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新雨 其二
煩暑忽已失,
佳氣散浮空。
晚蓧搖階綠,
早荷照水紅。
窺窗神女雨,
透幌大王風。
乾坤洗暄濁,
清涼法界中。
煩暑忽已失,
佳氣散浮空。
晚蓧搖階綠,
早荷照水紅。
窺窗神女雨,
透幌大王風。
乾坤洗暄濁,
清涼法界中。
悶熱的暑氣忽然消散,清新的空氣在天空中彌漫。晚竹在臺階旁搖曳出綠意,早開的荷花映照水面一片紅艷。細雨如神女窺視窗戶,清風似大王穿透帷幔。天地間的炎熱渾濁被洗刷一空,此刻置身于清涼的佛國境界中。
溽暑:濕熱的暑氣。
蓧(diào):同“筿”,小竹。
神女雨:用宋玉《高唐賦》中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典故,此處形容細雨。
大王風:出自宋玉《風賦》,指清爽的雄風,與“庶人風”相對。
法界:佛教術語,指一切事物的現象及其本質,此處借指清涼的境界。
此詩應為詩人盛夏遇雨后所作。時值溽暑,驟雨初歇,暑氣盡消,詩人敏銳捕捉雨后清新景象,借景抒情,記錄下身心清涼的愉悅感受。
全詩緊扣“新雨”主題,以細膩筆觸描繪雨后天地由悶熱轉為清涼的變化,通過自然意象與典故的融合,展現了夏日新雨后的明麗景致,流露出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感知與對清爽環境的喜愛。
五月黃梅肥,終朝密雨微。綠苔侵竹閣,潤氣裛人衣。背隴沾牛去,銜蟲濕燕歸。高山發瀑水,夜漲入吾扉。
青冥如鏡,倩何人曾浣?幾許纖云漫舒卷。御秋風、飛上千丈峰頭,憑招得、蒼莽層巒入眼。清游思舊約,卅載年華,迢遞關山獨行遍。勝日喜歸來,仿佛飛花,驚回首、霜林盡染。但紅葉如詩一枝留,待夜雨西窗,燭花還剪。
庭前啄草又銜花,入戶穿簾側復斜。飛向梁間相對語,曾無誤入別人家。
濯錦江頭煙水綠,相思萬里人如玉。瑤琴別后不曾彈,今朝才理將歸曲。
曩時威鳳覽輝初,獨對丹霄聳萬夫。千載阜陵嗟見晚,百年喬木有神扶。只將囊底安江左,不見天中運斗樞。圣主恩深臣命薄,悔今強敵尚逋誅。
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鸞凰,誰似鸞凰。石榴樹下事匆忙,驚散鴛鴦,拆散鴛鴦。一年不到讀書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燒香,有分成雙,愿早成雙。
老去為農谷口田,五湖煙雨正茫然。于飛柳下振振鷺,欲墮波間跕跕鳶。試聽滄浪才和曲,再觀秋水就名篇。青山不厭頻來往,耐可張融只住船。
萬馬喧喧踏曉霜,群星隨月送恩光。書生遭際真多幸,圣主掄收亦片長。執法舊雄專席選,提封應盡百蠻鄉。從前細檢名賢跡,匡濟無如六事章。
簇簇上來,卻之不回。簇簇下去,留之不住。于斯立片時,瞬目不揚眉。
晴巒洗出,猿鶴徵煙駕。卅里松風綠無罅。磴縈回,一片琴筑聲中,筇杖底,歷歷萬峰高下。平生丘壑愿,老去無心,來了看山廿年債。踏破亂云堆,直上蒼寒,都一洗胸中蒂芥。算登高能賦我何堪,待喚取荊關,為渠圖畫。
直道何曾較尺尋,昔賢垂范到斯今。皋謨勉勉歌元首,說誨言言沃朕心。幸遇千齡開圣治,頃塵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難報,盥誦新詩愛助深。朅來林下破天慳,要使明詩見一閑。齒屐印苔春縱步,頸壺蒸粟晚加餐。夢魂飛到味書閣,世路牢封函谷關。翻笑醉翁猶未醉,黃金白鬢詫腰環。
江流澎湃處,一曲是官衙。小邑城三里,荒垣市幾家。斗湖曾載月,浪柳也吹花。局蹐真如繭,能禁念若耶。
同聲自相應,體質不必齊。誰知賈人鐸,能使大樂諧。鏗鏘發宮徵,和樂變其哀。人神既昭享,鳳鳥亦下來。豈非至賤物,一奏升天階。物情茍有合,莫問玉與泥。
萬古明良分付定,早從堯禹到如今。小臣肝膽天堪照,圣世恩波海未深。紫極逶迤春蕩蕩,天風寥廓路骎骎。滄江回首多迂病,愧盡賢人用世心。
燈影浮簾幕。展云箋,為君捉管,自慚標格。五十年前狂吟客,胸有萬千丘壑。聲滿紙、動心驚魄。癖性每同麋鹿友,更騎驢、四野鳴行鐸。時或訪,當壚卓。而今百事成寥落。最傷情,鹽車老驥,徒思馳躍。甕牖繩樞同蝸處,眼底一環輪廓。問誰為、安排今昨。手痹眼昏書似蚓,不成行、負爾勤求索。聊擲筆,且更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