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七首 其七
六爻既窮,
陰魔自殄。
一陽來復,
吾道大亨。
六爻既窮,
陰魔自殄。
一陽來復,
吾道大亨。
六爻已經發展到極致,陰魔自然消亡。一陽之氣開始回復,我的修行之道大為通達。
六爻:《周易》中每卦由六爻組成,爻分陰陽,代表事物發展的六個階段。
窮:窮盡,指發展到極致狀態。
陰魔:佛教術語,指阻礙修行的負面力量,如煩惱、業障等。
殄(tiǎn):滅絕,消亡。
一陽來復:源自《周易·復卦》(地雷復),指冬至后陽氣漸生,象征生機復現。
大亨:大為通達、順利。
此為佛教偈頌,當創作于禪師開示弟子或自我證悟之際。作者借《周易》陰陽變化之理(六爻窮極、一陽來復),結合佛教對‘陰魔’(修行障礙)的認知,闡明修行中突破困境、復歸本真的道理,體現了傳統佛道思想與易學的交融。
本偈以《周易》陰陽消長為喻,揭示修行中‘破障—復真’的規律,融合易理與佛理,語言簡練而理趣深遠,是佛教偈頌中‘以象說法’的典型之作。
悶來無那,暗數盡、殘更不寐。念楚館香車,吳溪蘭棹,多少愁云恨水。陣陣回風吹雪霰,更旅雁、一聲沙際。想靜擁孤衾,頻挑寒灺,數行珠淚。凝睇。傍人笑我,終朝如醉。便錦織回鸞,素傳雙鯉,難寫衷腸密意。綠鬢點霜,玉肌消雪,兩處十分憔悴。爭忍見,舊時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一自元和平蜀后,馬頭行處即長城。
東來健兒身手長,不隨伍籍習弓鎗。何須官廩請租稅,白晝衣食出道傍。
一一郊原春事催,客愁今日為君開。柳枝鴝鵒未成舞,溪面葡萄初潑醅。曲水便應詩句滿,稽山那復酒船回。海棠徑里紋楸石,為爾從今得得來。
舊游俊處。長記玉梅花下住。曲曲青山。相對門前水一彎。而今不似。青斷山頭流斷水。稍覺秋佳。開遍籬邊木槿花。
雨馀空翠曉濛濛,有客騎驢落木中。滿目好山行不盡,溪猿啼斷石楠風。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天地奠位,乾坤以分。夫婦有別,父子相親。圣王之治,禮重婚姻。端冕從事,是正大倫。
龜趺無處問行蹤,惆悵連江荔子紅。鐵鑄崔嵬真大錯,驪山銅柱久成空。
階下有龍潭,一泓寒且碧。不須撫兩掌,流出仙人液。
天祐休明祚,時生雋杰臣。賢科首多士,宰府澤生民。煥爛三臺正,沖融四海春。欲知甄冶力,試問白頭人。
衣冠何地不蓬萊,大府晨趨百吏來。拄笏云霞流十廟,浮查河漢接三臺。牛頭寺古尋僧去,燕子磯寒送客回。屈指鹽梅飛詔下,調羹人在鳳凰臺。
選得寬閑地,幽居取次成。曲欄通窈窕,高棟自虛明。鶴舞持杯看,朋來倒屣迎。都將廊廟志,一任寄芳衡。
□客背時芳,何須晚節香。人間方夏熱,籬下自秋光。便是重陽日,真成六月霜。若教陶令見,應以醉為鄉。
未花葉自香,既花香更別。雨過吹細風,獨立池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