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遣悶 其三
寂寞過端午,流離又異鄉。一家懸虎口,百折走羊腸。報國心猶壯,依人氣不揚。那堪憑北望,烽火接天茫。
寂寞過端午,流離又異鄉。一家懸虎口,百折走羊腸。報國心猶壯,依人氣不揚。那堪憑北望,烽火接天茫。
槐花落盡識秋深,
天放秋晴一晌陰。
薜荔半墻些子竹,
閉關埋照對沈吟。
領發不簪行自由,
下階拾得舊花籌。
即今相對渾如夢,
消盡人間隔夜愁!
石瘦蘭馨入骨寒,筆端往往帶儒酸。河陽桃李春風滿,此段煩君更畫看。
愛君標格碧峰清,為輟床頭竹葉瓶。想得醉馀鋒穎健,群鵝端欲博黃庭。
徑僻草新綠,山寒花未開。偶來幽賞地,閑醉早春杯。雨色晴飛去,猿聲晝下來。萬峰如畫里,無事好登臺。
數椽蔭綠野,一徑俯寒流。幽況澹于水,高懷虛似舟。佳人芳草佩,仙客紫云裘。吾欲乘風去,相隨到十洲。
為憐蘭若好,步屧日皈依。隔水看花過,逢僧乞食歸。新禽囀高樹,殘雪在山扉。相對寂無語,香臺煙篆飛。
西疇盛簫鼓,南畝復犁鋤。靜愛為農理,閑抄種秫書。孤尊拚潦倒,一鶴伴清虛。世事皆如夢,疏慵且自如。
水上誰家月,朝來蕩未平。新鶯怯孤囀,歸雁喜同征。云磴紆繚繞,風蘿入杳明。高齋何所有,花外幾峰晴。
一雨來何急,空江上暮潮。隔花時漠漠,入竹故蕭蕭。寓目成今古,觀空漸市朝。因之澹忘味,不是為聞韶。
冥心謝城市,隱幾自峰巒。廣袖儒仙服,高檐大隱冠。遂將乘興去,無那早春寒。稍待東風暖,登臨寄一歡。
人言謝康樂,池草夢回時。坐覺鳴禽變,因成憶弟詩。我今在南畝,時亦念東籬。不見惠連輩,登樓多所思。
文虹二三子,一別渺難知。李戴偏南北,音塵且歲時。山中誰和曲,江上幾相思。獨有何生在,天寒未可期。
今日清詞侶,風流有二何。清心雪中映,佳句隴頭多。別路同風雪,生涯共薜蘿。不知緣底事,一月罷經過。
客路轉吳楚,一車隨雨行。人來諸葛渡,山盡呂蒙城。驛柳藏雙堠,村醪醉短槍。夕陽驅倦馬,不盡別離情。
微風送殘暑,塵外片云回。客與新秋約,人先早雁來。露荷千葉老,煙柳一門開。掃榻客高枕,山禽莫浪猜。
玉樹交橫雪后天,
新詩吟得百馀篇。
郵筒不住如飛翼,
送與襄陽孟浩然。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十年豸繫霜臺重,此日鸞呼竹院游。
秋色照人偏皎潔,深杯到手肯淹留。
催花興劇還移席,浮白情深更繫舟。
醉里多君憐赤子,佇看雙鉞借前籌。
乾凈青莎一片陰,君無去此豢饑禽。
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綠林。
曀日終風舟汛汛,水深河大雨淫淫。
舊家枝葉同鄉土,好聽黃鸝作羽吟。
秋意鳴蟬那許知,
可憐著力占高枝。
道人未解聽繁響,
袖手來看格五棋。
炎暑何從避,城隅古剎幽。
故人今再會,勝地昔曾游。
云合天容暝,風來客意秋。
歸途催暮雨,回首不能休。
藏書滿天下,之子獨間關。
襆被穿云往,殘碑拓險還。
羊腸疑漢史,鳥跡辨嵩山。
嘆息草元者,棲棲蓬戶間。
擬織同心苣,
還成連理枝。
卻憐紅豆子,
全不解相思。
蟋蟀吟,聲斷續。咽唈不勝啼,清商動林木。
鹍雞筋作琵琶弦,鐵撥夜彈水靈曲。有客沾羅衣,熱淚忽盈掬。
混沌鑿死三萬秋,人間何物能無愁。英雄失路吞聲哭,烈士途窮悲擊筑。
詩三百篇,大抵賢人發憤之所為。千古窮愁同一致,后涕與前泣,不待相摹追。
爾豈感于死生離別之不容己,迎霜號月鳴聲悲。一聽感孤吟,再聽若為賡。
呼儔復嘯侶,中夜萬羽戛戛鳴。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聲。
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軍驚。何不學為鸞笙鳳吹悅人耳,無乃造物賦爾偏多情。
蟋蟀吟,重唧唧。曉露深,草根濕。如驅萬馬,長城窟黑。
天高秋氣清,爾胡多不平。豈獨放臣逐子棄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聽此心怦怦。
明星熒熒大如月,欲眠未眠聲轉烈,一燈欲死東方白。
須省春風料峭寒,
幾堪狼藉對杯盤。
個中清興爭些子,
珍重人間夜未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