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試院戲作二首
頻年月旦豈容誣,剖別妍媸列郡殊。忽憶畫眉深淺樣,自家知否入時無?
披圖也比小登龍,發軔云程是此中。多少香閨傳吉語,弓鞋初試一雙紅。
頻年月旦豈容誣,剖別妍媸列郡殊。忽憶畫眉深淺樣,自家知否入時無?
披圖也比小登龍,發軔云程是此中。多少香閨傳吉語,弓鞋初試一雙紅。
連年的品評豈能隨意歪曲,辨別美丑各郡標準不同。忽然想起畫眉深淺的樣式,自己是否合時自己可知道?看榜單也如小登龍門,仕途啟程便從此處開始。多少閨中傳來吉祥話語,試穿新紅鞋慶祝登科。
月旦:指品評人物,源于《后漢書·許劭傳》中許劭與許靖每月評論鄉黨人物的‘月旦評’
妍媸(yán chī):美丑
畫眉深淺:用漢代張敞為妻畫眉典故,此處借指評判標準是否合時
小登龍:科舉時代稱初登科第為‘小登龍’
發軔(rèn):啟程,出發
弓鞋:古代女子纏足所穿的鞋,此處代指閨中女子
此詩為作者于吉安試院(科舉考試場所)所作,‘戲作’表明以游戲筆墨記錄試院見聞。創作背景或為清代科舉時期,詩人觀察考試評判與登科后家庭反應,以輕松筆調呈現科舉文化中的微觀場景。
兩首詩以戲筆寫試院內外,前首調侃評判標準的主觀性,后首描繪登科喜訊的家庭喜悅,從側面反映科舉文化中‘評判’與‘登科’對士人及家庭的影響,語言生動通俗,富有生活趣味。
滿地殘紅驚不見,曉風吹上石榴枝。
蕭何立法身難免,嗾殺陳郎道路哀。司馬家兒同眷屬,祝君終老妙高臺。
春山懶斗煙蛾重。學得長顰西舍共。入眼芊綿,漠漠林花哭杜鵑。鸞枝掩抑啼鶯在。遠夢驚回雞鹿塞。醒更無聊,隔雨珠櫳漏點遙。
僧廬草劍石崖根,慣見西湖不喜論。安得便如居士意,移為官舍讀書軒。
仙館無人春寂寂,一林紅日鍊櫻丹。
凜凜威風御史臺,三光蔭下集群才。狐貍暗笑蒼蠅拍,心眼歪時嘴亦歪。
道旁方訝撲人香,金蓓花開滿擔裝。尚有松釵掛枝杪,買歸偏稱插山堂。
寫恨才人劍器,驚心公主琵琶。六朝山色送昏鴉。商女怨,猶唱后庭花。筆底錚錚金石,弦中颯颯風沙。平鱗鏟角尚槎枒。休相笑,吾道一龍蛇。
曉來多謝梁間燕,盡把春愁舉似人。
薺花繁處蝶爭飛,忽憶前年三月時。流水流杯人共醉,晚來疏雨又新詩。
乞郡無因得酒,監州卻喜分茶。憑高送目斷云遮。江南遠,誰與寄梅花。曲底清尊瀲滟,吟邊醉墨欹斜。霓裳譜就又琵琶。同牢落,誰是小紅家。
一門親貴人稱羨,宋玉高唐結主歡。幾見司農輕授受,乃知裙帶勝衣冠。
山翁何事沖寒往,知有梅花在隔溪。
野藥隨宜種,芎苗嚼最香。屐痕休厭數,榿樹逐溪長。
苦語愁聞獨鶴,清歌教得雙鴉。蓬山不遠曲屏遮。花間意,高詠滿天涯。桂海十年瘴雨,邛池五月蠻花。投荒萬里便為家。心安處,巾墊帽檐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