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屈翁山二首
落日臨大河,游子有嘆聲。
與君結交初,十五侍親庭。
中間一杯酒,各有萬里行。
飄飖沅湘水,迢遞遼陽城。
歸來何所得,白發三四莖。
云中有哀鳥,遺我一尺繒。
上言所相思,乘龍冉遐征。
嗚呼永決絕,況當別良朋。
踟躕欲有言,淚下先承纓。
丈夫射桑弧,豈曰期一身。
大恥且不雪,獨善有何稱。
畫布作鴻鵠,天下齊張弓。
哀哉晚世士,不幸有其心。
有心尚可容,有口能興戎。
愿君為堅金,不愿為貞松。
松高風颼颼,眾草難為秋。
落日臨大河,游子有嘆聲。
與君結交初,十五侍親庭。
中間一杯酒,各有萬里行。
飄飖沅湘水,迢遞遼陽城。
歸來何所得,白發三四莖。
云中有哀鳥,遺我一尺繒。
上言所相思,乘龍冉遐征。
嗚呼永決絕,況當別良朋。
踟躕欲有言,淚下先承纓。
丈夫射桑弧,豈曰期一身。
大恥且不雪,獨善有何稱。
畫布作鴻鵠,天下齊張弓。
哀哉晚世士,不幸有其心。
有心尚可容,有口能興戎。
愿君為堅金,不愿為貞松。
松高風颼颼,眾草難為秋。
夕陽西沉,映照滔滔大河,遠游的人發出嘆息。我與您最初結交時,都只有十五歲,還在父母膝下承歡。中間共飲一杯酒,各自踏上萬里征程。您漂泊沅湘之水,我遠至遼陽城。歸來時得到了什么?不過三四根白發。云中傳來哀鳥的叫聲,它銜來一尺絲綢。上面寫著所思念的人,正乘龍緩緩遠行。唉,從此永別,何況是與好友分離。徘徊著想要說話,淚水先打濕了帽帶。大丈夫出生時射桑木弓,豈能只考慮自身?大恥尚未洗雪,獨善其身有何可稱道?畫出鴻鵠的樣子,天下人都張弓欲射。可悲啊末世的士人,不幸懷有鴻鵠之志。有志向尚可容身,有口舌卻能引發爭斗。愿您成為堅韌的金屬,不愿您做高潔的松樹。松樹高挺,寒風颼颼,眾草難以度過秋天。
沅湘:沅水與湘水,均在今湖南境內。
遼陽城:今遼寧遼陽一帶,明清時期為邊防要地。
桑弧:用桑木做的弓,古代男子出生時以桑弧射天地四方,表示志在四方。
鴻鵠:天鵝,常比喻志向遠大之人。
興戎:引發戰爭或爭斗。
堅金:指金屬般堅韌的品格。
貞松:松樹枝葉常青,喻指高潔堅貞的品格。
此詩約作于明清易代之際。作者與屈大均(字翁山)同為明末清初士人,歷經戰亂漂泊。二人少年相交,后各自輾轉南北,重逢時已白發染鬢,又面臨離別。詩中既寫離情,更寄寓對家國未復的感慨,反映了遺民群體在動蕩時代的復雜心境。
全詩以“別”為線索,先憶相交漂泊之苦,再抒離別難舍之情,最后勸勉友人堅韌處世。既含個人情誼,更關家國大義,體現了明末清初士人“經世致用”的情懷,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是贈別詩中的佳作。
齊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之。晏子曰: “燭鄒有罪三,請數之以其罪殺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數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 ,是罪三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 。”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 梟曰:“我將東徙。”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真兮廖廓,郢人圖雘。 岳聳云空,澄潭月躍。
老去疏慵厭仕途,歸來林下學真如。 不思身外千般事,只占人間一味愚。 但得清尊長對客,縱添白發亦從渠。 世間達宦多憂畏,胸次還能似我無。
北山萬仞羅翠屏,下有湖水鏡面平。 山影靜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幾歲,居人日日常經行。 但知湖水鴨頭綠,誰人向此含幽情。 我來正值秋容媚,野曠天空風物清。 煙橫木末斜陽晚,云散溪頭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處,水鳥窺人元不驚。 天晴水暖魚亦樂,時見潑刺波間鳴。 持竿舉網忽有得,滿座歡呼山岳傾。 水面黃花更堪愛,盈盈佇立如聘婷。 栗玉簪頭紅一點,隨風翠帶還相縈。 興來不覺千鐘盡,眾賓皆醉無一醒。 漁榔敲罷棹歌起,十里猶聞笑語聲。 謫仙死后無此樂,我今此樂真難并。 人生適意未易得,此湖從此宜知名。 要配北山長杯朽,酹酒更告山之靈。 我欲結茅湖上住,盡使湖光入戶庭。 枕流漱石過一世,不妨清處時濯纓。 更釀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 夜夜翩舟同載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禪月定中觀妙相,神奇古怪乃如斯。 起來援筆一揮掃,驚殺人間老畫師。
寒士叨塵分已逾,不為歸計待何如。 暮年光景那能久,浮世榮華總是虛。 此去直須甘澹泊,個中元自有乘除。 因公拈起余君話,愈使衰翁憶故廬。
我心只是憶天臺,欲去無從首重回。 若得此時追五柳,絕勝他日面三槐。 年年白發催人老,夜夜青山入夢來。 縱有萬鐘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壺漿壓境來迎拜,猶記溪山舊主人。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新綠 一作:花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錯喜歡 一作:空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政入 一作:正入;圍子 一作:圈子;放出 一作:放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軟齒牙 一作:濺齒牙)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