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黃簿
先生不著惠文冠,須信論才當價難。
法律剡章真未盡,盍言粹學輩豪韓。
揮毫麗句得旁觀,字字懸黎間木難。
可但詩聲高海內,有人金換過三韓。
先生不著惠文冠,須信論才當價難。
法律剡章真未盡,盍言粹學輩豪韓。
揮毫麗句得旁觀,字字懸黎間木難。
可但詩聲高海內,有人金換過三韓。
先生不戴御史的惠文冠,要知道論起才學確實難以估價。法律精通、奏章撰寫的才能尚未完全展現,何不稱其純粹的學問可與韓愈這樣的文豪比肩。揮筆寫下華麗詩句時我在旁觀看,每字都如懸黎美玉與木難寶珠般珍貴。豈止是詩名響徹海內,更有人用重金將詩作傳到三韓之地。
惠文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代指御史官職。
剡章:指古代的奏章,因用剡紙書寫而得名。
粹學:純粹而深厚的學問。
懸黎:古代名玉,此處比喻詩句精美珍貴。
木難:傳說中的寶珠,與懸黎并列形容文字貴重。
三韓: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辰韓、弁韓三個部落聯盟,代指海外地區。
此詩為次韻酬和之作,當是作者與黃簿(官職名,指黃姓主簿)交好,黃簿先有詩作,作者依其韻腳回贈此詩,旨在贊譽黃簿的才學與文學成就。具體創作時間或與二人交游背景相關,反映宋代文人以詩會友、相互推崇的文化風尚。
全詩以“論才”為核心,從官職、法律、學問、詩藝等多維度贊揚黃簿的卓越才能,尤其突出其詩名遠播海外的影響力,既體現友人相交的真誠,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才學的重視與推崇。
見山標格本清真,酒興詩懷兩出塵。事外延緣方外士,閑中聯屬社中人。未須東海量深淺,且共南山迭主賓。青鳥忽傳王母降,獨將桃實薦公辰。得處衡茅任養真,悟來方脫網羅塵。洛中談壽多鮐背,蓮社參詩有醉人。櫻粟助吟花老眼,琵琶薦飲果嘉賓。五千言里雌雄定,浮世無勞問甲辰。
落盡梨花飛柳絮。淺淺春寒,穿不綿衣住。風里酒旗黏碧樹。當壚是有文君處。一碟青青豌豆煮。春在芳樽,莫道春無主。欲理歸鞍天又雨。俊騅戀草慵于去。
落落謝塵寰,遂意寄空谷。地偏心愈遠,物外愜幽獨。山光凝竹窗,云影帶茅屋。耽此云山趣,世路任反覆。或當松徑間,或傍花影宿。愛謝復愛陶,好句供我讀。一唱三嘆息,瑯瑯振林麓。晝永冥生事,北窗睡起初。性自耽幽寂,時亦嗟索居。野客解余意,抱琴過草廬。聆彼山水音,疏散我心娛。殷勤謀諸婦,斗酒對庭除。相與恣笑談,清風來徐徐。
辟谷歸來值歲周,壽筵春餅嚼新柔。山前云物歸青野,杖外花枝對白頭。臺省望高行再召,枌榆景好足相酬。流行坎止吾儒分,盤谷何勞問某邱。拄杖青邱分已踰,畏途何處是停車。斂浮巳付云歸洞,習定真成水到渠。忽報卿垣纏象魏,秪疑仙子住樓居。董狐若問收遺稿,猶喜都無封禪書。
塵海勞勞盡化城,藏舟移壑誤長生。東方避世初非隱,柳下卑官不礙清。敢以出山忘遠志,悔因千祿貿時名。而今未老思回首,愧爾賓筵頌瑟聲。
素練裁成團扇。新樣十分圓滿。試向掌中擎,明月全身都現。如面。如面。只當素娥相見。
蘭陵秋冷隔江潮,鶯柳煙堤昔夢消。解唱清真舊詞句,天涯腸斷沈梅嬌。
峰外奇峰一上松,神仙應向此間逢。穿林風勁來香象,守洞云深嘯老龍。玉匱流傳黃帝事,青城髣髴丈人封。昔人自有看山眼,五岳何難一腹容。
愿挽玻瓈江,霈作東州雨。
閑來提筆學丹青,淺綠胭紅度幾春。回首前朝多巨擘,摹臨窗下效何人。
尋風步入海塘西,山草山花徑路迷。野叟不知天已老,猶拖筠杖過江湄。
風雨不出戶,兒孫共讀書。
徙倚屏前幾樹松,長吟終日對雙峰。南溟何處尋雙鯉,高浪來帆破萬重。諸老一時仙舫集,君家四面水云封。延緣未覺滄波晚,浩笑還山月滿蓬。誰共方舟紫水濱,仙居云水易通津。病憐藥裹隨身慣,歌放春聲入棹頻。天與人閑須待月,公知魚樂肯投綸。晚風更弄桓伊笛,驚起滄江睡鶴群。
鶴園佳勝別滄洲,魚鳥慚予未泛舟。二十四龕涵妙月,只攲高枕恣神游。偶從方外訪瀛洲,半在筠筇半在舟。一樹扶桑春似海,白頭思殺御風游。
近日南人多北態。十處人家,九處饅頭賣。蒸上饅頭肥可愛。只無黃米湯兒配。更有餅師矜狡獪。湯餅搓成,粗似條枚大。豆子青皮和白菜。清松勝似江南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