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三首 其一
刺頭底事向膠盆,
沉湎應從通率論。
人世百年都是夢,
醉鄉四達總無門。
顛狂自索形骸外,
酣適寧知禮法存。
日飲亡何真得計,
袁絲由此脫全渾。
刺頭底事向膠盆,
沉湎應從通率論。
人世百年都是夢,
醉鄉四達總無門。
顛狂自索形骸外,
酣適寧知禮法存。
日飲亡何真得計,
袁絲由此脫全渾。
為何固執地陷入困境?沉迷其中或許應從通達率真來理解。人生百年不過一場夢,醉鄉雖四通八達卻無門可入。狂放不羈自在于形骸之外,飲酒暢快時哪管禮法存否。每日飲酒無所事事才是真計策,袁絲因此擺脫了混沌狀態。
刺頭:形容固執、倔強的樣子。
膠盆:比喻困境或束縛,膠有黏著之意,盆代指局限的環境。
通率:通達率真,指不拘小節、自然率性的態度。
醉鄉:指飲酒后迷醉的境界,常喻超脫世俗的狀態。
形骸外:超越身體的束縛,指精神自由。
酣適:飲酒暢快舒適的狀態。
禮法:禮儀法度,代指世俗規范。
日飲亡何:典出《漢書》,指每日飲酒,無所事事。
袁絲:即袁盎,字絲,西漢大臣,以直諫著稱,此處借指超脫世俗之人。
脫全渾:擺脫混沌、蒙昧的狀態。
此詩應為作者借酒抒懷之作。結合‘日飲亡何’‘禮法存’等句,推測創作于作者對世俗規范有所不滿、尋求精神解脫之際。可能為宋代文人作品,反映了當時部分士人通過飲酒、狂放對抗禮教束縛的心態。
全詩以‘醉’為核心,通過對狂放狀態的描寫,表達了對人生虛幻的感慨與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借歷史典故增強深度,語言直白而情感濃烈,是一首典型的抒懷之作。
不聽迎潮報曉聲,徒聞古寺號雞鳴。崇臺觀象星辰近,高閣憑虛沆瀣清。雨過后湖浮翠黛,煙銷雙闕映蔥菁。欲尋帝子翻經處,書帶萋萋草自生。
枕上春夢驚,遠寺疏鐘歇。起坐默無言,青燈半明滅。緩步出門行,西樓掛殘月。
北岸飛花,南灘墜葉,溶溶都逐平波去。清溪無路近天臺,迎歸送往才知誤。滋味而今,思量昨夜,相逢太早春終負。幾回商略到分攜,意中流水眸中住。花墜還飄,人歸豈易。蘭襟未展同心意。雙眉賺得為君顰,歸猶有路飄無地。向日歡愉,而今滋味。尋思欲付西流水。瀠洄依舊到心頭,書成難值雙魚寄。柳徑煙濃,杏墻春爛。紅顰綠笑憑誰辦。那應容易便飄零,算來不是東風懶。獨折繁枝,閒憑綺檻。淺情人易辜深盞。也知沈醉為清歌,如何淚滿看花眼。天末霞飛,吟邊酒冷。花開道是歸期定。誰憐日暮又東風,新春便有殘春病。夢阻三河,云橫五嶺。西窗雨共啼珠迸。夜闌私語已無人,此情還怕孤衾省。
東方有佳人,靚妝不逾國。蹇修孰知名,矩步依內則。行思飛蝶幸,坐受細蟲惑。豈如臨江花,落水送春色。
容易秋風兩鬢絲,人生本是百年期。三分歲月今過二,更喜韶華愛日遲。
耳邊方厭一瓢聲,心外寧貪萬乘榮。可羨后來嘉遁客,謾欺林壑盜虛名。
衡陽岳麓仍方廣,到處朱張有院祠。豈為游蹤當日重,祇緣經訓后人師。長沙不為長江改,圣學偏憂末學岐。義利分明真實踐,卻誰虛見議當時。
停舟沽酒酹王君,忍見寒蕪遍旅墳。岐路可無人世別,星霜便有死生分。青驄騰踏名猶在,白鶴旋歸語竟聞。俯仰幾回增感慨,朔風吹斷海西云。
勇退曾無屋數椽,掛冠神武便飄然。陶潛去家一百里,張翰收名四十年。平世深知還有幾,少時健決已無前。侏儒飽食堪羞死,莫浪狂言為著鞭。西風江上荻花秋,鲙玉頻年念昔游。世事真成一可慟,身名那問二宜休。公卿禮餞何為者,僮仆歡迎有此不。鬢影毿毿紛翠葆,晚來鐘漏亦懷羞。
藝麻本欲疏,本疏乃繁殖。小人務多種,偪側傷天瘠。離離葉間花,畟畟雨中實。秋陽勢方烈,日夜蕃所息。寡欲而務滋,吾將食其力。
我昔夢五老,翱翔綠云中。濯足銀漢水,上與天門通。仙人坐中峰,手持玉芙蓉。邀我吹鸞笙,相期入空濛。清猿夜啼月,夢回迥寥絕。遙遙紫霞想,忽若千年別。昔向夢中見,今從堂上看。林巒如夙契,煙翠生高寒。天風颯然來,頗覺衣裳單。恍如陶弘景,置我長松間。此境何時游,我夢難再續。悵望九疊屏,白云滿空谷。
漫步湖濱問野茶,瑤箏招入女兒家。持杯小啜塵氛凈,鼓浪輕敲韻致加。既自江川得鷗侶,何須天海泛星槎。伊人莫撫陽關調,流水高山惜月華。
辭我故里,來游帝鄉。誰云周道,險踰羊腸。車馬如云,意氣揚揚。昔為奴?,今狎侯王。伯兄乘軒,仲父鳴珰。唱騶馳道,徵歌教坊。千金買劍,百寶為裝。風雷一擊,日星回光。朝探俠窟,暮宿名娼。酣呼六博,縱賭千場。傾財結客,隱罪匿亡。名齊郭解,人比孟嘗。
吏案堆塵番故紙,茶甌浮雪動吟魂。長官政擁黃紬被,臥聽排衙晝掩門。
一望吳淞氣象開,瀟瀟風雨自東來。蕪城日落江頭路,古戍秋高海上臺。設險殊違柔遠術,撤防乃見御邊才。英雄千古難淘恨,對此同傾濁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