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十四首 其六
藹藹萍絲藻影,一池春水如煙。鷺鶩多處浪花圓。若非明月夜,定是晚霞天。白雪難同世俗,青鷗大有因緣。高飛群聚沒拘牽。風流桃葉渡,微妙竹林園。
藹藹萍絲藻影,一池春水如煙。鷺鶩多處浪花圓。若非明月夜,定是晚霞天。白雪難同世俗,青鷗大有因緣。高飛群聚沒拘牽。風流桃葉渡,微妙竹林園。
若論修養事,知有幾多門。諦當歸宿處,是靈根。至真至道,簡易合乾坤。坎離并水火,止是筌蹄,粹然一點長存。個中如薦得,悟了五千言。金晶飛肘后,透昆崙。清江九曲,一棹破煙昏。水擊三千里,九萬鵬程,化成元是冥鯤。
玉泉之水金為扉,北風卷葉山無衣。白馬雙行綠云路,渺渺秋蕪起煙霧。姮娥有時騎白鸞,弄水滿手驪珠寒。老蟾泣中夜,露滴飛蓋鳴瑯玕。姮娥上天去,一碧光搖鏡中樹。石潭風雨忽驚人,乃是神魚化龍處。
上簾鉤,開硯匣,詩興在風柳。磊塊胸懷,臨鏡謾搔首。看他冉冉來鴻,匆匆歸燕,時不再、且須傾酒。釣鰲手。無奈萬里煙波,空舟竟何有。未卜行藏,心事幾憑牖。最宜野月穿窗,山云擁戶,個中樂、有人知否。
忽憶高僧坐夏堂,厭泉聲鬧笑云忙。山重海澹懷中印,月冷風微宿上方。病后書求嵩少藥,定回衣染貝多香。何時更問逍遙義,五粒松陰半石床。
長天漠漠水連空,云淡風微兩兩紅。南北不知緣底事,一生半落往來中。
忽忽逢初度,南冠慘別魂。親庭勞遠望,客計向誰論。力疾裁詩句,攢眉對酒樽。何時恩詔下,春意滿乾坤。
淮南行盡到江南,野渡風高送晚帆。五五長亭莫回首,向來窮淚已盈衫。
幾夜瑤臺上,移來十畝春。籠煙千樹密,照水萬花新。環佩堪留阮,衣冠不避秦。扁舟如可再,長此謝迷津。
一杯麥飯灑悲辛,不盡煙蕪舊與新。地下豈無擔板漢,世間但有乞墦人。荼蘼芍藥幾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自是老懷多感慨,非干芳草負蹄輪。
弱冠曾攀桂一枝,半生為國理棼絲。高吟直到古人處,勇退宜為世俗師。杖屨訪僧長過晚,茶瓜留客固應遲。黃山游舊今能幾,詩社猶忻小子隨。
棠梨枝上白頭翁,墨色如新最惱公。直似故園花石外,銅盤和露寫東風。
月印千江,了知不隔秋情性。畫橈清鏡。水與天同定。鳥影流空,極目寒山暝。憑誰證。一聲孤磬。敲得閻浮鏡。
牧羊義帝實妨賢,猶有三綱共畏天。樹楚擊秦宜奮發,惡名何事苦爭先。
鼓刀戰牧野,采薇餓西山。出處各有意,喋喋俱空言。不如得美酒,一醉終馀年。賢愚死則已,死去知誰傳。
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