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醇雨后陪宿道館有贈
春燈著花照春雨,窈窕仙宮對床語。
龍池冥冥雜花寒,魚書雁信多愁緒。
一百五日又已過,二十四橋何處所。
容臺美人錦繡腸,能為楚歌歌白苧。
候我明光起草馀,更約城南看花侶。
長安風塵緇素衣,故園魂夢牽春渚。
三軍草露白鐵袍,五侯宅第黃金炬。
聞雞起擊珊瑚鞭,共慰此身同逆旅。
春燈著花照春雨,窈窕仙宮對床語。
龍池冥冥雜花寒,魚書雁信多愁緒。
一百五日又已過,二十四橋何處所。
容臺美人錦繡腸,能為楚歌歌白苧。
候我明光起草馀,更約城南看花侶。
長安風塵緇素衣,故園魂夢牽春渚。
三軍草露白鐵袍,五侯宅第黃金炬。
聞雞起擊珊瑚鞭,共慰此身同逆旅。
春夜燈芯結花,映照綿綿春雨;幽深的道館中,我們對床夜語。龍池幽暗,雜花帶寒;書信頻傳,滿是愁緒。寒食節(jié)已過,二十四橋如今何在?容臺的美人有錦繡詩心,能唱楚調與白苧歌。待我在宮中起草制詔之余,再約城南共賞春景的同游。長安風塵染黑了白衣,故園春渚常縈魂夢。軍中草露沾濕鐵袍,權貴宅第燈燭輝煌。聞雞而起揮珊瑚鞭,共慰你我同為客旅的人生。
魚書雁信:代指書信,魚書、雁信均為古代傳遞書信的典故。
一百五日:指寒食節(jié),通常在冬至后105天,是傳統(tǒng)祭祀節(jié)日。
二十四橋:揚州名勝,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有'二十四橋明月夜'句,此處借指舊游之地。
容臺:代指禮部,古代禮官之署。
白苧(zhù):吳地舞曲名,此處指清越的歌曲。
明光:漢代宮殿名,此處借指朝廷。
五侯:泛指權貴,漢代有外戚五侯,后多代指豪門。
逆旅:客舍,此處喻指人生如寄。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子醇雨后同宿道館時所作。詩中提及'候我明光起草馀',或暗示詩人當時在朝任職,于公務之余與友人相聚。通過對春夜共語、追憶舊游、感慨人生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及對人生際遇的思考。
全詩以春夜雨宿道館為線索,串聯(lián)起對談、憶舊、感懷等場景,既展現(xiàn)了文人交游的雅趣,又暗含漂泊之嘆。語言凝練而情感豐沛,是一首融友情與身世之感于一體的抒情佳作。
冒雨多佳興,相將臥短籬。論文嚴渡豕,讀史識撐犁。竹韻松堂灑,秋聲花院棋。煙云勞見憶,夢入惠連詩。
路半崎嶇壁半斜,竹籬茅舍野人家。紅紅白白扶疏處,開遍空山鶯粟花。
六銖輕惹玉爐香,俯瞰紅塵下界忙。莫向麻姑問滄海,蓬萊清淺近栽桑。
新年京國競繁華,東巷深居自一家。春到不如吳下晚,石湖詩里探梅花。
燭龍燭龍爾何速,三繩莫繫烏三足。魯陽之弋徒爾為,安得長掛榑桑枝。東榑桑,西若木,中有赤龍口銜燭。東馳西走無停轂,人生何為苦不足。
郎有約,草草畫雙蛾。行到西陵松柏下,游人爭似蜜蜂多。偷眼送春波。妝閣外,一帶綠楊煙。冶葉倡條今盡矣,春來那得到三眠。何處繫郎船。
淥酒白螺杯,隨流去復回。似知人把處,各向面前來。
窗外鳥啼黃葉墮,井邊蟲響綠蕪寒。石床云滿無人掃,山笥書成只獨看。伏櫪漫慚千里志,巢林猶羨一枝安。空將瑤草傷遲暮,江海冥冥嘆羽翰。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jù)案愚儒卻自珍。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招魂聽我楚人歌,人命由天天奈何。昔感松醪聊墮睫,今看麥飯發(fā)悲哦。長沙論直終何就,北海傷豪忤更多。曾藉南窗逃蘊暑,西山松竹不堪過。
道者栽松去,何因看牡丹。相思春獨苦,孤夢夜初殘。子已空中見,師應定里觀。歸時當記取,饒舌問豐干。太息東巖叟,艱危命若絲。當知成佛日,還有受魔時。短發(fā)蕭蕭落,孤心耿耿持。可堪江樹晚,千里動遐思。
吾家皺玉玉堂紅,粹美寧非間氣鐘。絕喜詩來相品藻,安知物有不遭逢。
留滯通侯邸,真成客里家。高門賀燕雀,華發(fā)吐煙霞。逸士方三拜,才人溫八叉。知君懷故里,丘隴有梨花。
明月天涯若比鄰,清秋一見一番新。夜深最愛空庭樹,瘦影離披似醉人。
韓侯嶺上陣云蒼,韓侯嶺下衰草黃。行人下馬拜祠宇,肅肅野風吹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