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凝生題十九首 其十六 為鶴洞
常聞華表人成鶴,
見說孤山鶴似人。
為鶴為人一間耳,
試從云水問分身。
常聞華表人成鶴,
見說孤山鶴似人。
為鶴為人一間耳,
試從云水問分身。
常常聽聞華表柱旁有人化為仙鶴的傳說,又聽說孤山的仙鶴有似人的靈性。人與鶴的界限不過一線之隔,不妨向云天水色間探尋這分身的奧秘。
華表人成鶴:用丁令威化鶴典故,據《搜神后記》載,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千年后化鶴歸鄉,停于華表之上。
孤山鶴似人:孤山指杭州孤山,宋代隱士林逋隱居于此,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其鶴通靈性,故云‘鶴似人’。
一間耳:間,間隔、差別;一間,指極微小的差別。
分身:指人鶴之間相互轉化或一體兩面的存在狀態。
此詩為《為何凝生題十九首》其十六,具體創作時間未詳。推測或作于作者游歷山水、與友人題詠之際,借‘鶴洞’之題,以人鶴互化的典故為引,抒發對生命形態與物我關系的思考。
全詩以‘人鶴’為核心,通過典故與設問,探討仙凡界限的模糊性,語言凝練而富有哲思,展現了詩人對生命本質的獨特觀照,是一首兼具文學性與思辨性的題詠之作。
去始豐城劍,還終大仰禪??v橫幾詩句,摹寫百山川。竹使承流日,蓬山促召年。儂行亦何為,白首使如遷。
羊踏胸中昨夜蔬,不應捫腹怪如壺。婦家得餔猶須忍,莫索檳榔笑爾臞。
往事分明夢里真,路歧辛苦為誰頻。雨聲徹夜將辭曉,花意逢秋不及春。白發漸生今日恨,青山無復舊時人。西風莫更還多事,愛送悲歌易水濱。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著西風月下砧。舊日醉吟渾不管,如今節物總關心。
蜂狂蝶亂一年年,強把幽懷盡日憐。柳巷泉聲朝雨后,竹溪花影午風前。懶多倦赴牛心敵,拙甚虛搖麈尾玄。努力春光好乘興,莫憑閑事話桑田。
故國還春色,逋人此倦游。閉簾門內影,兼輛客中愁。鼙鼓連三月,車書隔九秋。奮飛如可達,兒稚謾相留。三辰開玉歷,八桂寄行宮。剝復關元造,謳吟自遠空。群騎參畢月,諸將馬牛風。長嘆佻佻子,披霜遍二東。中原馀白骨,嶺嶠亦黃沙。短袷從新制,飛甍散舊家。檿絲鳴鏑疾,駿足注坡斜。瀕海風濤地,樓船莫浪誇。奮零應有漸,涕息已多時。豈謂桑柔造,居然麥秀悲。置身憐晚暮,僦舍愧棲遲。會策青藜杖,猖狂恣所之。夙昔游南國,趨程半歲強。山連廬阜峻,江入海門長。古殿翔鹓鷺,良家控骕骦。何時重擊楫,佇立鬢毛蒼。載驅曾傍塞,逐伴卻來歸。博道成金注,高山負玉徽。雙江援旅絕,五嶺戍兵稀。為問誰專閫,經年未解圍。海氣潤三山,彤云縹緲間。豈應無勁卒,誰與固重關。魚服困何急,龍髯去不還。侍臣恩遇重,回首若為顏。湛湛蒼梧水,朝宗去復回。輶軒親被命,影國為誰來。使旨東西迕,高牙取次開。深慚魯連策,空復子山哀。銅駝隨魏闕,鐵馬驀韓亭。堠火連城絕,陰燐夾道青。中臺仍晉緯,南斗雜商星。行遁君休笑,時危在遠坰。正憶投荒遠,應憐側目繁。何人為李地,無路覓桃源。息影防謀面,孤蹤怯傍村。羈棲吾已慣,遮莫老空門。馬蹄春趁早,云腳曉鬟低。恩詔來黃屋,中途拜紫泥。園陵吳會北,行在桂林西。何事鹓班遠,前村困鼓鼙。短褐沖寒隴,徒行涉澗泉。浮名爭屬目,貧病任流傳。遍野驚群盜,滄江當并邊。鄉關曾未靖,況也勒燕然。飄寄曾無地,崎嶇暫抵家。短垣憑僦舍,瓶粟擬量沙。懶謝揚雄草,愁荒邵伯瓜。春風深閉戶,開落任江花。轉徙知吾拙,平陂信有天。卻憐蓬矢奮,差少羽書傳。攬翠依金閣,烹云近玉泉。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廬邊。物產川原盡,生涯寇盜間。無愁應岸柳,不改是春山。古戍饑烏集,江村乳燕還。未須愁遠道,多恐淚痕斑。固窮甘薄宦,久客悵離群??諒鸵滥瞎?,誰當問子云。練裳憐旭日,萍藻隔春分。流俗從姍笑,佯狂總未聞。迂愚逢世難,寂寞對春光。馬首初停策,鶯聲不度墻。避人疑畫地,念亂戒垂堂。何計乘桴去,悠然一水長。漫道馳驅苦,翻疑覽勝歸。雨窗寒對瀑,海日夜生輝。地迥臨蛟穴,峰高礙鳥飛。頗聞驍果在,誰為暢皇威。南武城猶昨,西歸路未難。誰能將桂管,一為度桑乾。赤羽摩云近,樓船耀日寒。但令懷報主,端合早登壇。薇柔聊可采,荼苦復誰知。有淚傾遺老,無金結健兒。佗封元禹甸,劉苑舊湯池。聞道新花發,殷紅戀故枝。
高樹帶秋色,扁舟移晚涼。蘭橈經過處,細細白蘋香。往時波上人,今為林下花。相對默不語,清心玉無瑕。疏篁倚長松,煙梢拂空碧。下想有佳處,俯視空嘆息。崇臺出林表,前對萬仞峰。坐久群籟息,遼天起松風。
小萼裁成絳臘勻。
縉云山下嘉陵路。記三度、駘蕩春風來去。吹皺萬花紅,灑綠千溪樹。天外九峰開錦障,更羅列、斜陽堆處。仙府。聽琳宮梵唄,頓寒吟緒。何故。便爾蕭疏,問人生百歲,狂歡幾許。昨日正芳菲,轉眼愁風雨。多少江山甌脫地,待秀句、擔當彌補。無佇。倘一時興會,流傳千古。
連朝苦雨送春行。峭寒侵畫屏。秋千廊外作長亭。落花飛滿庭。鶯不語,蝶含情。留春春可聽。杜鵑薄幸費叮嚀。知它是怎生。
樹冷催蟬咽,荷疏表影長。深秋殘暑氣,微爽待高陽。戶外遠塵跡,園中多蕙香。溶溶新雨霽,吟乏愧成章。
上元才過去尋春,紅白山花粲粲新。似喜使君初病起,隔欄相向笑迎人。天氣和柔酒更醇,緩歌花底正青春??窕ㄓ幸鈶z醉客,撩亂飛紅滿一身。無奈閒情著物歡,更愁花草便闌珊。夭紅嫩翠宜燈燭,放散笙歌靜里看。
十載蕪城共一尊,何期重與故人論。且因浮玉還江上,莫學求珠向海門。宅畔菩提居士塔,橋前丁卯太師園。看君眉宇青云色,短劍摧藏更報恩。
問訊高真此住家,伊蒲未辦且煎茶。故應一笑來迎我,五百瓶中總是花。
春浦風生柳岸斜,好山何處著人家。白云遮斷橋西路,不許漁郎問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