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道中
酒旗猶寫天臺紅,
小白花繁綠刺叢。
蜂蝶不來春意靜,
日斜桐角奏東風。
酒旗猶寫天臺紅,
小白花繁綠刺叢。
蜂蝶不來春意靜,
日斜桐角奏東風。
酒旗上依舊寫著‘天臺紅’的字樣,小白花在綠刺叢中開得正繁。沒有蜂蝶飛舞,春意顯得格外靜謐,夕陽西下,桐木號角吹奏著東風。
酒旗:古代懸掛于酒店外的招子,用于招徠顧客。
天臺紅:可能指天臺山產的紅酒,或酒名,此處指酒旗上書寫的酒品名稱。
綠刺叢:帶綠色尖刺的灌木叢,可能為薔薇、荊棘等植物。
桐角:用桐木制成的號角,古代常用于報時或傳遞信號。
日斜:太陽偏西,指傍晚時分。
此詩當為詩人春日行經南明道時所作。南明道或為某鄉村小路,詩中通過途中所見酒旗、野花、號角等細節,反映了當時平和的鄉野生活與詩人閑適的游賞狀態。
全詩以簡筆勾勒南明道中春日傍晚的寧靜景象,通過酒旗、小花、桐角等意象,展現鄉村恬淡氛圍,語言清新,意境閑適,是一首描繪自然與生活場景的小品佳作。
契闊艱虞地,匆匆喜一逢。俄驚門上莠,已化柙中龍。手板歸囊褚,腰章掩窆封。空馀故人淚,灑向九泉重。
蕭然一室如僧舍,秉燭焚香坐夜闌。卻笑酒酣氈帳暖,誰憐漏永鐵衣寒。安知天下無三杰,但愿軍中有一韓。世事關心成感慨,旋移書卷就鐙看。
得罪誰人送,來時不到家。白頭無侍子,多病向天涯。莽蒼凌江水,黃昏見塞花。如今賈誼賦,不漫說長沙。
涇渭當年辯未休,而今見羖可為牛。形神不散工醪力,青白若長待石浮。出屋即成街上鼠,關門且作睡鄉侯。空愁自是朝朝飯,今夢更看愁有不?
風雨其來,息我敝廬。簞瓢屢空,悠哉晏如。廬中之樂,殊彼蓬壺。清琴濁酒,聊以起予。
紅衣落盡暗香殘,相見時難別亦難。弱水蓬萊三萬里,碧桃何處更驂鸞。
有家皆傍水,無路不逢山。天凈云皆冱,原高氣自孱。樹低牛可仰,草盛彘多閒。魯朗林如海,乘桴不欲還。
悲簫忽犯曉樓鐘,樽酒應非昔餞同。家貴曾還金鉞寵,時清不見玉關功。佳城蔓草千年閉,后院繁弦一夕空。唯有平陽舊池館,依然芳樹倚東風。
山云底事夜來雨,藏卻奇峰不與看。政說雨中看更好,劃然捲起出晴巒。雪龍怒吼出山去,二十里云行上天。老去極知詩力退,只將日歷記山川。
清晨買飯鱸魚市,薄暮停舟杜宇村。更有浮家江海客,一生蓬底長兒孫。
今夕重陽秋意深。籬邊散、嫩菊開金。萬里霜天林葉墜,蕭索動離心。臂上茱萸新。似舊年、堪賞光陰。百盞香醑且酬身。牛山會難尋。
燕臺一別幾經秋,兄弟天涯尚黑頭。音信漫憑天外雁,行藏都付水中鷗。梁園才子如君幾,南國佳人不可求。二十四橋明月好,不知今夜共誰游。
玉貌臨風幾欲仙,掌中歌舞為誰憐。自知不灑門前葉,只待羊車日似年。
颯颯秋風海上來,桐陰夢覺瑣窗開。諸天靜寂孤鴻唳,盈幅清愁未剪裁。槐花落盡雨霏霏,拾取殘香夢已違。徙倚中庭忘所在,枯蟬影蛻一身歸。
十年聚少別常多,綠鬢重看總向皤。勝地有招還遠赴,高軒無事亦頻過。離觴又對鐘山月,驛棹遙生漢水波。詩社盡收佳句在,相思隨處一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