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城懷張子房事
塵沙漠漠古留城
食邑曾開萬戶榮
主郁肯教移漢嗣
功成終隱為韓名
從容幃幄風如在
導引神仙見獨明
矰繳不離鴻翮遠
巖巖黃石共高清
塵沙漠漠古留城
食邑曾開萬戶榮
主郁肯教移漢嗣
功成終隱為韓名
從容幃幄風如在
導引神仙見獨明
矰繳不離鴻翮遠
巖巖黃石共高清
古老的留城籠罩在漠漠沙塵中,這里曾是張良受封萬戶侯的榮耀之地。面對劉邦因太子問題的憂郁,他不肯讓漢室繼承人更換;功成之后最終隱退,只為成就韓國舊臣的聲名。當年在帷幄中從容謀劃的風范仿佛還在,研習導引之術求仙的選擇更顯明智。即便有射鳥的短箭威脅,他仍如鴻鵠遠飛;其高潔品格與黃石公一樣崇高。
留城:張良封地,故址在今江蘇沛縣東南。
食邑萬戶:張良因功被漢高祖封為留侯,食邑萬戶。
主郁:指劉邦因欲廢太子劉盈(呂后子)改立劉如意(戚夫人子)而憂郁。
移漢嗣:更換漢朝太子。張良曾助呂后穩固劉盈太子之位。
導引神仙:張良晚年稱‘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學導引輕身之術。
矰繳(zēng zhuó):射鳥的短箭與系箭的絲繩,喻世俗紛擾或潛在危險。
黃石:黃石公,傳說為張良師,曾授《太公兵法》。
此詩應為詩人途經張良封地留城時所作。通過追懷張良輔佐劉邦定漢、功成身退的事跡,結合留城古跡,表達對其政治智慧與淡泊品格的推崇,反映古人對‘功成不居’理想人格的追慕。
全詩以留城古跡為引,回顧張良‘定漢嗣’‘隱神仙’的關鍵人生節點,突出其‘智’與‘潔’的雙重特質,既贊其安邦定國之勛,更頌其超越世俗的高蹈,是一首典型的詠史懷人佳作。
塵勞昏獨志,祿利蠶良心。掃地香一爐,澹然清興深。假寐頃刻間,煙霏遂盈襟。聯翩珊瑚鉤,逼人何骎骎。東風將小雨,一夕池中平。春聲在疏竹,瑯瑯有馀清。公退遠世氛,心地莫與京。寶薰凝窗牖,為君尋鷗盟。鼻觀拜嘉況,名香如前聞。塵容方一洗,藻思期三薰。久坐欣有得,飄飄欲陵云。都良與迷迭,芳馨此其分。英英末利花,素蕤馥清曉。誰將煮水沉,采擷得奇妙。吾非范蔚宗,品題能了了。雜佩愧報酬,蕪音發嘲笑。春日紫宸朝,合殿縈天香。玉筍粲風采,雞舌相芬芳。陳侯金閨彥,指期簉鹓行。安能久郁郁,俛首回剛腸。
高高結亭子,榡榡來松風。小窗日正午,濤聲盈耳中。
近宅偏饒水,跨江復有湖。磬聲僧院小,山影草亭孤。萬卷名書簏,千株號橘奴。尋常侍家宴,一月幾登艫。
壺公西南來,山水多奇變。云木相蔽虧,樓臺遞隱見。代更歲月深,族聚子孫衍。世業但詩書,生涯足耕佃。淳龐古俗遺,騰踏清時彥。野性厭丘樊,遐觀窺海甸。得造幽人居,遂與幽翁面。聞名情已馳,考德意彌戀。行已惟存心,居家恒積善。溫溫崇謙沖,抑抑恥矜羨。撓甲數之周,星躔光始遍。精神皋鶴姿,容采桃花片。令子具宏材,留都拜佳選。天書美賢勞,朝列華嚴弁。浩蕩沐恩私,光榮沾宅眷。高堂壽域開,南極老人見。天桂黃飄筵,江魚白入膳。霞林發清輝,石鏡光百鍊。綵袖春風翻,華觴佳客薦。縉紳陳文詞,親戚倍歡忭。拂拭綠紋箋,摩挲紫石硯。為君作長歌,一續王喬傳。
蓉城路。閑眄竹榭臨波,午陰篩樹。悠悠桂棹云帆,板橋柳岸,低徊舊處。空延佇。因恨只身漂泊,蟄居庭戶。殘春綠暗紗窗,翠盈苔徑,同誰笑語。零落蠶叢狂客,恰逢知己,麈揮眉舞。欣得緣結三生,酬唱如故。洗盞煮茗,促膝相聯句。人惟恐、斜陽向晚,詩催歸步。韻逐東風去,留春感戀,鵑啼苦緒。舊恨紛千縷。攜素手、低吟垂枝花雨。蜀天空闊,滿園飛絮。
文帝勤勞養慶源,力行恭儉為元元。后王猶聽奸臣奏,獨為青驄伐大宛。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終輩,終身不得見。
洗雨吹風送晚春,盡收紅紫布青云。眼前消長諳已久,清坐不妨長閉門。
凡有水竹處,我曹長先行。愿君借我一勺水,與君晝夜歌德聲。
相去日以遠,中懷日以積。浮云滿目馳,淡然歸興夕。晨起出門行,蒼山釀煙碧。雙鯉從東來,好音破岑寂。澄江濯我纓,悠然見顏色。
滿尺仍青鬣,纖纖鱗已金。陶朱三島業,未見化機深。
勿將死玉匹生芻,義竹春深咒老梧。種得兔丘為媚草,化成婺女作桑弧。人才信已同蜍志,燕市今當訪狗屠。龍比負尸徒往事,倚天長劍客星孤。
歲晏無聊別緒盈,一枝梅萼寄卿卿。浣紗衫袖年年濕,碧玉梳奩事事清。調態幾曾因病減,鮮妍多是稱情生。自憐身世凄涼足,單占名花第一名。
松柏入靈地,飄飄思玉容。登山日氣滿,花云知幾重。道人抱靈鼓,仙謠巖上逢。愿言采瑤草,此處求高蹤。
柔麗芳須懶未歸,虛名似物亦輕微。宛疑神女陽臺夢,澹著飛燕拂月衣。漫欲隨蜂收綠蕙,何須避雀隱青薇。王孫萬里難藏恨,合伴芊芊草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