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
石文應瑞,真主御寰瀛。慈儉撫群生。
巍巍威德超千古,大業保盈成。
神皋福地開恭館,靈貺日昭明。
鑄金九牧天儀睟,紺殿矗千楹。
石文應瑞,真主御寰瀛。慈儉撫群生。
巍巍威德超千古,大業保盈成。
神皋福地開恭館,靈貺日昭明。
鑄金九牧天儀睟,紺殿矗千楹。
石頭上的文字顯示祥瑞之兆,真命天子統治著天下。以仁慈節儉的方式安撫百姓。其崇高的威望和德行超越千古,偉大的事業保持著興盛圓滿。在這神圣的土地和福地修建了恭敬的館舍,神靈的賜福日益彰顯。九州所鑄的金屬天儀光彩溫潤,深青色的宮殿矗立著眾多的柱子。
石文應瑞:石頭上的文字顯示祥瑞,古人常以這類現象為吉祥之兆。
御寰瀛:統治天下。御,統治;寰瀛,指天下。
慈儉:仁慈節儉。
群生:百姓。
盈成:興盛圓滿。
神皋福地:神圣的土地、有福之地。
恭館:恭敬的館舍,可能指祭祀或供奉神靈的場所。
靈貺:神靈的賜福。
鑄金九牧:傳說大禹鑄九鼎,象征九州,這里指鑄造的器物。天儀:可能指象征天象的儀器或器物。睟:溫潤。
紺殿:深青色的宮殿。千楹:形容宮殿的柱子眾多,指宮殿規模宏大。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這首詞可能創作于封建王朝時期,當時社會相對穩定繁榮,統治者希望通過宣揚祥瑞等方式來鞏固統治,增強自身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作者為迎合這種需求,創作此詞來歌頌天子的德行和國家的興盛。
這首詞主旨是歌頌天子的統治,突出其威德和國家的興盛。其特點是語言華麗、意境宏大,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營造出莊嚴神圣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這類詞多為應制之作,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對皇權的尊崇。
翰林風度似涪翁,伐木相求一笑逢。東峴看云披鶴氅,北門視草憶鰲峰。花間載酒清歌起,竹里行廚異味重。晚歲文章浩如海,百川日夜盡朝宗。
彈琴戴安道,焦桐破奇聲。蔚宗與文季,俱以琴自鳴。天子不得屈,王公不能聆。獨憐褚司徒,銀柱老齊伶。
亭徼逢秋雕羽輕,良家六郡試雄兵。一年天險盧龍塞,萬炬星飛翼虎營。清笳乍歇聞鳴鏑,突騎才回見伏旌。有道四夷方設守,年年長此護神京。
水驛燈明漸掩扉,雨中何處暮山微。蕭蕭落木征帆過,漠漠長河一雁歸。歲晚仲宣猶在旅,年來伯玉自知非。久?華發添青鏡,未許淄塵上素衣。
綠漲陂塘雙槳打,珠跳荷立深般若。日光如注遠山青,窗靜波平騰野馬。
昔者同升夫子堂,如今俱是鬢蒼浪。山中露冷草木瘦,江上月寒蒲柳秋。不用君王羯鼓敲。老大多材,十年堅坐。
問津北海濱,卜居南山麓。南山何所有,蒼松與脩竹。挺挺龍髯張,猗猗鳳毛綠。幽澗生寒飔,陽岡散清旭。嵐翠暮堪攬,石泉時自掬。勝景人共游,真樂予所獨。爐薰晝逾永,周易坐忘讀。亭小心更寬,朋來席頻促。山中采蕨薇,林下樵樸樕。門掩紅塵稀,檐虛白云宿。金堆盧橘黃,丹落錦荔熟。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軸。何由一身安,所愿百姓足。世途急功利,古道厭馳逐。勞生尚馀憂,節用應寡辱。靜愛吟風蟬,遠慚食蘋鹿。誦子新詩篇,深荷相記錄。
江頭千樹紛紛,紙上不堪狼藉。翻思洞口風流,忽見半梢橫出。
翠葆林林夾畫墻,萬株寒玉鎖煙霜。閒來此地堪逃暑,滿榻清風伴上皇。
牙旗動處擁貔貅,直渡黃河塞草秋。百萬強兵陣前死,肯教衛霍獨封侯。
買山初費賣文錢,預卜新丘古澗前。舊日高人招隱地,此生逆旅待終年。煙霞寄傲深成癖,去住忘情澹入禪。白發光陰知幾許,紫泉丹壑且夤緣。
小齋無事足春眠,乘興尋芳偶著鞭。苔石漫供醒酒具,鷗波重結洗心緣。東園桃李迎風笑,別壑藤蘿帶雨懸。相伴浴沂慚負約,湖邊凝睇思悠然。
翩翩大鳥舞青蠅,吊我蕭魂笑此生。六十年愁罹率野,八千里路戴孤星。日神人面虎身黼,朔魄嬋心兔眼冥。襟抱一輪滄海月,迷茫即佛是燃燈。
榕樹陰陰集暮鴉,竹深人靜似仙家。芭蕉小苑垂雙實,茉莉南州壓萬花。
臨風讀信淚千行,孤女孤兒枉斷腸。玉骨香魂何處覓,黃泉碧落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