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良先生酬詩二律和韻奉答
跌宕湖山自在身,超超大雅獨扶輪。文章名世無馀子,治譜傳家有替人。桃實長添方朔壽,梅花近接嶺南春。更欣三度重游地,一度風光一度新。
健筆能將萬象包,漫勞酬韻費推敲。聞名久已欽詩伯,述祖何期本世交。飛將文壇真大樹,程材藝苑重前茅。匆匆指日歸橈放,回首園林肯暫拋。
跌宕湖山自在身,超超大雅獨扶輪。文章名世無馀子,治譜傳家有替人。桃實長添方朔壽,梅花近接嶺南春。更欣三度重游地,一度風光一度新。
健筆能將萬象包,漫勞酬韻費推敲。聞名久已欽詩伯,述祖何期本世交。飛將文壇真大樹,程材藝苑重前茅。匆匆指日歸橈放,回首園林肯暫拋。
您在湖山之間自在遨游,以超凡的雅正之才獨撐文壇。文章名滿天下無人能及,治家的法度更有傳人繼承。如東方朔般常得仙桃添壽,又似嶺南梅花迎來早春。更欣喜能三度重游舊地,每一次都有煥然一新的風光。您健勁的筆鋒能包納萬物,酬和詩作何須費力推敲。久聞大名早已欽慕您這位詩壇長者,未曾想我們竟是世交同宗。您在文壇如大樹般巍然,在藝苑中又像先鋒般引領。歸舟即將啟程,回首園林又怎忍心輕易拋卻。
跌宕:放縱不拘,此處指自在遨游。
扶輪:本指推動車輪,比喻支撐、引領,此處喻指支撐文壇雅正之風。
替人:繼任者、傳人,指治家或治世的后繼者。
方朔:指漢代東方朔,傳說其曾三次偷食西王母仙桃,此處借指長壽。
飛將:原指漢代名將李廣,此處喻指文壇中勇猛的領袖人物。
歸橈(ráo):歸舟,橈為船槳,代指船。
此詩為酬和詩,當是作者回應子良先生贈詩而作。創作背景或為文人交游場景,可能作于二人重聚或舊地重游之際。詩中提及“三度重游地”,可見二人交往已久,通過酬唱表達對彼此才德的推崇及深厚交誼。
全詩通過酬和形式,聚焦對子良先生文學成就(“健筆能將萬象包”)、家族傳承(“治譜傳家”)及人格魅力的贊揚,兼寫重游之喜與離別之思,體現清代文人交游中以詩會友的雅趣,語言工整典雅,情感真摯自然。
杞梓滯江濱,光華向日新。
難兄金作友,媚子玉為人。
山水含秋興,池亭借善鄰。
簷松風送靜,院竹鳥來馴。
翠斝吹黃菊,雕盤鲙紫鱗。
緩歌將醉舞,為拂繡衣塵。
平湖曉望分,仙嶠氣氛氳。
鼓枻乘清渚,尋峰弄白云。
江寒天一色,日靜水重紋。
樹坐參猿嘯,沙行入鷺群。
緣源斑筱密,罥徑綠蘿紛。
洞穴傳虛應,楓林覺自熏。
雙童有靈藥,愿取獻明君。
求友殊損益,行道異窮申。
綴我平生氣,吐贈薄游人。
結恩事明主,忍愛遠辭親。
色麗成都俗,膏腴蜀水濱。
如何從宦子,堅白共緇磷。
日月千齡旦,河山萬族春。
懷鉛書瑞府,橫草事邊塵。
不及安人吏,能令王化淳。
今歲元日樂,不謝往年春。
知向來心道,誰為昨夜人。
實相歸懸解,虛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內,應是色成空。
醉后樂無極,
彌勝未醉時。
動容皆是舞,
出語總成詩。
天德平無外,
關門東復西。
不將千里隔,
何用一丸泥。
真人降紫氣,邀我丹田宮。
遠寄雙飛舄,飛飛不礙空。
樂奏天恩滿,
杯來秋興高。
更蒙蕭相國,
對席飲醇醪。
暮春三月日重三,
春水桃花滿禊潭。
廣樂逶迤天上下,
仙舟搖衍鏡中酣。
池如明鏡月華開,
山學香爐云氣來。
神藻飛為鹡鸰賦,
仙聲飏出鳳凰臺。
夜風吹醉舞,庭戶對酣歌。
愁逐前年少,歡迎今歲多。
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
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
偏驚萬里客,已復一年來。
圣德垂甘露,天章下大風。
又乘黃閣賞,愿作黑頭公。
故歲今宵盡,
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斗柄,
東北望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