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 其二
河漢縱橫月色低,
朗吟飛過楚天西。
尋花人隔綠簾語,
布谷鳥忙深樹啼。
信步自矜行處穩,
著鞭還指望中迷。
須臾萬變神光藹,
遙送溪山入馬蹄。
河漢縱橫月色低,
朗吟飛過楚天西。
尋花人隔綠簾語,
布谷鳥忙深樹啼。
信步自矜行處穩,
著鞭還指望中迷。
須臾萬變神光藹,
遙送溪山入馬蹄。
銀河縱橫天際,月色已漸低垂,高聲吟誦間仿佛飛過楚地西邊。尋花的人隔著綠色簾幕低語,布谷鳥在幽深樹林里忙碌啼叫。信步而行自夸走得穩健,揚鞭催馬卻見前方迷茫。片刻間景物萬變,神光柔和籠罩,遠處溪山隨著馬蹄聲緩緩入目。
河漢:銀河。
朗吟:高聲吟誦。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地區。
矜(jīn):自夸。
著鞭:揚鞭催馬。
須臾(xū yú):片刻。
藹(ǎi):柔和、和靄。
馬蹄:代指行程。
無明確歷史記載,推測為詩人行旅途中所作,記錄早行時的見聞與感受。
全詩描繪早行景象,通過自然景物與行途狀態的結合,展現行旅中的閑適與對景物變化的觀察,語言生動,畫面感強,情感含蓄而豐富。
樹倒群公尚不飛,先生于此獨知幾。
殺身無益事成敗,閉口不言心是非。
吳渚莼鱸張翰去,鑒湖風月賀章歸。
從教血染長安市,一舸清風眠釣磯。
北出當年此運籌,悠然欹臥與神謀。
三軍節制馴貔虎,千里糇糧捷馬牛。
漢業興亡惟我在,蜀山重復遣人愁。
驛前風景應如舊,江水無情日夜流。
夙昔吾何幸,龍門獲御公。
青燈鳴夜雨,白發對春風。
契闊今安訪,蹉跎媿所蒙。
源流千古意,鉛槧若為功。
老與春無分,慵于世轉疎。
不陪年少飲,久絕故人書。
筆研蛛絲底,家山蝶夢余。
海棠花正發,風雨定何如。
真仙元是昔于湖,今在高樓何處居。
非玉不容陪偉論,撥灰猶為作行書。
云霞縹緲來旌節,瓊玖玲瓏聞珮琚。
幽顯殊途人世隔,冷風吹雨送回車。
攝衣更上一層樓,才到層霄最上頭。
方識乾坤真轉轂,好知身世付虛舟。
九秋草木嵐煙濕,萬里山川海氣浮。
更欲杖藜窮望眼,眼中何處認神州。
和州昔有賢從事,今作東陽父母官。
百里望風皆畏易,四郊得雨及時難。
秋成有望米價減,水滿不爭民業安。
詩句定多公事少,不妨閑寫寄人看。
城上西風草欲霜,登臨聊不負重陽。
江山遠近秋容老,云樹參差野意長。
一笑四人真莫逆,百年此會定難忘。
不妨小學陶公醉,籬下寒花恰半香。
命矣三年病,天乎百歲期。
尸饔猶有母,傳業更無兒。
便作平生盡,空多國士知。
增光在金友,人得記塤箎。
失學老無成,寧不心自慊。子卿生吾后,逸俊眼未見。
委身入罏錘,顧此金百煉。有如頑鈍質,豈可便磨刬。
看君說經旨,不異瓴水建。小詩雖有技,風味亦不淺。
我途未易窮,本自安眠飯。俯仰道德光,耳目自濡染。
涼風忽秋思,一夜窗紙飐。平生湖海夢,高興動淮沔。
追思狂蹤跡,失處不可掩。醉搥黃鶴樓,一擲賭百萬。
只今覺衰甚,四海游已倦。所余習氣在,未了一第欠。
師友貴隆親,古學當自反。小夫事機械,心甚山川險。
半生客吳粵,生死交情見。誰知塵土中,得君初識面。
何時束裝來,草草衾裘辦。密邇戀軒誠,功名期歲晚。
天下少奇士,況乎吾一州。
逢人問姓字,知子有源流。
蘭砌多黃口,蓬山半白頭。
誠齋知未可,喚作小坡休。
萬里寒風一布袍,特將詩句謁英豪。
正當武曲臨凡世,恰值驪龍出海濤。
五馬盡投千歲鶴,六軍急獻萬年桃。
不因此日滄溟近,一釣那能得巨鼇。
袖手何淹久,神情愈澹然。
琴書消永日,齒發任流年。
落落平生事,區區九寺聯。
時人空嘆息,寧足盡公賢。
五更風雨洗驕陽,滿耳秋聲撼我床。
夢里忽知身化羽,覺來新免汗翻漿。
可憐團扇辭人去,便有寒蟲語夜長。
老大幸諳時節慣,可能隨世作炎涼。
塵土中無絕妙詞,不能重賦翠微詩。
淋漓醉墨楊廷秀,慷慨悲吟杜牧之。
巖壑尚多吾足倦,江山信美客歸遲。
夕陽鴉點城門閉,堤上鞭垂萬柳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