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登茅山上宮遂宿道院二首 其一
云塞前無路,徐行乃有通。不知轉忽間,腳踏最高峰。我衣濕寒云,我袖飄天風。三茅皆失色,萬象歸玄同。玄同夫何如,吾以觀無窮。
云塞前無路,徐行乃有通。不知轉忽間,腳踏最高峰。我衣濕寒云,我袖飄天風。三茅皆失色,萬象歸玄同。玄同夫何如,吾以觀無窮。
龍眠宜是逃名地,憶昔公麟隱此閑。
盡有壺觴追北海,不貪仕宦惜南山。
桃梅逐路爭開落,麋鹿親人共往還。
春色定知游客遍,風塵憐我滯江關。
蕙畹蘭叢泥不涅。瀟湘飛下煙波窟。清淺移根冰影坼。疏疏葉。檀心細吐香如纈。
隔浦美人愁一別。屏山曲幾成幽絕。十二碧闌斜受月。熏爐歇。暗窗冷透梅花雪。
滅項誅秦始剖符,江東千里盡封吳。鑄銅為鏹山仍在,煮水成鹽海未枯。幾杖未能慚賜賚,干戈何事起謀圖。到頭兵敗身隨殞,贏得功名屬亞夫。
黷武窮兵未肯休,都將霸業葬揚州。迷樓珠翠云間出,內苑笙歌月下游。眉掃遠山螺黛盡,風生流水妓航浮。江淮欲據仍無策,引鏡堪羞嘆斫頭。
龍舟行樂到蕪城,極侈何愁四海兵。神器共傳歸李子,樂章先識去宮聲。鳳池有水鷗常下,螢苑無人草自生。寂寞西園明月夜,只今惟有草蟲鳴。
何遜能詩最有聲,思梅還復到蕪城。風臺徙倚看花繞,月觀徬徨對影橫。粉蝶已無春曉夢,翠禽時聽夜深鳴。客愁此日醲如酒,安得寒香為解醒。
北風吹霧晝昏昏,獨守孤城節義存。一劍身持惟有死,四郊兵合竟無援。煙生睥睨焚降詔,血濺旌旗灑淚痕。落日重游吊陳跡,買絲空欲繡平原。
淮海名花世所尊,當年培植遍諸園。玉盤盂小春光淺,金帶圍偏曉露繁。卿相昔聞千古賞,子孫今見幾家存。東風掃地城南路,蔓草寒煙欲斷魂。
淮海維揚鎮楚郊,江山環抱勢岧峣。月明十里珠簾捲,風度千門翠幕飄。羽客腰纏思駕鶴,玉人攜手教吹簫。于今風景多蕭索,原草離離野火燒。
春風孤棹遠經過,千古繁華逐逝波。楚地江山今尚在,隋堤楊柳已無多。璚花臺古游仙往,芍藥廳荒牧豎歌。二十四橋明月夜,吹簫人去奈愁何。
初秋風露變,偶出憩莊家。
原稼無全穗,陂荷有晚花。
疏鐘踰澗響,微月轉林斜。
鄰媼頭如雪,燈前自績麻。
青山日相對,
閑看白云生。
誰謂無心出,
中含濟物情。
地自古西夏,關門驛路通。
人家荒磧外,樹色亂流中。
斷嶺皆趨北,歸云祇向東。
郵亭聊小立,輕飏酒旗風。
美人成列抹朱弦,
勸得嘉賓醉滿筵。
卻笑西湖游賞處,
村歌社舞謾盈船。
蓬門寂寂久張羅,兀坐如僧奈老何!
已分閒云容我懶,可憐短墨當人磨。
春來欲訪梅花訊,夢醒初聽鳥雀歌。
如此韶華聊自遣,敢云托體并山阿?
晝漏如今天共永,壽辰于此數難量。三千花實桃猶小,五日春秋木未長。羲宅巧占堯火正,娥宮新學羿弦張。兩輪朝暮無窮照,可怕金烏玉兔忙。
一點陰機初晝遲,十分陽德正開離。后王誥命章施日,天地文明盛麗時。歷草自生蕭相葉,桂花須占郤詵枝。千鐘頓止真堪畏,萬石他年更不疑。
蒼龍元住五云東,此日黃昏卻正中。琴瑟銅壺添水箭,翩翻珠戶記桑蓬。上弦月色如銀白,南極星光似燭紅。歲歲年年尊酒畔,小荷香霧綠槐風。
流霞元是吾家飲,生日曾供老杜詩。色借榴心芳露重,香分荷氣碧泉滋。重闈永夜宜開酌,六禮今年看結縭。可但椿長并桂永,靈妃蕭史壽無期。
孟嘗當戶三千客,鎮惡成名百二關。天以高名鐘是月,人于季孟得其間。八風巡日開云莢,半壁騰空映霧寰。共祝星郎千歲喜,天孫早晚渡銀灣。
九月九,重陽節。
不向東籬賞菊花,只點茱萸茶一啜。
苦澀難嘗舌如?,更吞栗棘蓬肝腸裂。
且道陶淵明,還曾知此味么。
莫說莫說。
謬忝東陲寄,乞言大老庭。
長城增氣象,高閣聚文星。
笑語皆模范,風流半醉醒。
欲將幽谷調,傳與世間聽。
陽春二三月,緣草被修路。
青林無鮮華,啼鴂亙晨暮。
凄彼泉下人,不知春風度。
驅驅無返轍,誰者為新故。
往古既復然,非我獨憂懼。
天物各推遷,胡為滋驚怖。
慮苦不得甘,蚤計良巳誤。
滅性以求真,浮光棲月露。
鼎鼎百年中,含情抱貞素。
吳、越、燕、齊、楚、豫山,一時看盡好山還。
更從渤海來東海,閩嶠千峰四顧間。
華夏清游劇半年,老懷負卻好江天。
秦淮河上、西湖里,不喚笙歌載酒船。
少保幽棲處,溪邊曲徑開。
澗茶留客坐,蔬飯待僧來。
引水窮泉脈,當山壘月臺。
階前松柏古,猶望后人培。
飛蟲能斗體輕盈,
拔翅成瘡斗負疼。
可用剪刀裁內翅,
自然百戰百番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