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有感(云句)
曉妝梳罷畫欄憑,
遙憶先嚴百感增。
未識今宵風雨里,
何人伴送上元燈?
曉妝梳罷畫欄憑,
遙憶先嚴百感增。
未識今宵風雨里,
何人伴送上元燈?
清晨梳妝完畢,倚靠在彩繪的欄桿旁;遙遙回憶起已故的父親,萬千感慨涌上心頭。不知今夜風雨交加中,會有誰陪伴著我送上元的花燈?
曉妝:早晨的梳妝打扮。
畫欄:彩繪的欄桿。
先嚴:對已故父親的尊稱。
上元:指元宵節,傳統有賞燈習俗。
未識:不知道,不曉得。
推測為作者于元宵節(上元節)時所作。詩中提及“先嚴”(已故父親),或為父親離世后,作者在節日里觸景生情,因無人相伴送燈的孤獨,引發對父親的深切思念。
全詩通過上元節的生活片段,以平實語言傳遞對父親的懷念與節日孤寂之感,情感真摯動人,體現了傳統節令詩中“以樂景寫哀情”的典型特征。
西來一水浮襄漢,上有群峰截杳冥。層構回臨沙渚白,亂帆斜映石林青。地雄縹緲連嶓冢,天險微茫帶洞庭。咫尺風煙應萬里,無因一上峴山亭。
半生多慨□,萬里快遨游。報國丹心壯,思親白發調。盛名吳下士,高調郢中謳。空闊搏雕鶚,沙乾騁駿騮。聲詩唐律度,楷法晉風流。幾過楊雄宅,頻登壓粲樓。歸篷投建鄴,載月渡滄洲。俊采逢人羨,衰顏對鏡羞。憐均朝北闕,愧我老西疇。漢水晴逾碧,秦山晚更幽。關河從此隔,風月共誰酬。落日長亭路,連城古帝州。有懷徒繾綣,無計為淹留。后夜分遙念,音書肯寄不。
走石揚波劍吐虹,憑高灑淚祭閻公。依違毛蔣心難測,據守關河路豈窮?籌運一坡窯洞里,名鐫三晉口碑中。英雄成敗何須問,日自西頹水自東。
永夜寒氣生,屋低仍積草。引燭爇乍紅,和燠徹肌表。擁衾坐稍安,萬事塞幽抱。城漏何淙淙,東南有鳴鳥。起窺寶劍光,報恩人未老。
角巾卉服大喬郎,為我閒游數日忙。借問上洋新酒債,可將詩句一時償。
靈液長流滿地香,洞中多是散仙房。金爐煮就金精汁,欲獻元君未敢嘗。
柏府森森五夜寒,當年直氣震長安。雄心欲掃豺狼道,壯發時沖獬豸冠。瀕死不言臣節苦,馀生惟戴主恩寬。悲今吊古情何極,遺草令人掩淚看。
未工射雉怯如皋,欲掛衣冠慕老陶。莫為功名多戚戚,須知身世兩勞勞。求魚切戒空緣木,買犢不妨先賣刀。未有田園作歸計,年來留滯感潘毛。
彈鋏歸來嘆薄游,西風吹老黑貂裘。裁詩見慰慚錢起,掃榻相延愧隱侯。擬學楚人歸種橘,虛勞蜀客望牽牛。五湖煙景依然在,還許扁舟伴白鷗。關山搖落雁飛遲,江漢飄零有所思。倦客自憐蘇季子,故人誰問介之推。露催絡緯窗間織,風緝蟏蛸戶外絲。獨荷慈親念游子,倚門日日數歸期。明河如練月娟娟,坐對清光只自憐。夜久不知沾白露,夢回猶記到鈞天。汝南遺老推黃憲,海內諸公憶鄭虔。萬里歸來無寸補,論交慚愧到忘年。
萬種全般教得人。怎生教你絕心塵。悟來方可得良因。怕死自然恩愛斷,忘機決定氣神淳。無為清凈合天真。
驥子生來骨相奇,滿溝汗血落胭脂。空門縱有馱經日,得似牽過白玉墀。
一色春難老,雙親未白頭。高堂相對處,日日可忘憂。
憶昨追游禁苑寒,隴頭紅葉醉中看。青蒲曾伏麒麟殿,白發能勝獬豸冠。天上玉堂惟有夢,田間瓦缶竟無歡。殊方久病悲搖落,笑啜茱萸強自寬。
雪壓湖綿鲙水晶,書郵歲歲不曾停。縱然苕霅如雙眼,可似徐郎分外青。
負天鵬與處裈虱,一笑相看等子虛。我夢乘槎犯牛斗,九州稊米較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