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詩 其十一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井藤梗上存馀命,石火光中保幻身。任老豈知頭頂白,忘緣誰覺世閒春。容顏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貧。
觸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卻迷津。井藤梗上存馀命,石火光中保幻身。任老豈知頭頂白,忘緣誰覺世閒春。容顏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貧。
筠沖錫宴有余閑,
瓊島韶光暖鏡間。
尚可翠鸞輕舵試,
徐過玉蝀一橋彎。
凍酥岸覺看波漾,
春到物知聽雁還。
今日悅心真恰當,
窗憑積素慰開顏。
東峰忽散云,
飛光射檐端。
未解消冰雪,
晶熒一倍寒。
又掛征帆下洞庭,沅湘無限晚山青。神仙鸞鶴憑虛集,談笑魚龍繞坐聽。城上樓臺天北極,望中風雨地南溟。橫江且喜旌旗靜,無復孫曹戰血腥。
斜日湖云燦錦窠,故人搔首意如何。平生事業云中鵠,今古功名指上螺。壘塊澆胸難擯酒,英雄橫槊且當歌。鳶魚畢竟同飛躍,何用花前嘆逝波。
野塘一曲俯高樓,云白山青江自流。
陽月漸收芒種雨,西風吹老稻花秋。
時清海國家家樂,日永山齋事事幽。
水步浴馀林下坐,兒童齊唱去歸休。
詩篇雖小技,其源本經史。必也萬卷儲,始足供驅使。別材非關學,嚴叟不曉事。顧令空疏人,著錄多弟子。開口效楊陸,唐音總不齒。吾觀趙宋來,諸家匪一體。東都導其源,南渡逸其軌。紛紛流派別,往往近粗鄙。群公皆賢豪,豈盡昧厥旨。良由陳言眾,蹈襲乃深恥。云何今也愚,惟踐形跡似。譬諸艻蔗甘,舍漿啖渣滓。斯言勿用笑,庶無乖義始。
始賀今朝雪,隆寒特地嚴。
莫愁窮戶閉,還喜大田沾。
黃竹歌休唱,紅爐火屢添。
華顛應處處,早得是山尖。
四海嗷嗷萬姓荒,只供一炬爇阿房。
賈生從此傳三論,秦帝空矜畢六王。
西去天連蜀棧迥,東來地接雒川長。
但教莽莽看形勝,據此金湯那得亡。
扶藤據幾久支離,
敢料骎骎迫耄期。
面槁自丹天所借,
齒搖復住力何施。
花前鯨吸猶堪酒,
窗底蟬嘶未廢詩。
浮世極知誰不死,
比君終校幾年遲。
封事休將入帝宸,致身安得自由身。書回梓里家無恙,望重文昌國有鈞。金馬久期黃閣老,碧山常對白頭親。深憐問寢趨朝夢,半在昏鐘半在晨。
宛洛分攜五見冬,豈知遷轉得相逢。藩垣子不慚京兆,禮樂吾深愧秩宗。寒宴水西開紫菊,暮帆江上對青峰。朝正切感當元會,十載重聞鳳闕鐘。
千里正愁歸遠道,一燈深喜借馀光。不緣駿馬威相近,豈得豺狼跡自藏。橋市水云兼上下,斗城星宿接低昂。南都浪說神仙府,不道神仙夜亦忙。
金陵二水三山地,白筆冬懸海日光。駿骨久知天下少,豹文虛擬霧中藏。蘭臺望重桓公雅,藝苑名過趙子昂。倚馬共推才力健,漫將官守較閒忙。
全家幸得達淮濱,
何事天星隕老人。
千里程登違此日,
卅年父執痛前塵。
故鄉烽火能知我,
滿地干戈竟失親。
回首菰城寒夜雨,
山河已渺淚沾巾。
古書萬卷積成蠹,老屋數閒深卻幽。午枕忽驚毛骨冷,覺來風雨一山秋。
殘僧入定夜堂寂,獨客不眠山月高。靜坐了無塵俗態,一燈窗下讀離騷。
朝憑秦望紫玉幾,
莫倚臥龍青錦屏。
平生愛山今日足,
尚恨軒冕縈吾形。
筆如干莫口懸河,
直道難容語豈訛。
睥睨九州余子少,
喧豗四座酒人多。
歌聞燕市聲何壯,
夢落吳江水始波。
萍合無端聊盡醉,
自慚雙鬢六成皤。
蠟屐登山訪草亭
前山未放十分青
清明此去無多日
不信老天長晦冥
酬應忘迎送,原知禮數虛。
家貧偏結客,屋小喜藏書。
壯歲因詩瘦,憂時借酒除。
自慚居士俗,冠蓋集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