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嶺發舟
西風涼露下輕舟,
沙水蒼茫兩岸秋。
天北天南頻極目,
白云紅日近高樓。
西風涼露下輕舟,
沙水蒼茫兩岸秋。
天北天南頻極目,
白云紅日近高樓。
西風輕拂,清涼的露水灑落在輕舟上;沙岸與江水一片蒼茫,兩岸已染上秋意。頻頻極目遠眺天北天南的方向,只見白云與紅日仿佛靠近高樓。
西風:秋風,秋季的風。
涼露:清涼的露水,點明秋季的氣候特征。
蒼茫:廣闊無邊、模糊不清的樣子,形容沙水交融的遼闊景象。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指視野向遠處延伸。
近:接近、靠近,此處形容白云紅日與高樓在視覺上的貼近。
此詩或為詩人秋季乘舟行于江途時所作。秋季多蕭瑟,但詩中未顯悲秋之意,反而以“輕舟”“白云紅日”傳遞出旅途的輕快,可能創作于詩人心境平和、旅途順暢之時。
全詩以行舟為線索,描繪秋江兩岸的蒼茫景色與遠眺所見,通過簡練的白描手法展現秋日行舟的獨特視角,語言通俗而意境開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與輕松心境。
本是飄然不系船,邇來清興為梅牽。小春枝上含珠顆,蠟屐還須破晚煙。
蒼崖斷處怒濤飛,濁影騰空霧氣微。天造奇觀疑是幻,身臨險境竟忘歸。一番風雨成秋色,萬古雷霆共夕暉。滾滾驚湍奔眼底,亂濺黃漬上征衣。
白頭歲月贊嬴踦,悔盡生平羽獵詞。生晚有天皆可問,處卑無地竟何悲。周郎年少虛優世,姚合老人能詠詩。餞盡流光足珍惜,庭階花影日南移。
領部驅馳萬里程,甘霖四郡蔚歌聲。淚濃攀柏迂民瘼,家寄他鄉對楚城。清獻道存琴韻重,信陵恩闊俸錢輕。東林正倚高枝庇,珠海寒潮惜月明。
獵獵秋風捲節旄,雄聲先已駕江濤。人當蠻落空談虎,天洗蛟門有斷鰲。君子六千金氣肅,羽林十二壁星高。賜旅釐鹵珍朝典,輕笑儒生睨寶刀。
湖上山光一筍青,佛宮高下裹巖扃。煙收水曲開塵匣,春送人家入畫屏。竹氣更清初霽雨,梅英猶細欲殘星。吳船越棹知何處,柳拂長堤月滿汀。
五百年光去國賒。散雪荒遐。飄夢紛華。可知明月落誰家。同是天涯。莫是天涯。著個山齋護碧紗。靈石棲霞。淡墨棲鴉。小窗依約一枝斜。嶺上梅花。心上梅花。
舵樓沉夕照,戍鼓戒黃昏。幾處猶燈火,誰家未閉門。暈凝平野霧,紅落一江痕。朗誦宣城句,終宵耿夢魂。
晚風不動稻苗平,葉葉頭邊沆瀣明。井養不窮功用在,誰將易象細推評。飛明一點上苗端,難作尋常露雨看。碧眼道人參解得,黃河夜半溯昆崙。
危亭開宴逼秋穹,五馬同游一馬驄。岐路即看千里近,勸酬真覺四愁空。楚山北向青如簇,肄水南來曲似虹。笑指九成臺上鳳,來儀應在碧梧中。
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將舊樣說陰晴。等閒放出中秋月,并與春燈一夜明。
習懶投閑性自便,山門才到便欣然。僧家卷軸書題遍,似與僧家再結緣。
夢魂長繞太湖邊,折柳官亭又一年。家世西來峰縹緲,客心東去水潺湲。林間詩社誰為長,吳下鄉音我亦便。撩亂煙花過寒食,東風胥口喚行船。
請纓猶未斬樓蘭,始信從軍行路難。驕子秋高肥馬肅,征人霜重鐵衣寒。夢魂報國三更憤,懷抱思鄉午漏殘。遙憶鰲洲煙月處,幾時歸弄釣魚竿。
德行純備,貞金粹玉。風節峻厲,霜松雪竹。先憂后樂,思濟斯民。一代賢相,前后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