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時歌謠
邪徑敗良田,
讒口亂善人。
桂樹華不實,
黃爵巢其顛。
故為人所羨,
今為人所憐。
邪徑敗良田,
讒口亂善人。
桂樹華不實,
黃爵巢其顛。
故為人所羨,
今為人所憐。
邪路毀壞了肥沃的田地,讒言擾亂了善良的好人。桂樹開花卻不結果實,黃雀在它的頂端筑巢。過去讓人羨慕的桂樹,如今卻讓人憐憫。
邪徑:不正當的小路,比喻歪門邪道。
讒口:說壞話的人,指搬弄是非的小人。
華:同“花”,開花。實:結果實。
黃爵:即黃雀,“爵”通“雀”。顛:頂端。
故:過去,從前。憐:憐憫,同情。
此歌謠創作于西漢成帝(劉驁)時期。成帝在位時外戚(如王氏)專權、寵信奸佞,朝政腐敗,賢能之士被排擠。民間以歌謠形式諷刺這一現象,揭露小人亂政、忠良失勢的社會現實。
全詩通過自然現象的類比,揭露了成帝時期小人得勢、賢能受謗的政治亂象,語言通俗而諷刺深刻,是漢代民謠“刺世”傳統的典型體現,反映了底層民眾對時政的敏銳觀察與批判。
萬籟無聲天地靜。清抱朱弦,不愧丹霄鏡。照到林梢風有信。抬頭疑是梅花領。萬感只應閑對景。獨倚危欄,擾擾人初定。吟不盡中愁不盡。溪山千古沈沈影。
騰騰師子露全身,吞卻森羅萬象形。頭尾也無常獨步,眼光不眨大驚人。
窗無童子窺桃熟,坐有騷人頌橘嘉。觸氏不來爭左角,顏淵亦只住西家。羅張門巷求吾樂,錦裹山林笑彼誇。紅綠千株皆手種,絕勝人看擔頭花。
枯魚過河泣,委骨何拉雜。坐令老蛟頭尾縮,鰦烏齧鱗鰍撼角。將子無怒聊相謔,須知得此即為樂。枯魚過河泣,鯉魚飛上天。附書寄鯉魚,此去好周旋。
鄭生風骨豈超塵,水府能逢解佩人。青鳥去來煙漠漠,渚蘭汀芷自含顰。
成僻成魔二雅中,每逢知己是亨通。言之無罪終難厭,欲把風騷繼古風。
逃虛喜同人,絕弦悲異代。獨行增永懷,賞廢有馀嘅。平生友英俊,末路離歡愛。何圖蓬藋間,復與親仁會。知言甚合符,定交果傾蓋。先民夙所仰,斯人固其輩。鴻才何炳蔚,雅行乃韜晦。官聯侍從列,意寄風塵外。相望己勞積,辭訣能無槩。差池惜良晤,繾綣見交態。吾衰采真游,子賢熙帝載。一結同心言,當令歲寒在。鹿鳴美野草,君子貴贈言。聞善樂相告,此義古所敦。若人信名世,乘運佐羲軒。觀風練國體,游藝?詞源。求友及薄劣,作賦賁丘園。感彼詩人語,何以報玙璠。曰余嗜樸學,自信莫能諼。舉俗不見是,惟君期討論。立言非不朽,功德鮮常存。逐末事終小,得一道斯尊。外物棄浮云,貴已養靈根。愿招同懷客,共入無窮門。
天宇修眉分外妍,雷垣波靜穩行船。向來蛟鱷驕無奈,今日鳧鹥戲滿前。爽氣逼人漙瑞露,醉題眩眼爛非煙。薄才羞與云龍啜,脫骨端須第一泉。
九陌輕塵散鈿車,五更殘夢怯悲笳。西風吹我落天涯。象筦烏絲題影事,酒旗歌板送年華。夕陽紅到馬纓花。
蓬島春寒減玉肌,卻憑羽客寄相思。憑肩私語長生殿,準□□□□□□。
香爐角黍傳三楚,丹篆靈符辟五兵。更有龜臺仙藥在,河洲賢德保長生。
紅樹青山分外妍,昨宵風雨又連天。征途到此真如畫,行過倪迂又米顛。
病起梅花未破顏,無言空伴小軒間。也知不是緣詩瘦,卻笑相逢飯顆山。
慘淡龍顏向六軍,馬嵬山下血沾裙。當時何不棄天子,直抱瑤妃入白云。
圣澤沾殊域,賢勞屬近臣。卷書辭翠幄,持節出丹宸。恩餞來浮蟻,宮袍賜瑞麟。赤心知報國,素志不謀身。四牡遵涂急,三韓引領頻。華夷元共主,符命此更新。驛路千山曉,王正萬里春。鱉橋成幻語,鴨綠是通津。舉國郊迎日,諸曹伴館辰。龍須專晏席,鶻舞樂嘉賓。賦手看前輩,詞峰詟遠人。端卿名久著,原父博無倫。首夏應旋旆,同官每望塵。神功煩紀錄,帝學待敷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