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地官大夫受庵周君謙之遷任云南詩
五馬乘指南,萬里何阻脩?
溯沿到岷峨,無乃一源流,
因之望滇溟,山川郁相糾。
地遠俗維邇,道同政易謀。
先王重柔遠,行矣壯才猷。
五馬乘指南,萬里何阻脩?
溯沿到岷峨,無乃一源流,
因之望滇溟,山川郁相糾。
地遠俗維邇,道同政易謀。
先王重柔遠,行矣壯才猷。
你乘五馬之車南行赴任,萬里之遙又怎會覺得艱難?順流逆流到岷山峨眉山,難道不是同出一源?因此望向云南之地,山川重疊相互盤結(jié)。地方雖遠但風(fēng)俗相近,理念相同施政便容易謀劃。先王重視安撫邊遠之民,去吧,定能施展宏大的才略。
五馬:漢時太守出行乘五馬,后代指地方官員車駕,此指周君赴任的車駕。
阻脩:險阻遙遠,脩同'修',長。
岷峨:岷山與峨眉山,代指四川地區(qū)。
滇溟:云南的別稱,'溟'本指海,此處形容地域廣闊。
柔遠:安撫邊遠地區(qū)民眾,典出《尚書·舜典》'柔遠能邇'。
才猷(yóu):才能與謀略。
此詩為送別地官大夫周君(號受庵,名謙之)調(diào)任云南而作。明代云南為邊疆要地,需官員安撫治理。詩人與周君交好,通過詩中'先王重柔遠'等句,既呼應(yīng)當時朝廷對邊疆的重視,也體現(xiàn)對友人才能的認可。
全詩以送別為主題,強調(diào)地域雖遠但文化相通,鼓勵友人以'道同'之策施政,繼承先王'柔遠'傳統(tǒng),展現(xiàn)對友人赴任的支持與對其才略的信心,是明代官場送別詩中兼具實用與文學(xué)性的作品。
棕櫚別殿擁仙曹,寶蓋沈沈御坐高。丹鳳銜珠裝騕?,玉龍蟠甕注葡萄。百年典禮威儀盛,一代衣冠意氣豪。中使傳宣捲珠箔,日華偏照郁金袍。
冰雪肌膚染絳云,歲寒林下對吟身。先天氣至渾如醉,初日光融轉(zhuǎn)更新。白發(fā)無能酬造化,金丹有道駐長春。少年莫笑詩成處,傾倒相歡忘主賓。
兵民分治亂王章,部卒森森小帝王。泉府自行新幣帛,錦叢私?jīng)Q野鴛鴦。澤蕉人命同兒戲,瓦裂民生及女墻。在昔罔聞今罕有,可憐金玉尚盈箱。
蘭橈舉,水文開,競攜藤籠采蓮來。回塘深處遙相見,邀同宴,淥酒一卮紅上面。
古寺何年辟,皇華亦偶來。疏風(fēng)禪榻靜,寒夜竹窗開。擾擾浮生世,悠悠浩劫灰。中宵眠不穩(wěn),羈思轉(zhuǎn)難裁。
力衰歲晚在當前,花到殘時最可憐。自溯生平耕舌苦,維君結(jié)契憶前年。
萬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見猶堪喜。山陰乘興不須回,毗耶問疾難為對。不藥身輕,高談心會。匆匆我又成歸計。它時江海肯相尋,綠蓑青蒻看清貴。
騷人浪說麻源谷,本在風(fēng)流刺史家。直與瑤林共高徹,可須梅影斗橫斜。芳尊莫待紅妝賞,幽艷長令烈士嗟。憑仗邊鸞折枝手,應(yīng)宜展障玉鴉叉。
銅柱威名播粵都,樓船勛業(yè)遍江湖。行邊首定周王策,出塞新分漢使符。倚劍蒼龍鳴涿鹿,揚鞭白馬照飛狐。從知幕下多詞客,彩筆班生定有無。
地僻小園靜,群木陰交浮。蟬聲忽入耳,物意颯驚秋。嘒嘒促徂暑,西風(fēng)動蕭颼。滿林青青葉,漸有搖落愁。
卿云弄彩日重暉,一色金沙接翠微。野韭露肥黃鼠出,地椒風(fēng)軟白翎飛。水精殿上開珠扇,云母屏中見袞衣。走馬何人偏醉甚,錦鞲賜得海青歸。
春曉紅生島嶼云,此中盡著兩閒身。不愁花笑發(fā)須白,漫詫人間句法新。曲水徘徊天上日,深杯斟酌自家春。繁英未落須頻到,翠實金盤尚及賓。
百歲光陰一轉(zhuǎn)蓬,晚年不與少年同。事因錯處人方省,詩到窮時句始工。獻賦未逢楊得意,憐才難遇杜司空。有時追憶升平事,猶道繁華是夢中。
就木陳人作鬼祈,貪狼虐狽想非非。蓬萊遠售神仙藥,遼海私分日月旗。高祖不興狐語誕,蜀王慚死鱉靈歸。盲傖話柄傳千古,競指金星是紫微。
一瓢有道泰山重,五鼎不義鴻毛輕。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