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跨鶴臺有懷 其一
山頭跨鶴舊登臺,
今日那知我獨來。
憶昨儒先追杖屨,
因嘗鄉老共尊罍。
呼兒且伴閑身健,
好客何由笑口開。
落魄使君王道甫,
幾回和月醉崔嵬。
山頭跨鶴舊登臺,
今日那知我獨來。
憶昨儒先追杖屨,
因嘗鄉老共尊罍。
呼兒且伴閑身健,
好客何由笑口開。
落魄使君王道甫,
幾回和月醉崔嵬。
從前曾跨鶴登上山頭的高臺,今日怎料竟獨自前來。回憶過去跟隨儒者前輩的足跡,曾與鄉里老者共飲歡談。喚來兒子相伴,趁我這閑身還健朗;好客的我,為何難展笑顏?落魄的我被稱作王君道甫,多少次在月下醉倒于這高峻的臺邊。
跨鶴:傳說中仙人騎鶴飛升,此處指昔日登臨時的快意情景。
杖屨(jù):手杖與鞋子,代指前輩的足跡或行止。
尊罍(zūn 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此處代指飲酒聚會。
閑身:指賦閑、無公務纏身的狀態。
崔嵬(cuī wéi):高峻的山或臺,此處指跨鶴臺。
此詩為重陽節(九日)登跨鶴臺所作。重陽節有登高、會友習俗,詩人此時或因仕途失意、境遇落魄,獨自登臺,觸景生情,追憶往昔與儒者前輩、鄉里老者的交游,感慨當下孤寂。
全詩以重陽節登高為背景,通過今昔對比,追憶舊交之樂與感慨今日之孤,既展現了詩人對往時情誼的珍視,也暗含對自身落魄境遇的無奈,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懷人抒懷之作。
學道辭家早,聞名見面遲。不緣通俗姓,那識是親知。梓里交三世,桑門晤一時。幸逢蓮社約,相與話心期。
灑掃衡茅端欲老,剪裁花木自為春。權門炙手非吾事,祇合丘園作散人。
鬒發斬如云,黃泉下殉君。尚馀鸞鳳嘯,堪掃虎狼群。肉酪誰能飲,蘆笳不可聞。何當種連理,為爾作高墳。
雙睛射空眼角聳,筋爪入節韝絳垂。翅排霜刀毛綴甲,雪色愁突秋云披。當時始得不知價,朝發海東夕九嶷。世為奇俊玩不足,奪質移神歸畫師。而今推尚深堂上,燕雀屏絕寧來窺。畫師黃荃出西蜀,成都范君能具知。范云荃筆不取次,自養鷹鹯觀所宜。毰毛植立各有態,剜奇剔怪乃肯為。尋常飼鷹多捕鼠,捕鼠往往驅其兒。其兒長大好飛走,其孫賣鼠迭又衰。范君語此亦有味,欲戒近習無他移。
如今才悔當時意。枕邊猶有香綃淚。恩怨竟如何。相思和夢多。新涼今夕好。斗柄秋空老。立盡五更時。淚痕明月知。
青如蚨血染頹垣,漢寢唐陵幾斷魂。莫笑貧家春寂寞,漸隨積雨上青門。
江都千載后,槐里復名家。日下無荀鶴,人中識孟嘉。封書寄蘿薜,投贈比疏麻。泖瀆烽煙異,羅浮道路賒。玄珠君自抱,青鬢我將華。落月空馀夢,寒梅未有花。因風詢良覿,何處上仙槎。
時行風咳十人九,而我欲逃還不能。漫扣蘇槃弄白石,且誦歐賦憎蒼蠅。萬里樓臺正隱隱,三年幾格何仍仍。所思宛宛隔秋水,墨汁飛來字字冰。
群蛇戢戢方斗爭,蝦蟆螻蛄相和鳴。百足之蟲行無聲,毒氣著人昏不醒。蚊蚋雖微亦從橫,隱然如雷吁可驚。東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閉門不敢行。
獨于高處接陽和,占得春風分外多。須信繁華易摧折,不如柔弱拂江河。
皎皎霜雪練,寒女機中出。織成天吳鳳,被之臧獲質。如何窮鄉士,九月猶絺绤。不見王逸賓,抱窮守空室。
延津雙玉虹,神物合雌雄。易用千金購,難為一割功。塵埋余斗氣,歲遠結陰風。感激封侯去,龍鳴出匣中。
一所尖頭屋,千山落木風。日斜葭菼外,人在寂寥中。倚樹見歸鳥,開軒聞草蟲。轉嫌鄰舍近,隔水結茅篷。
陽和含煦潤,卉木競紛華。當為眾所悅,私已汝何誇。北里秘秾艷,東園鎖名花。豪奪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武德陰功積在民,既生太姒復生申。手提將鉞雖三世,身到臺衡始二人。膝下龍駒環壽斝,日邊鳳使捧恩綸。沙堤筑就朱衣引,富有青春尚四旬。宣制初聞下玉墀,又逢盛事協熊羆。青霄靈昴凝祥久,紫府蟠桃結實奇。養志增添龜鶴算,避權辭讓鳳凰池。從今若校中書考,屈指當如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