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伯襄韻賦得明月照積雪 其二
澄輝渾似練,點綴盡成花。
禁苑瓊為圃,關山玉是砂。
寒侵光欲濕,漏永影將斜。
羨爾陽春調,徒令下里誇。
澄輝渾似練,點綴盡成花。
禁苑瓊為圃,關山玉是砂。
寒侵光欲濕,漏永影將斜。
羨爾陽春調,徒令下里誇。
澄澈的月光如同白練鋪展,點綴之處都化作璀璨繁花。宮苑里瓊玉堆成錦繡園圃,關山上玉石細砂般遍灑。寒氣侵襲,月光似帶濕潤;更漏漫長,月影即將西斜。羨慕你那陽春雅曲般的才調,空讓下里巴人爭相夸贊。
澄輝:清澈的月光。練:白色的熟絹,此處形容月光的澄澈綿長。
禁苑:帝王的宮苑。瓊:美玉,此處形容積雪的潔白晶瑩。
漏永:更漏(古代計時器)顯示時間漫長。
陽春調:指高雅的樂曲,典出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中“陽春白雪”的典故。下里:指通俗樂曲《下里巴人》,此處代指普通民眾。
此詩為和李伯襄《明月照積雪》之作(“次韻”指依原詩用韻)。創作背景或為詩人與友人同賞明月積雪之景時的唱和,通過描繪雪月清輝,回應友人詩興,體現文人雅集的交游趣味。
全詩以“明月照積雪”為核心,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典雅的用典,既展現了雪月交輝的自然之美,又借“陽春調”與“下里”的對比,突出對友人高雅才學的推崇。語言工整華美,意境清曠,是一首典型的唱和佳作。
冰泮溪流碧,云生島嶼紅。輕陰殘夢里,遠樹亂愁中。鷗外兼晴絮,鶯邊共晚風。地偏山氣近,霏靄濕房櫳。
攻苦食貧三十年,才名不讓古人先。一經遠赴招賢幣,千里寒移坐客氈。書擔曉爭京口渡,布帆春上石頭船。秣陵秋色秦淮月,夜夜吳山幾案前。
偶尋春寺入層峰,曾到渾疑是夢中。飛鳥去邊懸棧道,馮夷宿處有幽宮。溪云晚度千巖雨,海月涼飄萬里風。夜擁蒼崖臥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圖畫人爭買。是邊城、晶球攝出,陸離冠蓋。絕域觀兵夸漢使,贏得單于下拜。想談笑、昂頭天外。渡海當年曾擊楫,斬鯨鯢、誓掃狼煙塞。憑軾處,壯懷在。列河禊飲壺觴載。有佳人、買絲繡我,臨風狂態。請纓上策平生愿,換了看花西海。只小杜、豪情未改。自笑封侯無骨相,望云臺、像繪君應待。敲短劍,吐光彩。
人間何地寄衰翁,偶到神山一葦中。可是仙君謝逋客,船頭無處避剛風。
平旦入西園,梨花數株若矜夸。旁有一株李,顏色慘慘似含嗟。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匝至日斜。忽憶前時經此樹,正見芳意初萌牙。奈何趁酒不省錄,不見玉枝攢霜葩。泫然為汝下雨淚,無由反旆羲和車。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冰盤夏薦碧實脆,斥去不御慚其花。
一日天誅正始馀,百年曹馬兩丘墟。景王似見銅駝禍,究極根源殺太初。
夜鶴朝猿伴苦吟,碧窗靜鎖綠云陰。青精可飯藥資乏,黃獨無苗山雪深。豈有故人分祿米,但聞隱士寄焦琴。相思一夜生春草,明月滿街天籟沈。
秋深仍雨過,望月宴高城。列岫呈中夜,微云避太清。星沉天若掃,林迥野無聲。故友知強健,應同醉五更。
十年懷命駕,千里棹孤航。大壑行嚴瀨,飛流涉呂梁。猿猱晨作伴,豺虎夜成行。咫尺龍門在,無勞嘆望洋。
繡錯繁華遍九衢,《上林》詞賦漢西都。朱門細婢金條脫,紫禁材官玉鹿盧。萬里星辰關上界,四朝冠蓋翊皇圖。東鄰白面生紈綺,笑殺揚雄臥一區。
春風多可幾曾閒,又為平山入醉顏。流恨不窮江萬里,與翁長在月三間。半清半濁圣賢酒,似有似無煙雨山。試問黃鸝相識否,綠陰深樹自綿蠻。
漲水經春處處通,悠悠雙槳夕陽中。誰教醉眼添詩思,不是松江萬頃紅。
江天雪意云飛重。卻倚闌干初凍。回傍小樓獨擁。盡日無人共。墻梅未落春先縱。欲寄一枝誰送。月夜暗香浮動。似作離人夢。
久?行囊羞澀,只從詩債籌量。怪殺墻頭楊柳,時時擺動愁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