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禮歌
蒼蒼天色是還非。視下應疑。亦若斯。統元氣,覆無私。四時寒暑推移。物蕃滋。造化有誰知。
嚴大報,反本始,禮重祀神祈。律管灰吹。黃宮動,陽來復,景長時。
車陳法駕,仗列黃麾。帝心祗。紫霄霽,霜華薄,星爛明垂。
祥煙起,紛敷浮袞冕,六變笙鏞迭奏,一誠幣玉交持。
宮漏聲遲。千官顯相多儀。百神嬉。風馬云車,來止來綏。
誕降純禧。受神策、萬年無極,歌頌昊天,成命周詩。
蒼蒼天色是還非。視下應疑。亦若斯。統元氣,覆無私。四時寒暑推移。物蕃滋。造化有誰知。
嚴大報,反本始,禮重祀神祈。律管灰吹。黃宮動,陽來復,景長時。
車陳法駕,仗列黃麾。帝心祗。紫霄霽,霜華薄,星爛明垂。
祥煙起,紛敷浮袞冕,六變笙鏞迭奏,一誠幣玉交持。
宮漏聲遲。千官顯相多儀。百神嬉。風馬云車,來止來綏。
誕降純禧。受神策、萬年無極,歌頌昊天,成命周詩。
天色蒼蒼,難以分辨是真是幻。從上往下看人間,大概也是如此。上天統御著元氣,覆蓋萬物毫無偏私。四季寒暑不斷更替,萬物繁衍生長。誰能知曉這造化的奧秘呢?莊重地舉行盛大的祭祀,追溯根本,重視祭祀神明以祈求福祉。律管中的葭灰飛動,黃鐘宮音響起,陽氣回升,白晝漸長。皇帝的車駕陳列整齊,儀仗隊排列著黃麾。皇帝心懷敬畏,此時紫霄天空晴朗,霜華淡薄,星辰明亮垂掛。祥瑞的煙霧升起,紛紛揚揚籠罩著皇帝的冠冕。笙鏞之樂六次演奏,誠心獻上幣玉。宮中漏壺聲緩慢,眾多官員儀態莊重。眾神歡樂,駕著風馬云車前來,停留安撫。神明降下大福,接受神的旨意,國運萬年無窮。歌頌上天,就像《詩經》中《昊天有成命》那樣。
蒼蒼:天色青蒼的樣子。
統元氣:統御著元氣。元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嚴大報:莊重地舉行盛大的祭祀。
反本始:追溯根本。
律管灰吹:古代用律管測節氣,將葭灰放在律管內,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葭灰就會飛動。
黃宮:即黃鐘宮,古代十二律之一。
景長時:白晝漸長的時候。
法駕:皇帝的車駕。
黃麾:皇帝儀仗中的一種旗幟。
祗:恭敬。
紫霄:天空。
袞冕:古代帝王及三公穿戴的禮服和禮帽。
六變:古代祭祀時樂舞的樂章變化,這里指演奏了六次樂章。
笙鏞:笙和鏞,泛指樂器。
幣玉:祭祀用的繒帛和玉器。
宮漏:宮中的漏壺,古代計時工具。
顯相:隆重的儀式。
風馬云車:傳說中神仙乘坐的車馬。
綏:安撫。
純禧:大福。
昊天:上天。
成命周詩:指《詩經·周頌·昊天有成命》。
此詞可能創作于封建王朝舉行大型祭祀活動之時。在古代,祭祀是國家重要的禮儀活動,用于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皇帝作為天子,主持祭祀儀式以表達對上天和祖先的敬畏與感恩。這首詞可能是為了配合祭祀活動而創作,以歌頌上天的恩德和祭祀儀式的莊重。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祭祀上天的莊重儀式,表達對上天的崇敬和祈福。其突出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語言典雅,充滿了宗教和禮儀色彩。在文學史上,這類祭祀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折腰真漫爾,掉鞅忽班如。心委身來去,人懷政卷舒。宦游三釜計,臭味一編書。此道儻同趣,何曾有別歟。簿領侵尋地,淹留寄此鄉。相逢譚笑共,不覺歲年長。物色重陽近,秋高萬象藏。賦歸三徑里,籬菊有馀香。從昔安平易,無心問疾遲。才知中自守,不逐世多岐。赫赫寧期譽,悠悠去有思。豐碑人口是,看取祖行詩。并轡中巖寺,芳樽一破愁。更寒譚袞袞,云曉玉浮浮。會有相從樂,還如此地不。合離真有數,那敢作人謀。
險障南來獨湳牙,天分夷獠與中華。萬盤山繞一絲路,百丈峰開千葉花。毒霧障煙相映靄,鳥聲人語共咿呀。停驂每勞征南士,莫聽啼猿苦憶家。
客星何補漢中興,空有清風冷似冰。早遣阿瞞移漢鼎,人間何處有嚴陵。
白云愁色滿秋天,海上離心雁影傳。那堪對酒書相憶,況復登樓月正圓。自爾一攜龍劍合,何人更問鹖冠篇。莫言十日平原飲,不是王孫得意年。
一面飛來打疊秋,農場已筑管無憂。吾儂種殖三年學,未省書田還有收。
潺潺石灘急如弦,靈物曾從此處眠。最是短篷煙雨里,長歌一曲水連天。
流珠聲調錦琵琶,韋曲池臺似館娃。羅袖舞低楊柳月,玉笙吹綻牡丹花。龍頭瀉酒紅云滟,象口吹香綠霧斜。卻笑西鄰蠹書客,牙簽緗帙費年華。
我有集名二百五,公亦自名二百五;維書至賤人至貴,嘉名如許慚同負。公二百五錢薄若風,我二百五集厚如鼓;我舌讀二百五集生齏鹽之味,公舌月二百五錢安下箸。憐公腹癟若秋葉之蜷焦,撫我蒼髯如氣根之衰腐。雖渺萬里于睽違,時夢把臂同公掌共拊。聞公昨日御風翔,失我所與歸兮心茲傷;麻衣席帽趨公堂,溯江河而超岱華兮寧為長。見公茅茨而生琉璃之光,狻猊虬螭蟠門墻。大婦佝僂中婦揚,小婦眼媚盈女香,汝睨我怒陳靈旁。虎子丕植仲謀繼阿章,或正或私皆奇強,缞绖以跪泣浪浪。始以公為禹脛毛空荒,今見公董卓之腹盤盤于堂中央。不以金縷玉衣為公裳,不以黨旗國旗覆公膛,乃覆以現金二千萬,使我公心無礙掛神禎祥。我來哭公無焚黃,焚我二百五集蠹蟲章。微煙起兮繞公魂而西將,嘉名隨兮共公魂而相羊,共垂于萬古兮何煌煌。
舉世稱伯樂,顧馬價倍增。價增馬何益,夙負千里能。饑飽燕山雪,渴飲瀚海冰。但令遂真性,超逸非所矜。楚岡產至寶,草木為華滋。一朝獻君門,借問識者誰?居然刖其足,九死終不移。枯榮祗自辱,造物真有知。孤桐挾風雨,斃此龍斗爭。棄置百年后,斲琴發清聲。昔為溝中斷,今作膝上橫。寵榮亦既美,曷若能全生。鳳饑啄瑯玕,飛鳴以其時。儀羽人罕識,寄跡蒼梧枝。城梟飽腐鼠,自得謂過之。貴賤詎不分,已矣隨所宜。
年來三徑已荒蕪,漫把歸心寫畫圖。落落書聲深竹里,相過曾記敝廬無。
晚露華山□,游情絕世根。千秋川澤氣,三載粵吳魂。古月今相對,新詩近孰尊。沉吟收夜色,歌嘯辟天門。
無方可試藍田玉,空想云庵臥玉屋。賴有人間百尺樓,下臨此地千尋竹。
二月平原水亂流,微茫生意盎初浮。黃茅翠甲驚人眼,是我曾無為草憂。
當年早識柯亭琯,今日初彈貢禹冠。秾艷謝馀知果碩,冰霜歷盡見材難。不妨官柳頻縈騎,自有天瓢為染翰。一樣風光鳳城里,木犀偏耐晚秋看。
風餐水宿月為期,百丈牽舟上石磯。塵世難逢丹灶術,浮生易嘆白頭非。九華天晚云堪掬,五老峰高鶴未歸。醉讀離騷龍出聽,滿江煙雨濕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