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平一赴召六絕 其四
此邦名分久無知,初政專精立等夷。與我軍民新耳目,還他天地舊尊卑。
此邦名分久無知,初政專精立等夷。與我軍民新耳目,還他天地舊尊卑。
眉壽康寧位九卿,人間五福最難并。
丹心報國冰霜潔,白首還家里社榮。
化日盡輸高世樂,野云應似出門情。
淮淝美事傳千載,何止孤風激后生。
應運千齡契,持盈七閏間。
當年叨法從,終日奉威顏。
鳳輦知何往,龍髯杳莫攀。
深恩無路報,慟哭向橋山。
六科收賢才,所得豈非真。奈何如劉子,反爾棄若淪。
眾頗為我嗟,我斯自能信。言也尚莫知,行之得無讱。
謝去不復顧,所重非吾身。孝友且為政,況茲有民人。
廣陵昔富都,今已空殘甚。行矣思自強,公卿皆子任。
上天生賢杰,有意康斯民。六十不大用,徒勞何足云。
堂堂趙夫子,德與往哲鄰。嘗冠獬豸冠,血面嬰龍鱗。
身輕秋葉危,大典虞湮淪。予時忝同僚,附驥愿亦伸。
自爾均出處,荏苒十四春。不肖罷蜀使,迂謬眾所髕。
君獨憐其心,撫勞意益親。特枉廉按車,再宿驂行塵。
愧無管氏才,蒙此鮑叔仁。蒼皇摻袂去,分老江湖濱。
前年易邊麾,揖君東都門。君方領部使,迎遇謂可頻。
不作旬浹別,各走西征輪。后前數(shù)舍間,音旨徒相聞。
到官但引領,莫覿綦與巾。道大果難合,稅冕寧逡巡。
投劾勇自丐,就養(yǎng)歸丘樊。君志固為得,我懷誰與論。
命駕適千里,茲義古所敦。有守念系匏,空望南山云。
東都宦游客,風塵厭已久。
欣然理扁舟,歸雁不回首。
身與汴流下,心先淮波走。
何時過江望,家山見孤嶁。
武夷天下名,眾溪環(huán)左右。
幽尋莫辭倦,勝事不可負。
逍遙其無幾,官期諒難后。
對敵常觀勢,臨機便得先。
安危心不動,殺活手能專。
勿以欺為行,須知劫是權。
旁人爛柯看,當局是神仙。
龍門秋色勝春時,新霽登臨景更奇。
二室峰巒侵碧漢,兩涯樓殿照清伊。
鳴泉亂瀉香山道,翠柏深藏白傅祠。
獨恨不能陪杖屨,思公空作寄公詩。
莎輾安車穩(wěn),花簪醉帽紅。
還鄉(xiāng)慰多士,入洛訪諸公。
覽德如威鳳,歸鞍若去鴻。
清規(guī)傳后學,信道不談空。
夏木清陰合,公當雅燕開。
前軒鳴脆管,密席列英才。
坐久風逾快,歡多日易頹。
膺門榮一顧,孫合愧常陪。
繞客燒銀燭,垂蓮釂玉杯。
醉歸應倒載,遠勝習家回。
往昔開鋤古洞存,神龍曾隠穴山巒。
靈蹤何日青天去,云氣無時白晝寒。
穿石分明印鱗爪,履泉驚懼作波瀾。
于今霖雨均方國,來客休疑尚此蟠。
肝膽輸將竭,因鐘兩目盲。
小冠希子夏,令色恥丘明。
青白何曾變,紛華舊不爭。
幸回觀物志,都作反身誠。
侍行曾見羽書飛,獨鶴歸遼想令威。
三紀家聲幾泯泯,重來民俗尚依依。
脫身負擔誠多幸,屏跡山林愿正違。
主諾已繄賢者助,第承先業(yè)愧才非。
我昔名東老,君能老此庵。
溪風開梵帙,巖月伴莊談。
世味閑無著,人情晚更諳。
蕭然塵外意,回首謝圖南。
命矣才中壽,天乎喪哲人。
逢時身已病,達晚志難伸。
清儉貧彌樂,文章老更醇。
貽謀有余慶,孫子自振振。
品珍方重寄來難,長憶東吳把酒看。
笠澤煙閑排錦樹,洞庭霜老摘金丸。
清香先透筠籠細,甘液俄通玉齒寒。
不學荔枝遺國恨,曾煩驛使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