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杏垣山水畫冊 其四
不聞欸乃聲
但見山水綠
煙雨晝濛濛
人在青溪曲
不聞欸乃聲
但見山水綠
煙雨晝濛濛
人在青溪曲
聽不到搖櫓的欸乃聲,只看到山水一片翠綠。白日里煙雨朦朧,人在青青溪流的彎曲處。
欸乃(ǎi nǎi):擬聲詞,指搖櫓或劃船時發出的聲音,常見于古詩中,如柳宗元《漁翁》有“欸乃一聲山水綠”。
青溪曲:青溪的彎曲處。“曲”在此指河流彎曲的地方。
煙雨:像煙霧一樣的細雨。
晝濛濛:白天霧氣、細雨朦朧的樣子。
此詩為題畫詩,當為作者為蔡杏垣山水畫冊第四幅所作。畫面或描繪江南煙雨山水,詩人觀畫后以詩題之,通過詩境再現畫境,表達對畫作意境的共鳴。
全詩以簡練筆觸描繪煙雨山水圖景,意境朦朧清幽,語言清新自然,是題畫詩中情景交融的小品佳作,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
樵隱安于山,農隱樂耕畔。由來事不同,各以性所玩。
倚扉憩南岡,負杖行春岸。時澤冒原隰,遠水增波瀾。
方塘菰蒲映,回渚鳧鶩亂。插柳期息陰,列竹冀成竿。
緣坡引行條,依墉植頹干。筑堤屏棼穢,激流代攜灌。
疏慵外經濟,卑賤鮮憂患。諒懷原生恥,庶悟孔父嘆。
汲古綴遺言,欣焉秉柔翰。
趁時衫履,正新妝初罷。一顆珠球右襟掛。羨嬌藏金屋,醉敞瓊筵,最好是、客去酒闌燈灺。
料香溫枕畔,玉軟衾窩,愛煞腰肢細堪把。花筆屬君家,快倩丹青,寫鬢影春風圖畫。從此后、應長伴才人,坐翠竹欄邊,碧桃窗下。
曲塵輕抱蕊,
宮纈巧妝叢。
青女由來妒,
憑君淺作紅。
勞勞五里亭,禪關亦在茲。往來冠蓋人,駐馬暫經時。
輪蹄紛雜遝,供張錯路岐。塵勞遍大地,佛力津梁疲。
我來登法堂,拈花一問之。苦海幾由旬,塵海亦如斯。眷茲塵界人,彼岸到何期。
蟲有蠹書魚,白膩鉛粉如。
岐尾細而長,所嗜惟食書。
我老書久廢,兒曹復相疏。
經年不啟櫝,宜爾穴以居。
蝕紙兼齧字,古篆成紆馀。
腹中有經傳,顧我何空虛。
天遣奇花擇地生
為憐體素更輕盈
一天秋色風光好
十頃寒香露氣清
不特爐熏資剩馥
最宜寶髻綴繁英
憑誰移向瓊林去
乞與江梅作弟兄
男兒生不養親死不送,縱獲功名復何用。豈容漫信青囊書,輕以遺骸供簸弄。
吁嗟父母入黃泉,艱難倉促資遺赗。邇來奄忽四十年,冬青陰結寒云凍。
春秋歲時惟二祭,子弟相隨聊伯仲。為言茲山本吉兆,點穴地師未切中。
若能移武上高麓,馬鬣適當龍腦縫。會當榮名掇科第,經濟宏才作梁棟。
紛紛各欲主議遷,我坐無言實深痛。猶憶少時侍京邸,先子養親寄清俸。
濟人利物日不足,自給簞瓢竟屢空。一朝風燭無寸瓦,黔婁惟有窮途慟。
北方既無中古棺,敦匠未能嫻斫硥。歸來殯葬俱草草,夙夜疚心惟自訟。
如今啟塘復何有,勢將歸骨醯雞甕。志事未能謀繼述,何忍遷移掘枯葑。
茍欲亢宗先亢身,若期邁俗惟邁種。仁厚深積游德麟,文章成就翔威鳳。
居恒每厭堪輿術,拘忌陰陽總虛哄。祖龍反不盡燒卻,坐使舉世非幾貢。
何當大破形家言,庶幾一醒癡人夢。
殘燈照影倚躊躇,
瀟颯聲中淚點俱。
衾枕夜寒身獨在,
池塘春草夢全無。
風凄敗葉悲荊瘁,
水漲平沙怯雁孤。
忽憶彭城對床事,
不勝清苦一長吁。
秋蟾光滿云中塞,人下玉鞍來。
將軍嬌女,秦箏趙瑟,清響含哀。
歡娛一夢,朝云易化,秋雨頻催。
無因相逐,蘭魂蕙魄,同向泉臺。
虛窗寂寂夜三更,燈斂殘光避月明。老懶只貪春睡美,愧聞童子誦經聲。
心地安平曉夢長,忽聞魚鼓動修廊。披衣起坐清羸甚,想像云堂缹粥香。
花間撩亂作團飛
草際悠揚獨自歸
惱殺吳姬描不就
忽隨扇影上春衣
者個是百尺竿頭,進一步則有象,退一步則無蹤。
進退全機變,從衡振祖風。
都在南山掌握中。
曾是花王近侍花,
相從躑躅犯風沙。
故山紅遍無歸夢,
來往豐臺輒駐車。
底事春來日日陰,強移棲息就花深。
行經薄霰穿香徑,望隔寒云帶碧岑。
水面仙裾來似夢,城頭羌笛杳無音。
自今幽興林亭熟,再過肩輿不用尋。
睡鄉尋入溫柔好,卿心我心同印。恍對嬌姿,疑留艷影,帳透紗紅燈襯。腸回寸寸。怕一縷殘魂,被風吹盡。幻也真耶,俏龐猶憶酒渦俊。
飛來生恐不到,乍離還乍合,難寫神韻。醉去云攜,驚回雨握,似帶三分香潤。游仙枕穩。數十二巫峰,列如尖筍。小杜揚州,料他眉蹙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