,歸隱的庭院里綠苔已生得很深。哪里能有回天的力量?我依然懷著忠君的赤誠之心。被召回朝廷應當指日可待,早晚盼你能像甘霖一樣澤被蒼生。
謫宦:被貶職的官員。
澤畔吟:用屈原被放逐后在澤畔行吟的典故,代指被貶后的悲嘆。
五云丹闕:五云指祥瑞之云,丹闕指紅色的宮闕,代指朝廷。
三徑:出自漢代蔣詡歸隱后僅開三徑的典故,此處指郭給事被貶后的居所。
捧日心:比喻忠君之心,如捧日般赤誠。
賜環:古代放逐之臣,皇帝賜環(環音同“還”)表示召回。
為霖:出自《尚書》“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喻指濟世安民的才能。
此詩應為作者贈別被貶的郭給事所作。唐代官員貶謫常見,詩中既體現對友人遭遇的同情,亦反映中唐時期士大夫雖遭貶謫仍懷忠君報國、期待復用的普遍心態。
全詩圍繞友人貶謫展開,前半寫別時之景與悲嘆,后半抒忠君之誠與歸期之盼,情感真摯,用典精妙,既展現了對友人的關切,亦彰顯了士大夫“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家國情懷,是唐代贈別詩中兼具情感深度與政治意涵的佳作。
赤瓊屬國獻奇珍,更慰盈樽突厥春。篤信如須絕旨酒,世間安覓敬虔人。
我游黃山當嚴冬,雪消日暖無天風。欲求昔人棲隱處,發興況有高僧同。危矼側步目已眩,絕壁下瞰心為忡。交流二澗瀉寒碧,樵牧不來蘿徑窮。嵯峨亂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龍。手披灌木出林杪,仰從云際窺奇峰。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兩岫森寒松。文楸萬本翠如織,宛宛內蓄何沖融。仙靈窟宅景象異,豈與下界同污隆。名姓無傳年代遠,只有藥臼留遺蹤。摩挲考擊三嘆息,悵不并世來相從。因憐李白升絕頂,空吟菡萏金芙蓉。幾年戎馬暗南國,眼前厭見旌旗紅。脫身長往宿有愿,把茅不用煩人工。曹阮浮丘應好在,山南山北會相逢。
昔游曾記與諸賢,藉草高談雪滿顛。白鶴青驄開士逝,丹厓碧岫野花然。虎丘東去無多地,龍脈西通第二泉。長欲攜書此中住,自隨春雨種山田。
商山留滯再經春,吟愛仙娥最出群。若有精靈念遷客,暫來河北作行云。
離觴欲罷更吟詩,正是詩人別我時。云布曉陰天漠漠,柳含春意日遲遲。親闈視膳江魚美,官舍開筵海錯宜。珍重案頭三尺法,功名何止百年期。
春色不自惜,落花如許愁。晴天一望遠,漕水十分流。每繞長堤去,頻因好句留。相隨覓季主,不必貸河侯。論極文章秘,居兼竹石幽。和風落香燼,晚日泛茶甌。壯節知無用,諸儒誤見收。江山亦在眼,歲月忽忘憂。南郭今喪我,長卿仍倦游。漫成長韻律,勝與小蠻謳。簿領憎頻過,塵埃懶再謀。何須五湖口,風雨轉船頭。
抖擻山邊水際身,廿年重踏舊京塵。依依殘夢丹陽月,兀兀輕車白發人。諒自去來無個事,趁他花柳未分春。關津莫作誰何問,詩酒承平一老民。
清如玉壺冰,澹若朱弦瑟。
夜闌雞鳴不掩關,清霜作絲塵作顏。春星馬首時欲墮,桃花屋頭未暇攀。居人自歌棗纂纂,行子頗畏車班班。瀛州城北半陂水,羨汝沙鷗相對閒。
男兒身手健,壯歲握兵符。試買千金駿,輕關十石弧。登壇名已遂,裹革志猶孤。回首黔中路,年年泣鷓鴣。
俯仰興亡異,青山落照中。民歸鄰樹在,兵去壘煙空。城角猶悲奏,江帆始遠通。昔年荊棘露,又滿闔閭宮。
北度居庸去路修,平郊如海夏如秋。賦高合擬揚雄獻,年少誰當賈誼憂。黑雨漫山渾未歇,赤城何處定遲留。不知鞍馬驅馳苦,得似慵夫晝臥不。
九老排云獨擅尊,眾山拱戴似兒孫。石房仙去神光現,洞府龍歸雨氣昏。上古幾年埋地軸,至今九柱插天根。何時身在層峰頂,手把丹書扣帝閽。
匹馬翩翩不可留,垂楊醉色滿神州。千年詞賦人游洛,十月關山雪滿裘。翠壁天開中岳色,黃龍日抱大河流。知君萬里中原思,不到長安舊酒樓。
出身事征戰,幽州萬里遠。秋初雁已飛,柳條四月菀。可憐樓上婦,肌膚日漸減。此日得相聚,寧復羨華袞。人生趣不同,區區重飽暖。農夫終歲勞,一盤豆麥飯。夫婦日相守,牽牛歸日晚。聚散各有原,無用頻商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