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宿留城
身世浮沈如一舸,一日千里十日坐。順風人喜逆風怒,我任天公何不可。
隨身所到一問津,去者從右來從左。古今道路無不然,自有亨衢自坎坷。
黃泥岸高綠樹深,遙望前船密如鎖。爭先疾趨古所戒,夜宿澄潭傍漁火。
身世浮沈如一舸,一日千里十日坐。順風人喜逆風怒,我任天公何不可。
隨身所到一問津,去者從右來從左。古今道路無不然,自有亨衢自坎坷。
黃泥岸高綠樹深,遙望前船密如鎖。爭先疾趨古所戒,夜宿澄潭傍漁火。
人生的浮沉如同乘坐在一艘船上,有時一日千里順行,有時十日停滯難前。他人因順風而欣喜,因逆風而惱怒,我卻聽任天意,順其自然有何不可?行船所到之處觀察水勢,往來船只各行其道,去的從右,來的從左。古往今來的道路都是如此,既有暢通的大道,也有坎坷的小徑。黃泥江岸高峻,綠樹濃蔭,遠遠望去前船密集如鎖。爭先疾行是古人勸誡避免的,于是今夜便停泊在清澈的水潭邊,伴著漁火安宿。
浮沈:同“浮沉”,比喻人生境遇的起伏。
舸(gě):大船。
亨衢(hēng qú):四通八達的大道,喻指順利的境遇。
問津:原指詢問渡口,此處指觀察行船的水道情況。
澄潭:清澈的水潭。
此詩當為詩人行旅途中所作。具體創作時間未詳,可能是某次乘船遇大風時,觀察行船景象并結合人生經歷有感而發。詩中“夜宿澄潭傍漁火”可見旅途暫歇的場景,反映了古代行旅的真實狀態。
全詩以行船為喻,由自然現象(風勢變化、船只往來)引申到人生哲理(順逆無常、從容處之),既描繪旅途實景,又蘊含對生活的深刻思考,語言平實而意蘊深遠,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境界。
師學親聞正始音,半生為母欲投簪。
游環璧水成名去,為念珠曹得譽深。
賢比鄴侯家有傳,達如康節病先吟。
寧需郡幙辭臺幙,到死知君鐵石心。
瀑布好明月,上有石梁橫。
矯首望東海,正見蟾蜍生。
揚輝天漢閑,下照篷丘城。
桂實幾凋落,姮娥空聞名。
咄哉玉斧子,不如白兔精。
靈藥不服食,執柯獨何成。
迢迢彩云外,誰吹白玉笙。
竦身一長聽,了若出寰瀛。
淑德生全美,深閨禮自防。
訓嚴今孟母,誓苦昔共姜。
科欲傳三世,兒令學四方。
棲鸞吾所愛,千里索銘章。
星省論文久,追思去日饒。
同趨花底路,執別柳邊橋。
我已甘肥遯,公還惜髀消。
新詩時見寄,莫怕雁程遙。
定是仙從天目來,少曾吟詠到襄淮。
才名詞伯班常伯,學問平齋授恕齋。
華蓋謾云鄰翰苑,袞衣不許上瑤階。
海山縱好歸何處,嘆惜人間事好乖。
底事虛聰里,長聞風雨聲。
史嘗云蟻鬭,醫卻比蟬鳴。
老縱聾何惜,愁因聒易生。
道書疑太誕,如磬是丹成。
將軍救朔邊,都護上祁連。
六郡飛傳檄,三河聚控弦。
連營當太白,吹角動胡天。
何日匈奴滅,中原得晏然。
獨妙如椽手,夸傳品入神。
千金猶莫買,一字實堪貧。
玉柱多誰得,銀鉤少自珍。
愿求三折筆,甘作屢空人。
但喜蕭齋玩,寧憂范甑塵。
療饑那欲煮,吟苦謾酸辛。
稽落功成后,將軍勒石還。
輝華天子德,姓字漢臣班。
篆刻千年績,鐫磨萬里山。
勛名沙幕外,歲月永元間。
頌筆嗟何古,胡弓孰敢彎。
龍墀歸拜日,稱壽動天顏。
拾得階前葉,提攜近玉蜍。自呵冰凍筆,猶帶露痕書。
秋興題紅日,霜寒墜綠初。珠凝光細碎,墨淡字稀疏。
滴硯研朱易,渲毫汗竹如。更干虔亦喜,勤掃入僧廬。
少卿昔在河梁別,執手踟躕不能發。
萬古初傳五字詩,努力相期在明德。
子卿海上氈為食,故人朅來重相覿。
不覺看羊度歲年,卻因射鴈傳消息。
人間此是長別離,少卿在虜子卿歸。
歸歟尚握漢臣節,留者永衣胡人衣。
天長地闊半尺絹,滿眼云愁風景變。
一人仰叫頭脫冠,一人橫涕袖著面。
閻君國相稱畫師,未必想像能爾奇。
前身恐是胡婦子,曾見兩公分袂時。
已分黃冠老,猶為白發卿。
登朝耆壽俊,圣學緝光明。
盛德兼和介,高懷了死生。
柯山仙窟宅,笙鶴定相迎。
公擢端平第,祥開日下云。
乾坤鐘直氣,星斗瑞斯文。
出處關時運,更嘗厭俗氛。
白頭需舊學,何事靳吾君。
才華早已逼難兄,聲動賢關指日聽。
萬卷飽看雙眼碧,一篇聊換半身青。
三都賦出愁無紙,千佛名題會有經。
投老溪干吟送別,舊游回首夢爐亭。
朝朝竹林院,閉戶讀殘書。
幾閣晨風入,荒郊寒露余。
故人步屧至,清坐每踟躕。
輟卷還留興,漱泉同飯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