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春日十首 其三
山川隨處有芳菲,老大情懷與舊非。
已恨鶯聲驚曉夢,豈堪花氣著人衣。
家蔬未省添新斸,宰木應曾長舊圍。
終向畏涂無所得,好風佳月不如歸。
山川隨處有芳菲,老大情懷與舊非。
已恨鶯聲驚曉夢,豈堪花氣著人衣。
家蔬未省添新斸,宰木應曾長舊圍。
終向畏涂無所得,好風佳月不如歸。
山川間處處都有花草的芬芳,年紀大了情懷已與從前不同。已經惱恨黃鶯啼聲驚醒清晨夢,哪能再承受花香沾上衣襟。家中菜蔬不曾新添翻土種植,祖墳樹木應已長粗舊樹圍。終究在險途上一無所獲,良辰美景不如歸鄉。
芳菲:花草的芳香。
老大:年紀大。
著人衣:沾上衣襟。
斸(zhú):挖掘、砍。
宰木:墳墓上的樹木。
畏涂:危險的道路,喻指艱難的仕途。
此詩應為作者晚年于南陽游歷或任職期間所作。春日里明麗的自然景象觸發對年華流逝的感慨,結合仕途不順(“畏涂無所得”)的現實,生發出歸鄉之念。
詩以春日芳菲起興,由景及情,通過鶯聲、花氣等細節渲染愁緒,再以家蔬、宰木暗喻時光流逝,最終直抒歸意。整體情感深沉,反映了文人晚年對人生際遇的反思與對安寧生活的向往。
靜處藏身,動中跳出。
全起滅心,為自在力。
耳聞不知,眼見不識。
天下人稱,圓通第一。
桐圭飄剪近重陽,菊綻籬邊葉葉香。
云破晴空書雁字,雨余沙磧列鴛行。
賞心擬結東山會,卷白交飛北海觴。
爛醉眼封多勝概,一時收拾入詩囊。
憶我少年日,游君大父閑。
諸孫嗟契闊,雙鬢各斕斑。
未覺歸愚晚,俱嘗適俗艱。
絕知歸思急,更覓玉梅攀。
劍氣光芒射斗牛,劍池風物占清幽。
天教間出英雄士,人獨推尊翰墨流。
幾為詩魔生太瘦,常因清圣肆狂游。
高吟逸軸成何事,可惜升平漫白頭。
投老歸休六逸溪,杳無阘茸敢敲扉。
紅藤舊策扶危杖,白苧新裁養素衣。
落紙詩才增綺麗,揮犀禪語愈玄微。
無心深得煙霞趣,冷笑人間萬種非。
徐侯筆下波濤寬,新詩示我清且閑。誰能辛苦學飯顆,格轍已到元和間。
春寒十日不出戶,坐想江柳分煙鬟。東坡老仙有奇句,析韻琢句光斕斑。
疾雷一洗牛蟻閙,羯鼓畧驚桃李頑。周郎知音亦已久,仲車著語誰當刪。
大弨六鈞古稱重,汝自力弱無由彎。胡為坎坎事嗤點,今古可笑兒童孱。
鄉關春物入意匠,水光花氣相回環。莫嫌眾口亂如沸,當見三耳生其顏。
嗟吾和詩雖已晚,識君妙意存高山。告君詩妙須飲酒,社甕一醉寧當慳。
美景足可惜,殘春尤不堪。
晚英余燕蹴,熟顆墜鶑含。
歲月蓬雙鬢,生涯粟一甔。
唯思對公瑾,把酒話江南。
九州眼一槩,余子真瑣瑣。岳立培??中,喜此高岋峨。
如公我輩人,取友亦到我。揮毫賦垂天,風雨卷蓬顆。
相期八表游,未覺夙心左。解龜醉江閣,酒面山月墮。
起瞻帝鄉云,感嘆不成坐。何須飛霞佩,自辦凌風舸。
瀛洲渺溟渤,萬里一掀簸。緘詩寄天涯,秉燭對新火。
那知市門仙,斗祿事幺麼。空余腸九回,上疏何日果。
釋迦老子,四十九年坐籌帷幄。
彌勒大士,九十一劫帶水拖泥。
凡情圣量,不能刬除。
理照覺知,猶存露布。
佛意祖意,如將魚目作明珠。
大乘小乘,似認橘皮為猛火。
湛湛天宇清,宛宛穹脊白。
投深得僧窗,千嶂倚蒼壁。
開卷與晤言,炷香伴岑寂。
獨將萬里心,收歛入尋尺。
山深春未動,沙淺水欲冰。
玉梅于此時,靚粧畧無朋。
露蘂欲的皪,月枝掛鬅鬙。
儼如江漢女,可愛不可陵。
他年江南路,曉粧犯嚴凝。
尋香煙雨中,橫斜插茆簦。
卻數今幾日,癡如秋后蠅。
北嶺枝欲空,誰與扶一登。
聊分窺水影,依我照字燈。
坐使惜花夢,臨風腳騰騰。
昔如夢中蝶,今學桑下僧。
了知菩提長,念起吾何曾。
風剪梧圭欲晚秋,溪光山色稱懽游。
聨翩云水宜搜異,俛首閻閭恥溷流。
相視悉皆謀按劍,無心誰復似虛舟。
紫芝眉宇人中瑞,一日常思一聚頭。
言行樞機宜慎發,利名韁鎖苦縈身。
無非入市攫金客,誰似臨畦抱罋人。
鴻雁弟兄猶列序,虎狼父子尚相親。
刀錐不用爭蝸角,請學當時闕黨鄰。
故園山水真奇哉,三徑蘭菊當年栽。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曉角愁吹梅。
詩書邀我忽半世,車轂前卻連崔嵬。試尋夷路到圣處,馬力已竭煩輿臺。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盜跖俱塵埃。坐疑蓬島尋丈爾,扁舟徑入浮云堆。
肩摩嵇向挽焦賀,欲倒瀛海為尊罍。夢中失腳在何許,千里閩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馬鬣迷青苔。蘭階雕謝知葉落,荊樹慘淡無花開。
向來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華摧。那知天目山頂露,兒啼下視云間雷。
華亭黃耳竟安在,遼東白鶴還飛來。終尋三十六峰去,要假聶許平余哀。
秋風來幾日,我發白已多。
千林了未覺,奈此一葉何。
宴坐閱流光,一盼寄庭柯。
寒蟲獨何者,唧唧夜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