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溪夜宴詩 其一
山勢縈回水脈分,
水光山色翠連云。
四時盡入詩人詠,
役殺吳興柳使君。
山勢縈回水脈分,
水光山色翠連云。
四時盡入詩人詠,
役殺吳興柳使君。
山勢曲折環繞,水脈分流;水光與山色交融,青翠直連云霄。四季的美景都被詩人吟詠,可累壞了吳興的柳使君啊。
縈回:盤旋往復,形容山勢曲折環繞。
脈分:指水流分支,水脈分明。
翠連云:青翠的山色與云層相連,形容景色蔥郁遼闊。
役殺:使……疲憊、勞累,此處為調侃語氣。
吳興柳使君:吳興(今浙江湖州)的柳姓地方長官,可能指詩人或友人。
此詩應為詩人于霅溪(今浙江湖州境內)夜宴時所作。霅溪以山水清勝著稱,詩人因景生情,既詠自然之美,亦借“柳使君”之“役”暗寫創作時的專注,反映唐代文人宴游中以詩會友、寄情山水的雅趣。
全詩以簡練筆觸勾勒霅溪山水的四季之美,前兩句寫景如繪,后兩句由景及人,以調侃語氣收尾,既突出自然勝景對詩人的吸引力,亦體現唐代詩歌“即景抒情”的特點,語言通俗而意境鮮明。
隱跡深村里,年今四十馀。謾攜三寸管,欠讀幾行書。愛竹和煙種,移梅帶月鋤。簞瓢還自樂,飯糗茹青蔬。
閩海風光說上元,一時佳慶繞魚軒。瑤池屢喜青鸞至,丹穴齊看彩鳳鶱。壽羨幾人躋耄耋,教行諸婦謹寒暄。晴霄萬里瞻云意,并逐春風入故園。
此去仙源不是遙,垂楊深處有朱橋。共君同過朱橋去,索映垂楊聽洞簫。
柱石中朝,還不減、汾陽勸考。人盡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書中漸覺群眾疑少。問南枝、消息幾多春,調羹了。寶竇暖,香云裊。晴云霽,西山曉。見一星朝出,五云縈繞。漢日舒長鈴閣靜,雅歌聲入江淮渺愿神尖、長對壽眉青,應難老。
海水還清淺,停杯問二豪。雨來江色暝,沙長岸容高。吏鞅何能脫,王程敢憚勞。秋風柁樓底,短發不禁搔。
至正天子明圣君,早聞羔雁聘陳群。河清地應千年瑞,星聚天回五色文。遂有青鸞鳴桂樹,也憐黃鵠伴沙云。詩筒坐得蘇臺使,百過愁吟到落曛。
粵昔伊耆氏,樂制惟土苴。繼自神農氏,作鼓正從瓦。蒯桴一引擊,真性足陶寫。當時風俗成,往往樸而野。大音能希聲,調高和誠寡。迨周因用之,吹合豳頌雅。祈年及祭蠟,齊敬格上下。是雖器質略,名亦不徒假。花腰鳴且急,可以愧來者。
五松亭外牡丹叢,忽漫開花二月中。潛養自應歸閏臘,急催無乃借春風。承闌雨葉深垂紺,映水霞姿淺帶紅。仙種似知矜絕代,特教題品付宗工。
飛梯上云雨,猿臂攀層巖。天風吹鬢須,茲行非人間。幽泉不知處,但聞鳴佩環。崄艱礙清快,洄渦走平寬。□□落萬仞,濺雪驚潺潺。懸崖忽見寺,白晝方掩關。境□□遐想,坐久生清寒。山空寂無人,鳥啼花不言。云披獻青嶂,風檻爭卷簾。
跛鱉三年病,一書千里心。冤家容可避,到老也相尋。
夢里交驩者,平生識面稀。贈香疑賈女,解佩似江妃。錦水煙波闊,巫山云雨微。蘧然驚醒處,清淚滿羅衣。
素衣不受市塵侵,虛谷超遙見此心。苔徑客吟猿鶴掙,石床僧定薜蘿深。高賢有意依蓮社,開士何年建鷲林。更借玉琴酬雅興,欲憑瑤草寄幽尋。
佳節巧連華渚辰,詔傳五鳳聽雞人。云霄咫尺顏應喜,玉帛趨蹌意總真。即向彤庭歌既醉,先從玉宇賦千春。況聞指日收中貴,念及遺黎處處貧。
筆底金鞍有蕭爽,誰云不博降王長。汴梁門外若云屯,畫本相看應自賞。十載青衣夢故都,經營慘淡欲何如。只除金粟呼風鳥,曾見昭陵鐵馬趨。
蜾蠃銜蟲入破窗,枕書一垛竹方床。家僮偶見草頭字,誤認離騷是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