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兒令 兩大人之黔中,鼎以試事留湘,賦感
膝前長跪魂如醉,感上心頭。悲上心頭。淚到湘天日夜流。
照人一樣關山月,親在黔州。兒在潭州。祝汝團圞萬古秋。
萊衣要待明年舞,椿定長生。萱定長生。預向離筵壽一觥。
大江西上孤帆遠,小弟隨行。小妹隨行。膝下承歡待汝兄。
膝前長跪魂如醉,感上心頭。悲上心頭。淚到湘天日夜流。
照人一樣關山月,親在黔州。兒在潭州。祝汝團圞萬古秋。
萊衣要待明年舞,椿定長生。萱定長生。預向離筵壽一觥。
大江西上孤帆遠,小弟隨行。小妹隨行。膝下承歡待汝兄。
在父母膝前長跪,魂魄仿佛沉醉,感慨涌上心頭,悲傷涌上心頭。淚水在湘地的天空下日夜流淌。照著人的是同一輪關山明月,父母在黔州,孩兒在潭州。祝愿你們永遠團聚,萬古皆秋。彩衣娛親要等到明年再舞,父親必定長生,母親必定長生。提前在離別的宴席上為你們祝壽一杯。大江西上,孤帆漸遠,小弟隨行,小妹隨行。在父母膝下承歡的事就等待你們的兄長吧。
兩大人:指父母。
黔中:今貴州一帶。
試事:考試事務。
潭州:今湖南長沙。
團圞(luán):團聚,圓滿。
萊衣:用老萊子七十著彩衣娛親的典故,代指孝養父母。
椿:椿庭,代指父親。
萱:萱堂,代指母親。
離筵:離別的宴席。
觥(gōng):古代酒器。
膝下承歡:在父母身邊侍奉盡孝。
此詞為作者因考試事務滯留湖南(湘),而父母(兩大人)將前往黔中時所作。通過描寫離別場景,抒發未能隨侍父母的悵惘及對父母安康團聚的祈愿,反映清代士人因科舉等事務與家人分離的現實。
全詞以離別為核心,從長跪垂淚的傷別,到對月祝團圓的祈愿,再到預賀長壽、叮囑弟妹,層層遞進展現拳拳孝心。情感真摯,細節生動,是一首典型的思親懷別之作。
黃檗不是臨濟,爭打六十拄杖。較之七佛已前,都無許多勞攘。即是吾真種草,何須特地寫像。
春日傳臚燕禮闈,秋風將命出金閨。西江文獻歸甄錄,南國山川屬品題。五老峰前回綵鹢,雙龍闕下聽朝雞。臨軒若問觀風事,圣化于今變魯齊。
離離鴻雁行,漠漠鱸莼秋。誰獨無此情,何以寫我憂。
向夕人煙近,肩輿歷翠微。驛花明去節,山霧上征衣。果熟收梨棗,蔬香煮蕨薇。開樽對佳客,且喜吏人稀。
歸程不可問,泛泛度河津。芳草天邊路,游魂夢里人。還驚鄉土異,偏覺客懷新。況復秋風別,空江滿白蘋。
窗晴雨淋瀝,花空春寂寞。夢回人不見,愁重酒消索。
梨花春掩,小庭幽、怎地春光難售。飛雪漫隨風蕩漾,還似冬殘時候。杏臉嬌含,柳眉愁蹙,妝點溪山瘦。瑤臺月下,盡教獨自消受。追憶放鶴亭邊,灞橋驢上,風景依然舊。碎玉聲聲寒欲訴,是處珠懸檐溜。小閣焚香,茶煙一縷,圖史娛清晝。立來久矣,窗前忽訝君叩。
燈火礬樓,已早上、重門管鑰。趁此際、六街如水,一鞭先著。馬滑霜濃歸路遠,雞鳴月落征裘薄。比昔日、磨盾作軍書,情何若。千睥睨,夷門郭。幾屈曲,金梁腳。一任我、紅衫烏帽,據鞍踴躍。鵜刀橫隨從隊,蝦蟆更緊嚴城柝。庶萬戶、安枕駐華胥,春臺樂。
古肥今瘦。三真六草多仙授。銀鉤躉尾人爭購。一幅鵝溪,為寫蘭亭就。筆虎如今誰怒手。天門龍跳爭馳驟。墨濤翻處蛟螭斗。更乞驚鸞,字字教如斗。
名行顯患滋。位高勢重禍基。美色伐性不疑。厚味臘毒難治。如何貪人不思。
孤舟煙月老寒江,滿眼瓶罌見玉缸。同上歌樓不同醉,共誰調笑臥蓬窗。
我生兀兀且自保,但到酒邊皆淚痕。未必危言關大計,可無元氣在高門。清時送日吾猶待,大地懸河雨亂翻。十丈荷花千畝水,寧能相對與忘言。
一河盤注兩堤間,十里應多北曲灣。南艦經年載鹽去,北船盡日送軍還。
嘗覘金匱書,遺逸窮冥搜。肯令太史氏,挽作周南留。
老去難勝酒,閒來獨倚樓。使君題玉版,仙茗自金州。春泛玉泉色,香分漢水頭。枯腸從此潤,短詠若為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