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之見和復用韻二首 其二
小雨冥冥暗市樓
無聊一日似三秋
窮愁顧我堆千斛
健筆期君回萬牛
語怪未應書咄咄
身閒底用賦休休
曉來春到西窗外
喚夢一聲黃栗留
小雨冥冥暗市樓
無聊一日似三秋
窮愁顧我堆千斛
健筆期君回萬牛
語怪未應書咄咄
身閒底用賦休休
曉來春到西窗外
喚夢一聲黃栗留
細雨迷蒙,市樓在陰暗中顯得更加昏暗,百無聊賴的一日仿佛熬過了三年。窮困與愁緒在我心頭堆積如千斛重物,期待您以剛健文筆挽回萬鈞之力。談論奇事不必只寫‘咄咄’表達驚嘆,身閑自在何須刻意作《休休》賦自適。清晨,春光已悄悄來到西窗之外,一聲黃栗留的鳴啼將我從夢中喚醒。
冥冥:形容細雨迷蒙、天色昏暗的樣子。
三秋:《詩經·王風·采葛》有‘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此處用典,極言時間漫長難熬。
千斛(hú):斛為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千斛形容極多,此處指愁緒之重。
萬牛:形容力量極大,如萬牛拉拽般難以撼動,此處指期待友人文筆能扭轉困局。
咄咄:擬聲詞,表驚嘆、感慨,如‘咄咄怪事’,此處指對怪異之事的反應。
休休:化用唐代司空圖《休休亭記》,表達退隱自適的心境。
黃栗留:鳥名,即黃鸝,別名黃鶯,叫聲清脆,常作為春景的象征。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王有之唱和之作。結合詩意推測,創作時作者或處于生活困頓、心緒低迷之際,通過和韻形式與友人交流,既傾訴自身愁緒,又寄望友人以文相勉,末句春景的出現或暗含對生活轉機的期待。
全詩圍繞‘無聊’‘窮愁’展開,先寫度日如年的煩悶與對友人的期許,后以春至鳥鳴轉寫生機,情感起伏自然。語言平實而不失靈動,用典貼切,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對細微美好的捕捉與積極心境的流露。
蒙氣變蕭晨,秋坰森萬象。舍策理扁舟,容與淳瀁。
肅殺順金侯,佃魚快心賞。鳣鮪連茲烏,次第麗予網。
初焉亂蘋藻,歘吸凌菰蔣。犗餌何足投,蛟龍群震蕩。
竭澤義所妨,忘筌理寧爽。凝陰盛亭午,寒雨灑莽蒼。
生煙覆縠波,中流戛蘭槳。涵虛納澄照,抱寂應空響。
卓彼赤水游,眷焉懷象罔。
蕭條門巷悵烏衣,太息繁華過眼非。
掠水清溪桃葉艷,銜泥曲徑杏花稀。
穿林每撲殘英落,繞檻還迎弱絮飛。
終是傍人門戶事,天涯怊悵意多違。
芙蓉堂下花如錦,記得當年此泊舟。
今日重來皆蔓草,水紅無數強排秋。
吳起初辭魏,
張儀乍入秦。
西河蒙惠久,
南楚受欺頻。
一門三孝紹箕裘,
黃氏家風弈世昌。
南北墳高存茂墅,
豐碑鼎峙永流芳。
紙帳繩床,蝶夢懵懂,青鳥漫催。算年華七八,明朝便換,嘉平三七,芳信先回。
處處春幡,家家春酒,花勝人人簪上釵。東皇駕,怎有遲有早,兩日分開。
徘徊消息疑猜。且讓爾、梅花先占魁。想驚蛇赴壑,光陰易逝,聞雞起舞,壯志都灰。
彩燕遲懸,銀虬先報,今日條風分外佳。晨光好,又何須半夜,偷送春來。
留將百粵千年興,償卻三洲一日游。飛翰向逢梅御史,放吟今作白江州。山光有分還招手,世計無端任轉頭。何處元公輕著筆,不妨云水遠搜求。
紫府曾聞一洞幽,凝乘東舫作西游。腳跟何日能千里,眼孔如今負九州。山水猜排終我老,塵埃容易白人頭。貧家百事都難在,只有春光不用求。
時節黃昏,月兒起、乍逗西園芳樹。連袂初試輕羅,閑階共凝佇。
春正好、千紅萬紫,總輸卻、綠窗嫵媚。廿四橋邊,十三樓畔,爭便難阻。
蕩蘭舟、簫鼓喧闐,算難把、清游共鄰女。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鶯語。
吹盡了、游絲萬丈,怎便能、綰得飛絮。莫損鏡里朱顏,渡江迎汝。
千山楚徼渡蘭津,星斗西瞻屏翰臣。
使豈玉鱗銅虎日,游逢金馬碧雞春。
已占璽綬微黃霸,尚有河湟借冠恂。
粵客送君何以贈,東風江上柳條新。
祇役在淮都,事已返舊疆。舊疆八千里,鄉路杳何長。
清晨至里門,車徒不敢張。鄰里聞我至,老稚走相望。
親族聞我至,斗酒各自將。勞慰未云畢,倉卒敘炎涼。
問我何官爵,謬登著作郎。問我何職業,石渠典秘藏。
問我何所就,低首不能昂。去家事明主,遭世本虞唐。
出入金閨里,昕夕銅龍傍。優游文墨職,咫尺獨靡遑。
茲辰承嘉命,持節還故鄉。故鄉多密親,誰存復誰亡。
存者咸會斯,亡已歸山岡。寄言宦游子,故鄉安可忘。
八載去鄉國,今晨始得歸。捷步入外閭,慷慨登中閨。
既曠家園聚,轉念骨肉稀。憶我骨肉親,淚下如綆縻。
宗族少前輩,鄰里半成非。一出已如此,再出安可期。
驅車問丘壟,松柏十數圍。兔走思舊穴,鳥還棲故枝。
他鄉勿久滯,書此報京畿。游客久念還,道長苦難越。
解纜當麥秋,到家已菊月。玉露凝寒條,金風飄素節。
興言行役久,坐嘆時芳歇。四兄感今歸,子侄追昔別。
置酒高堂上,絲竹清音發。仕宦未極意,符瑞輝閭閥。
開軒望場稼,次第桑麻說。擊鮮綠沼中,時菊承露掇。
自我去八載,積念隔涼熱。欣茲返衡茅,節物復可悅。
暫息朝市喧,終養丘園拙。
洪水滔天,浩浩方割。懷山襄陵,帝咨四岳。禹作司空,惟荒度土功。暨益秉烈火,山澤乃通。有鳥高飛,鳴且哺矣。呱呱者子,不皇顧矣。龍門辟兮,播為九河。崇禹之功兮,萬世是何。下民昏墊,哀此無告。禹乘四載,隨山刊木。呂梁太岳,底柱析城。于恒于華,于荊于衡。乃畋于山,乃牧于谷。乃漁乃佃,于淵于陸。我胼我胝,我思阻饑。奏庶鮮食,惟下民之宜。禹決九川,以距四海。距川伊何,浚茲畎澮。肇河積石,江岷漢嶓。濟淮入海,渭洛惟河。其魚發發,孔庶且有。既汕于梁,亦獲于笱。播奏庶艱,登彼丘陵。懋遷有無,化居是營。生生有開,烝民乃立。后稷播嘉種,下土斯嗇。白壤黑墳,赤埴青黎。亦有黃壚,廣斥涂泥。耕彼南畝,離離蕃茂。何銚何耜,載耨稂莠。乃迎貓虎,奏我笙庸。以樂我先嗇,惟禹斯崇。禹錫玄圭,告厥成功。萬邦作乂,四海會同。庶土交正,底慎財賦。厥貢厥篚,厥包載路。金石鹽絺,絲枲織皮。羽毛齒革,納錫元龜。球琳瑯玕,玄纁璣組。弼成五服,以修六府。建皇之極,六府孔修。厥動惟時,昭受天休。帝迪厥德,光天之下。海隅蒼生,永得我所。凡今黎獻,共惟帝臣。百工俊乂,乃歌卿云。卿云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明明尚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順經,萬姓允誠。于予論樂,配天之靈。遷于賢圣,莫不咸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以竭,褰裳去之。明明帝命,八風修通。地平天成,萬世之功。天下攘攘,為利斯往。詔爾和鈞,與而嘉量。天下熙熙,為利斯來。同維審度,以莫不宜。蟠龍賁信,蛟魚踴躍。草木萌生,蜚征咸若。明明天常,永保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鑿井,以飲以食。帝何力哉,亶惟不康。垂衣鼓琴,軫我困窮。南風薰兮,解民之慍兮。南風時兮,阜民之財兮。
未知一歲于此水,
幾回照影慚棲棲。
失身竟墮管城計,
錯路不為田舍兒。
遙想吟魂宛在形,霎時竟已赴幽冥。
多才易惹天公忌,絕俗當為后輩型。
彩筆真堪追李白,扁舟獨自載樵青。
河干分手成長別,夢里何曾一降靈。
渡南渡北兩山遙,
隔岸行人手可招。
日暮海門煙雨黑,
一川舟楫趁歸潮。
與爾當時事醉翁,豈知今日獨飄蓬。
柴關聽雪三年后,石壁看云九月中。
魚洞水來山更綠,龜亭嵐破菊初紅。
扁舟不得同游賞,腸斷江樓一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