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語
年未半。
枝不汗。
年未半。
枝不汗。
年紀尚未過半,樹枝沒有濕潤。
年未半:年,指年齡或時間;未半,未到一半。
枝不汗:枝,樹枝;汗,此處指濕潤,形容如出汗般濕潤的狀態,不汗即沒有濕潤。
此為古代'里語'(民間俗語),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應源自普通民眾對生活經驗的總結,通過口耳相傳流傳,反映民間對日?,F象的直觀觀察。
該里語以簡短質樸的語言,通過'年未半''枝不汗'兩個短句,概括了民間對年齡階段與自然狀態的觀察,語言通俗簡練,體現了民間俗語貼近生活、易于傳播的特點。
半山綠暗半黃明,細路斜風落葉深。閑坐秋居無問客,明朝飛雪到前庭。楓山終不似春晴,便學紅妝總未勻。細水千回流不去,可因猶帶舊花魂?
絕險方鉤棧,圖成落此年。傳通三舍近,功滿萬人緣。
風雨渡長淮,波浪何冥茫。兩儀混不分,恍若窺洪荒。舟人貪利涉,片席就空翔。翩翩入煙霧,隨風任低昂。北岸泊水驛,暮雨益淋浪。且喜對官燭,粲爛竟夕光。
江涵秋影雁初飛,家在千峰獨掩扉。棋局動隨幽澗竹,白云應長故山薇。越裳翡翠無消息,蜀道干戈有是非。多少朱門鎖空宅,五陵衣馬自輕肥。
督護北征去,前鋒無不平。朱門垂高蓋,永世揚功名。洛陽數千里,孟津流無極。辛苦戎馬間,別易會難得。叔護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檣如芒檉,督護今何渠。聞歡去北征,相送直瀆浦。只有淚可出,無復情可吐。督護初征時,儂亦惡聞許。愿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黃河流無極,洛陽數千里??部廊致瞄g,何由見歡子。
署里曾傳玉樹高,一麾湖海倦旌旄。朅來華族稱鳩氏,爭道名家有鳳毛。北斗春云聽舊履,白云秋色滿仙曹。亦知元凱多卿裔,為擬新詞比佩刀。
各經離亂各忘家,二月相逢正落花。欲語平生無限事,白頭何忍算年華。
憶昔平居日,春來足醉眠。黃鸝鳴綠樹,白鳥印青天。片片花經眼,垂垂柳拂肩。誰知遭喪亂,空負酒如泉。
絕島平岡捲欲空,兩崖相對屹穹崇。即今畫手兼詩筆,更與江山角長雄。
與子生疏有底仇,談間容易說封侯。病身更遣冰山倚,野鶴孤云也替愁。坐來小歇過眉拄,客里那能滿眼酤。肯脫蓑衣借儂著,鷗邊雨外且江湖。
西齋酒醒篆煙殘,手汲新泉破月團。芳草池塘春入夢,綠陰簾幕晝生寒。由來中散裁書懶,老去淵明束帶難。卻笑閑緣除未得,每從人覓異書看。
結侶款禪關,居然祇樹間。天容開白社,人不愧青山。流水心俱徹,孤云身與閒。何須求大藥,即此駐紅顏。
凌霄繡蕊蔓青空,未若東堂一丈紅。卻憐夜合矜幽色,獨縱艷香度晚風。
一回風雨便淋漓,數十殘僧面面窺。大地江山同逆旅,不妨權且作船居。
綠槐宮樹一蟬聲,歧路相看萬里情。對酒謾因愁遠別,臨流還可濯長纓。孤帆夜火洲邊驛,澹月疏星柳外城。遙想溪山更乘興,閒居獨羨子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