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方齋 其一
麥秋蠶月雨收晴,
城郭山林到處行。
不是惜春尋小醉,
忍教投老轉多情。
啼鵑渺渺翻梁燕,
夢蝶蘧蘧出谷鶯。
記取招邀一杯酒,
與君宜戲也宜驚。
麥秋蠶月雨收晴,
城郭山林到處行。
不是惜春尋小醉,
忍教投老轉多情。
啼鵑渺渺翻梁燕,
夢蝶蘧蘧出谷鶯。
記取招邀一杯酒,
與君宜戲也宜驚。
麥收與蠶事的時節,雨過天晴,我在城郭與山林間四處游賞。并非因惜春而尋醉,只是不忍年老時愈發多情。杜鵑啼鳴,梁間燕子翻飛;莊周夢蝶般悠然,黃鶯飛出幽谷。記得相邀共飲一杯酒,與君相處既宜嬉戲又宜驚心。
麥秋:麥收的季節,指初夏(古人將谷物成熟稱為“秋”,故麥秋即麥熟之時)。
蠶月:養蠶的月份,通常指農歷三月。
投老:臨老、到老,指年紀漸長。
啼鵑:杜鵑鳥的啼鳴,常含悲切之意。
夢蝶蘧蘧(qú qú):化用《莊子·齊物論》莊周夢蝶典故,蘧蘧指悠然自得的樣子。
出谷鶯:化用《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指黃鶯飛出深谷,喻境遇改善或心情愉悅。
此詩或作于作者晚年初夏時節。麥收與蠶事繁忙的季節雨過天晴,作者趁興游賞城郭山林,與友人方齋相聚。面對時序流轉,雖已年老,卻仍對生活保持敏感,借詩記錄與友人共飲的微妙心境。
詩以初夏雨后游賞為線索,融合生活場景與自然意象,既寫閑適之樂,又暗含年老多情的感慨。用典自然,語言平淡中見深意,展現了詩人對日常細節的敏銳捕捉與情感的細膩表達。
世務閒聞到寂寥,鵂鹠潦草得鷦鷯。誰真笑我長镵柄,斸斷山腰枸菊苗。
只合臨漳死,曹家鬼好文。楓根猶有繡,夜壑豈無春。研乞銅臺瓦,姻求洛浦甄。歌遺涂粉客,衣逐賣香人。客鬼輕殘蛻,騷宮重楚魂。死生旦晝理,夜樂勝朝顰。
才高句杰。飛黃卻應鸞和節。新詞聊卷波瀾闊。泉玉淙琤,猶不比清切。相逢未穩愁相別。南園煙草南樓月。陽關西出重吹徹。垂柳新栽,寧忍便攀折。
君不見東坡先生蜜云龍,緘藏遠自朝云峰。宛丘淮海四學士,分江貯月初啟封。又不見升庵老人香霧髓,獅頭瑞柑萍實比。香霧噀人星髓開,钖以嘉名漢池始。龍團獅柑各有神,江陽玉局共稱珍。若把西湖比西子,奩來隹茗似隹人。君才十倍廖明略,姑射風姿昆玉腳。蘭舟菱唱朝陽詩,閑情止酒淵明作。黑頭醳?早歸來,枕谷棲丘步紫苔。王陽回車九圻坂,楚筵辭醴三休臺。玄言亹亹懷坡老,清夜沉沉同絕倒。燭淚融成兩鳳凰,仙蹤迥寄三青鳥。酒酣邀我賦短歌,楚頌亭前芳思多。像置伯夷真不趐,才盡江淹其柰何。
驅馳一月似長年,信是西南到極邊。細雨狂風常作惡,高山流水亦茫然。耳聞宿將能擒虎,眼見苗夷學種田。自是清平平地樂,滿城歌吹樂堯天。
虎而耽,羆而息。背負蒼蒼爪叩石,時不至兮且斂翮。
菊莎杞棘爨無煙,日日文書橫索錢。今日甬東官況好,東津門外看租船。潮到靈橋綠繞船,海邊力穡屢豐年。淡青山色深黃稻,恰似胥門九月天。
指點深紅與昔同,更無夭艷在芳叢。南泉笑里移春去,留得殘紅醉蜜蜂。
衣冠今盛族,蘭玉舊家聲。博古無遺誤,遭時有重名。魂輿臨水發,靈馬向郊鳴。歸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
山塞惟予在汝先,年年酌水獻詩篇。天心只愛文章老,那管長愁幾百年。
百昌萌動戴芒芽,小廩先儲種自嘉。天暖地腴當亟播,好蠲甲谷潤田家。
七彩燈妝萬樹春,長街儔侶往來頻。平安祝語與誰陳?此夜氛圍宜薄醉,殊途況味莫詳詢。隔簾翻羨少年人。
雙魚不寄歸來信,底事遲留。負了扁舟。玉露殷勤浣素秋。鬧紅雙槳年時約,賭酒藏鉤。舊夢新愁。都付離人唱石州。
露冷蓮塘水葉枯,秋風枝上鹡鸰孤。急難弟兄俱分散,水落沙寒日又晡。
薰爐向晚灰余燼。鸞鏡依徊千萬恨。心如冬日別逾溫,淚似秋霖霏不盡。今宵有夢須難穩。不耐愁眠禁悶損。一冬長自盼春來,只恐人殊花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