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春闈忝知貢舉試事將畢寄柬李陸二學士 其二
默默春宵坐不眠
心期為國重求賢
人間盛事寧過此
天上文光亦爛然
瑞世鳳麟須在網
應時奎壁正當躔
圣明臨御真儒出
永弼皇圖億萬年
默默春宵坐不眠
心期為國重求賢
人間盛事寧過此
天上文光亦爛然
瑞世鳳麟須在網
應時奎壁正當躔
圣明臨御真儒出
永弼皇圖億萬年
寂靜的春夜獨坐難以入眠,心中期望為國家鄭重選拔賢才。人間還有比這更盛大的事嗎?連天上的文星之光也如此燦爛。象征祥瑞的鳳凰麒麟定要納入網中(比喻選拔到賢才),應時的奎宿壁宿正運行在恰當位置(指文運昌隆)。圣明君主統治下真正的儒士涌現,永遠輔佐國家萬年興盛。
癸丑:干支紀年,此處指某癸丑年(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
春闈:科舉時代春季舉行的考試,此指會試。
忝知貢舉:謙辭,意為愧任知貢舉(科舉主考官)。
心期:內心期望。
鳳麟:鳳凰與麒麟,古代祥瑞之獸,此喻杰出人才。
奎壁:奎宿(十六星)與壁宿(二星),二十八宿中主文運之星。
躔(chán):星體運行的軌跡。
弼:輔佐。
皇圖:指國家的基業、國運。
此詩為作者于癸丑年春季擔任知貢舉(科舉主考官),主持會試即將結束時所作。詩中寄信給李、陸二位學士,既反映了科舉考試收尾階段主考官對選才的重視,也暗含對文運昌隆、賢才輔佐國政的期待,與當時科舉制度下文人“致君堯舜”的理想密切相關。
全詩以“求賢”為核心,通過春夜難眠的細節、祥瑞意象的渲染及星象文運的烘托,展現了科舉選才的盛事意義,既體現作者作為主考官的責任感,也表達對圣朝賢才輩出、國祚永延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典型的科舉題材詠懷詩。
楊柳愁中,春旂忙里,慘綠彌鄉。兔狐嘯雨,鶚隼故回翔。好趁晴光乍轉,張羅網、較獵長楊。誰知那、深宮鏡樣,又作啼妝。醉態甚猖狂。荒村外、濕煙已近昏黃。有人食蔗,應箭落門傍。幸賴濕犀毀照,深淵怪、始遠潛藏。還寄語、輕裘緩帶,挈領提綱。
春半。春半。窗外落花不斷。空階獨立微吟。云掩重門院深。深院。深院。繡閣畫簾高卷。
紫金山下水長流,嘗記當年此共游。今夜南風吹客夢,清淮明月照孤舟。
滿堂龍象足師資,世外論交喜可知。最憶焦山借庵老,荒年忍餓坐談詩。
茶果供談燭映屏,美人相款宿寒廳。朦朧林表初弦月,隱見云間過雨星。起望招搖知夜午,行隨冠佩祀秋丁。初心向道頻中止,遲暮吾慚踐孔庭。
高人千丈崖,千古儲冰雪。六月火云時,一見森毛發。俗人如盜泉,照眼多昏濁。高處掛吾瓢,不飲吾寧渴。
家有插架書,可惜讀未破。饑寒驅我來,安能閉門坐。長安縻斗粟,清節未肯挫。偷嫁不知倡,乞食不如餓。
西郭乘流出市阛,龍門橋畔聽潺湲。修篁尊酒方延賞,遲日扁舟未擬還。煙樹蒼茫胥口渡,云峰突兀潤州山。不緣官署身拘限,長共浮鷗野外閒。
日月易流轉,一年仍一年。身從憂患老,事逐歲時遷。白首未聞道,清貧不愧天。寒林松柏瘦,花柳又春妍。臘盡無多日,吾生有幾年。老于人事懶,貧覺世情偏。獨枕江湖夢,閉門風雪天。三杯動詩興,得句落梅邊。意氣久凋落,形模老可憎。能扶雙病腳,賴有一枯藤。世味淡如水,吾心達似僧。明朝今日事,一任運騰騰。
碧云何處至,似是雁門僧。馳論無中駟,翻經已上乘。泉香金澗茗,簟冷紫花藤。為問南宗學,今傳第幾燈。
時危安樂是神仙,默有扶持豈偶然。林下且須堅晚節,尊前未用說明年。窮通莫計惟期壽,興廢難言賴有天。恨殺飄蓬白頭弟,十年風雨別州眠。
陰洞石床初掃,誰來共飯胡麻。鳥道新疏碧注,為君沉李浮瓜。
五斗由來豈療貧,尚應拄笏對秋云。未嗟薄宦來還去,但覺頻年我送君。舍北水生思共賞,淮南米賤好相聞。白魚青筍平生事,愁絕江寒雁影分。
泰山何巍峨,支尾直北走。百里一起伏,陰陽自分剖。眾峰羅兒孫,峻嶺試培塿。茲山特權奇,崛然拱岳后。踞形若置箕,圓頂如覆瓿。樹燥泉源微,草豐土力厚。蒼翠嵐色妍,凸凹石骨丑。當陽具二孔,洞達左與右。摩挲至正碑,苔蘚蝕螭首。所言山穴中,光明絕昏黝。墮月輝東流,杲日景西受。行云時出入,飄風歷前后。誰鑿混沌竅,儻辟仙靈牖。為想鴻濛初,造出天地手。徂徠及新甫,平揖與之友。虛中乃生白,秀外或非偶。責實名必循,妙理寓陵阜。蕩蕩塵翳空,吾以師無垢。
多謝臨湘尉,書來并枉詩。夜吟忘夕寐,晨誦愈朝饑。我亦窮耽此,君仍老嗜茲。雖然不相棄,竟爾欲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