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山吟示周生榮朱
西山昔愛我,山色如眼青。
今我愛西山,眼與山色明。
山色何為明?雨后風廓清。
風雨幾千度,變易塵與土。
塵土尚變易,人奚不速老?
西山昔愛我,山色如眼青。
今我愛西山,眼與山色明。
山色何為明?雨后風廓清。
風雨幾千度,變易塵與土。
塵土尚變易,人奚不速老?
過去西山喜愛我,山色如青眼般親切。如今我喜愛西山,目光與山色同樣明麗。山色為何如此明麗?因雨后清風廓清了天地。經歷千萬次風雨,塵土都發生了變化。塵土尚且不斷變化,人又怎會不快速衰老?
眼青:借用阮籍青白眼典故,青眼表示重視、喜愛,此處形容山色如友人青眼般親切。
廓清:澄清、清除,指風雨后空氣澄明。
奚:疑問代詞,意為“為何”。
度:量詞,次、回。
推測為詩人與友人周生榮朱共望西山時,因雨后山色明麗引發對自然變化的觀察,進而聯想到人生易老,遂作此詩以示友人,表達對時光的思考。
全詩以望西山為引,由自然景物的變化(山色明、風雨變塵土)引申至人生易老的普遍規律,語言質樸而理趣交融,體現了對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秋來閑興每登臨,因叩精藍望碧岑。
強策羸驂尋水石,忽驚幽鳥下煙林。
同時覽物悲歡異,自古忘名趣向深。
安得湖山歸我手,靜看云意學無心。
舊年臺榭掃流塵,職閉朱門歲又新。
花影隙中看裊裊,車音墻外去轔轔。
相逢豈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
祇向東風邀載酒,定知無奈帝城春。
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
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祗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
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
羈旅兒童得近鄰,相知邂逅即情親。
當時豈意兩家子,此地更為同社人。
勛業彈冠知白首,文章投筆讓青春。
萬金雖愧君多產,比我淵明亦未貧。
春風滿地月如霜,拂曉鐘聲到景陽。
花底裌衣朝宿衛,柳邊新火起嚴粧。
冰殘玉甃泉初動,水澀銅壺漏更長。
從此暄妍知幾日,便應??鴂損年芳。
夾道柳梢長,竹橋風影涼。
行人殘照里,歸路白云旁。
泉淺帶土味,巖深聞草香。
到家花已盡,杏頰擁枝黃。
嫦娥促輕車,翩翩下瑤城。
窮幽得靈山,意欲家平生。
隳石擬素魄,神功夜無聲。
佳桂愿托根,老兔祈偕行。
上帝聞之怒,地祇奪我睛。
交詔責其歸,命駕涕以橫。
事往千古后,殷勤有余情。
夜半纖云收,回光對兩盈。
精金喜入陶镕手,玉鑒直須明主知。
志士本來能許國,古人所恨不逢時。
漢成不用朱云劍,舜帝嘗聞大禹辭。
莫道孤居無感激,挼挲兩耳聽京師。
別后正春孟,溪頭黃柳芽。
相思滿芳草,獨自照殘花。
晚樹秦川闊,黃云瘴海賒。
上樓無別望,歸路向西斜。
德行文章里闬宗,姓名朝野盡知公。
侍親存沒皆全孝,報政初終必竭忠。
性直不從花縣樂,分安求逸郁堂空。
從今永別人間去,笑入蓬瀛閬苑中。
小夫謹利害,不講義與仁。
讀書疑夷齊,古豈有此人。
其才一莛芒,所欲勢萬鈞。
求多卒自困,余禍及生民。
冠蓋青門道,知君自少時。
從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
江月明丹旐,湖風冷穗帷。
音容雖可想,材力竟何施。
嘗思鵬海隔飛翻,曾得天風送羽翰。
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難。
經年空嘆音書絕,千里常思道義歡。
每向江陵訪遺治,邑人猶指縣題看。
我行其野,春日遲遲。有菀者柳,在水之湄。有鳴倉庚,豈曰不時。求其友聲,頡之頏之。
嗟我懷人,何日忘之。六日不詹,方何為期。期逝不至,我心西悲。跂予望之,其室則邇。
一者之來,我心則喜。我之懷矣,升彼虛矣。愛而不見,云何吁矣。
啾啾黃雀竹間飛,日晚復歸枝上棲。
雪粒蓋地三寸玉,地膚凍裂不作泥。
錦鞲公子臂蒼鶻,快馬踏下黃云低。
馬前紫兔躍白草,老拳下批饑兒啼。
啄鮮裂血飽腹去,可憐黃雀空死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