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五首 其二
我愛春兮,春王正月,春春先譜春詞。春江花月,春意柳先知。春夜春燈高掛,開春宴、春不多時。蕎無限,春盤春菜,春酒泛春卮。
春秋三十八,傷春病酒,春困春知。又漭光滿眼,花發春枝。春燕春鶯交語,春閨里、春日遲遲。游春約,春湖春嶼,春事總相宜。
我愛春兮,春王正月,春春先譜春詞。春江花月,春意柳先知。春夜春燈高掛,開春宴、春不多時。蕎無限,春盤春菜,春酒泛春卮。
春秋三十八,傷春病酒,春困春知。又漭光滿眼,花發春枝。春燕春鶯交語,春閨里、春日遲遲。游春約,春湖春嶼,春事總相宜。
我熱愛春天啊,春季的首月,先以滿紙‘春’字譜寫春的詞章。春江映著花月,春意先被柳枝感知。春夜春燈高掛,開宴迎春,春光卻不多時。薺菜生長無限,春盤中盛著春菜,春酒在春日的酒杯里泛起漣漪。如今三十八歲,因春而傷懷,為春而醉酒,春困的滋味春最知曉。又有遼闊春光滿眼,花枝綻放春意。春燕春鶯交相鳴語,深閨里,春日和緩悠長。春游的約定,春湖與春島,春日里的一切都那么相宜。
春王正月:指春季的首月,即農歷正月。王,通‘旺’,旺盛之意。
春盤:立春日所食的應節食品,盤中盛有春餅、生菜等,取迎新之意。
春卮(zhī):春日飲酒的杯子。卮,古代酒器。
春秋三十八:指年齡三十八歲。春秋,代指歲月。
漭(mǎng)光:廣闊明亮的春光。漭,水勢廣闊的樣子,此處形容春光浩渺。
春日遲遲:出自《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形容春日和緩悠長。
此詞當為作者三十八歲時春日所作。詞中‘春秋三十八’點明創作時的年齡,結合‘傷春病酒’‘春困春知’等句,推測作者或在春日觸景生情,既有對春光的熱愛,亦因年歲增長而興起對時光的敏感,通過‘春’字的反復詠嘆,抒發復雜的春日心緒。
全詞以‘春’字疊用為顯著特色,二十余處‘春’字貫穿始終,既勾勒出春日自然與生活的鮮活圖景,又傳遞出對春的深情與對時光的微妙感慨。語言通俗活潑,韻律回環,在傳統春景詞中獨樹一幟,展現了作者對春日的獨特體悟與藝術創造力。
擢秀芝蘭畹,來嬪詩禮庭。好羞貧更潔,壽發短猶青。秦號封方寵,蓬瀛駕不停。天風助哀怨,吹雨濕丹銘。
小溪溪上危橋橫,影落長虹波底明。風翻水漾勢夭矯,晚日回光秋雨晴。不見隮西成五彩,鳥鵲未來石填海。行人搖兀度云空,忽聽漁歌聲欸乃。
洞天三十六,奇絕擅金華。雪壁盤空上,冰壺抱月斜。玉桃千歲實,瑤草四時花。瓢笠吾當去,驅羊臥赤霞。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浮舟減石鱗。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才說歸期未是期。車輪生四角,又天涯。春風青鬢染成絲。長安道,誰榜北山移。人共鳥爭飛。樹頭紅日影,赫如旗。問君何事獨棲棲。江湖手,輸與白鷗知。
一笛吹云鶴夜歸,九天清露冷仙衣。琪花千樹風零落,應去人間作雪飛。
綠鬢將軍,是人道、天生韓霍。最奇處、虎頭燕頷,龍韜豹略。臥護懶通天子詔,長驅愛把匈奴縛。我皇家、許樣大乾坤,身難著。試問我,青原約。君合再,青油幕。這兵書一卷,怎生閑卻。萬里城邊須飲馬,八公山上多鳴鶴。待歸來、依舊執金吾,凌煙閣。
乃翁天性唯真率,縱酒狂歌老未休。不是生前渾欲醉,卻緣客里易為愁。百年心緒留黃卷,幾樹梅花共白頭。昨過比鄰司馬氏,阿戎譚論更風流。
九韶先幸舜,五嶺后通秦。
鶴頂朱圓,豐肌粟聚,寶葉揉藍初洗。親剪翠柯,遠贈筠籠,脈脈紅泉流齒。骨換丹砂,笑尚帶、儒酸風味。誰記。曾問譜西泠,綠陰青子。君家幾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纖手素盤,歷亂殷紅,浮沉半壺脂水。珍果同時,惟醉寫、來禽青李。爭似。為越女、吳姬染指。
老去腳猶輕,吟邊不杖行。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聲。歲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不辭遭泥飲,謹勿殺能鳴。
東去蓬瀛合有津,若為風雨動經旬。同來海岸登舟在,俱是塵寰欲渡人。弱水洪濤非世險,長年三老定誰真。青鸞眇眇無消息,悵望煙花又暮春。
顥氣自澄穆,碧波還蕩漾。應有凌風人,吹笛君山上。
神人揮鞭馬不驚,四蹄踣鐵無留行。至今石磴印遺跡,玉寒隱約云氣生。忠烈功成封越國,千古英靈猶不沒。嘶風幾度耀金戈,汗血當年稱駿骨。
赤驥畫桃花,長鳴逐暮笳。霜蹄穿大漠,電影涉流沙。伏櫪心期壯,登臺意氣遐。秋風閑十二,早晚向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