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
茶經畫譜亂成堆,
才罷金針句又裁。
忙里不知春去也,
卷簾時有落花來。
茶經畫譜亂成堆,
才罷金針句又裁。
忙里不知春去也,
卷簾時有落花來。
《茶經》《畫譜》雜亂地堆成一堆,剛放下刺繡的金針,又開始構思詩句。忙碌中竟沒察覺春天已經離去,卷起簾子時,常有落花飄進來。
茶經畫譜:指陸羽《茶經》(茶藝經典)與繪畫譜錄,代指與茶藝、繪畫相關的書籍。
金針:刺繡用的細針,此處代指刺繡活動。
裁:構思、創作,此處指詩句的推敲。
卷簾:卷起門簾或窗簾,常見于古代庭院生活場景。
此詩或創作于春日,作者為熱愛生活的文人(或女性),時值春日,忙于閱讀(茶經畫譜)、刺繡(金針)與詩歌創作(句又裁),因專注于日常事務而未察覺春逝,偶見落花方感春去,遂作此詩記錄當下心境。
全詩以‘忙’為線索,通過讀書、刺繡、作詩等日常片段,展現充實的生活狀態;結尾‘落花’巧妙點題‘春去’,于平淡中見細膩,體現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與詩意捕捉。
蕭蕭西日慘無輝,寂歷空山海四圍。莫向洪波怨亡國,也勝行酒著青衣。
獨坐山窗里,燈殘欲二更。月中山葉墮,階下草蟲鳴。風便遙鐘響,霜寒獨自驚。青云猶未達,徒此悵離情。
由有其身患始來,寄于人世爾毋猜。以今執古應知紀,就臘迎春豈用媒。天物蕓蕓依歲復,谷冰渙渙仰時開。愚心似我宜昏悶,南郭當年共稿灰。
輕振聲同玉,端居每蕩云。空心何淡淡,惠我不斤斤。
云路鹓鴻度九關,誰知霧豹隱南山。追懷先世交朋舊,幸拜英姿丈席間。嘆我壯年猶白發,知公有道養朱顏。運斤肯試成風巧,當許摳衣侍燕閒。
壯年自笑鬢先霜,喜色眉間一點黃。退食紫宸居鳳閣,朝天丹闕列鴛行。功名必要光前古,富貴何須歸故鄉。濟世元知有仁政,活人不假返魂香。
徼外頻傳羽檄飛,將軍三起著戎衣。空山狐兔無藏窟,平陸龍蛇有殺機。已見趙佗知漢德,更令孟獲識天威。此行整頓蠻荒了,箐雨瀘煙好賦歸。
明月千年萬里沙,秦關漢將沒誰家?曾攜劫火溫寒酒,還指烽煙入濁茶。故國數回悲血碧,宮樓幾處笑君遐。京華夜夢笙歌起,塞上何人守落花?
憶昔西陵橋下路,彩舟初試一蓮紅。菱花妝鏡春鷗里,杏子單衫玉笛中。郡國三年烽火入,樓臺萬井劫煙空。江湖何預人間事,沙合重洲不遣通。靈巖好在涵空谷,圖畫天開兩洞庭。云日長天搖積水,蛟龍九月弄飛霆。舟歸范蠡江湖遠,兵壓閶門草木腥。欲就吳王借秋劍,硯池星月洗秋萍。二十四橋寒草綠,廣陵無復見人家。解將明月金盤露,相勸春風玉蕊花。城苑西頹馀斥堠,衣冠南渡渾泥沙。登臨俯仰千年跡,流水孤村屬暮鴉。金水年來通太液,妝成金屋繞龍池。宮衣濕露生花氣,瑣闥含風入柳姿。玉椀傳頭明素手,紅鱗飲羽掣生絲。病身歷歷燕山道,臥對征鴻有所思。
一榻清于洗,翛然思不群。紫苔行處滿,黃鳥坐來聞。琴奏梅間月,棋敲石上云。蒲塘新水暖,花落覆輕紋。
雜麝猶能別,兼風更不分。靜時還自得,覓處卻無聞。
三間參佐廨,昔也處先公。矮屋兒無嘆,翁生矮屋中。守相卿耆舊,相逢必霽威。渠寧私邑子,汝勿視翁歸。祿米皆前定,分銖不可添。園葵莫爭利,鄰棗亦傷廉。寧游屋溪畔,勿傍盜泉邊。監竹不食筍,先賢樣在前。莫嘆家庭遠,卿侯即父師。尚于吾繾綣,定不汝瑕疵。先緒微如線,未知誰亢宗。翁猶慚父祖,汝可復慚翁。十載脾神厄,何曾食有魚。擊鮮徒溷汝,遺鲊適憂吾。記取元城語,南州熱異常。別無衛生訣,止酒是丹方。博士今儒彥,遙知講席重。汝宜束脩往,吾亦執經從。汝幼不努力,忽為三十馀。勉旃教汝子,要付善和書。
孤蓬絕塞口,匹馬戍程前。跨迥煙墩直,緣危石棧連。飛云下獨石,逝水入潮川。舊對張軍帥,題詩醉菊天。
望中煙樹是宜陽,撫景塵勞覺暫忘。遠郭諸山圓箘列,倚天群岫翠屏張。頗聞儒術慚鄒魯,卻喜民風似魏唐。太守詞林舊文雅,行看弦誦藹宮墻。
濯纓重向白云泉,曲磴幽林詰屈穿。駁落殘碑猶可讀,坡陀巨石自堪眠。俯臨塵世三千界,仰見龍門尺五天。此地頻來殊有意,肯教憂樂負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