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學者四首
津津爽氣貫眉目,十五男兒萬里身。筆下倒傾三峽水,胸中別作一家春。
黃塵投老得何郎,準擬明年共我長。熏沐不為杯酒污,飛揚未許老夫量。
暗中摸索不難知,眼里輪囷卻見稀。行地徑須先八駿,刺天終不羨群飛。
太阿無前鋒不缺,鉛刀不堪供一切。至柔繞指剛則折,善而藏之光奪月。
津津爽氣貫眉目,十五男兒萬里身。筆下倒傾三峽水,胸中別作一家春。
黃塵投老得何郎,準擬明年共我長。熏沐不為杯酒污,飛揚未許老夫量。
暗中摸索不難知,眼里輪囷卻見稀。行地徑須先八駿,刺天終不羨群飛。
太阿無前鋒不缺,鉛刀不堪供一切。至柔繞指剛則折,善而藏之光奪月。
第一首:清新爽朗的氣息貫穿眉目之間,十五歲的男兒已有萬里闖蕩的志向。筆下文思如傾瀉的三峽之水,胸中有自成一家的春日氣象。第二首:我在塵世中漸老遇到你這樣的才俊,打算明年與你共同成長。你熏沐潔凈不為杯酒所污,才思飛揚非我能估量。第三首:暗中摸索不難了解你的才具,眼中見到的卓越之才卻稀少。前行應當以八駿為榜樣,直刺青天終不羨慕群鳥低飛。第四首:太阿寶劍無前鋒也不缺損,鈍刀卻難以應對所有事務。最柔軟的東西可繞指而剛硬易折,善于隱藏的光芒能奪月輝。
津津:形容氣息清新爽朗。
倒傾三峽水:比喻文思如三峽水傾瀉般充沛。
一家春:指自成一格的學術或創作境界。
黃塵:代指塵世、世俗生活。
準擬:打算、計劃。
輪囷(qūn):屈曲高大貌,此處形容才具卓越。
八駿:傳說中周穆王的八匹駿馬,喻指杰出人才。
太阿(ē):古代名劍,象征鋒利剛健。
鉛刀:鉛制的刀,喻指鈍劣無用之物。
至柔繞指:化用《老子》“柔弱勝剛強”,指最柔軟的東西可繞指而存。
善而藏之:出自《周易·系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指善于隱藏才德。
此詩為作者對后學請教的酬答之作,約創作于其晚年。詩中既回應學者的才學疑問,又結合自身閱歷,以詩代文,傳遞治學與為人的心得,體現對后輩的關懷與期望。
全詩四首從才思、品格、志向、修養四方面展開,既贊學者少年才俊,又以“太阿”“鉛刀”等喻勸其剛柔并濟、藏鋒守拙,是一首融合贊賞與教誨的勸學詩,體現傳統士大夫對后學的栽培之情。
官曹權紀綱,行李半舟航。
浦溆潮來廣,川源鳥去長。
筍成稽嶺岸,蓮發鏡湖香。
澤國還之任,鱸魚浪得嘗。
古剎一幡斜,吹門水過沙。
數聲鐘里飯,雙影樹間茶。
落日窮荒雨,微風古塹花。
何當戴豸客,復此問生涯。
無花地亦香,
有鶴松多直。
向此奚必孤,
山僧盡相識。
一剎古岡南,孤鐘撼夕嵐。
客閑明月閣,僧閉白云庵。
野鶴立枯枿,天龍吟凈潭。
因知不生理,合自此中探。
落日太湖西,波涵萬象低。
藕花熏浦溆,菱蔓匿鳧鹥。
樹及長橋盡,灘回七里迷。
還應坐籌暇,時一夢荊溪。
時時赍破囊,訪我息閑坊。
煮雪問茶味,當風看雁行。
心齊山鹿逸,句敵柳花狂。
堅苦今如此,前程豈渺茫。
塢木殿前空,山河澤國同。
鳥閑沙影上,泉落樹陰中。
纜舸蒲花水,縈幡柳絮風。
翛然方寸地,何事更悲蓬。
沿溪又涉巔,始喜入前軒。
鐘度鳥沈壑,殿扃云濕幡。
涼泉墮眾石,古木徹疏猿。
月上僧階近,斯游豈易言。
只是守琴書,僧中獨寓居。
心唯務鶴靜,分合與名疏。
暮雨啼螀次,涼風落木初。
家山太湖淥,歸去復何如。
楚鞋應此世,只繞砌苔休。
色相栽花視,身心坐石修。
聲寒通節院,城黑見烽樓。
欲取閑云并,閑云有去留。
羽翼恣摶扶,山河使筆驅。
月疏吟夜桂,龍失詠春珠。
草細盤金勒,花繁倒玉壺。
徒嗟好章句,無力致前途。
露白覆棋宵,林青讀易朝。
道高天子問,名重四方招。
許鶴歸華頂,期僧過石橋。
雖然在京國,心跡自逍遙。
秋風江上家,釣艇泊蘆花。
斷岸綠楊蔭,疏籬紅槿遮。
鼉鳴積雨窟,鶴步夕陽沙。
抱疾僧窗夜,歸心過月斜。
草木正花時,交親觸雨辭。
一官之任遠,盡室出城遲。
乳滴茅君洞,鴉鳴季子祠。
想知佐理暇,日有詠懷詩。
憔悴滿衣塵,風光豈屬身。
賣琴紅粟貴,看鏡白髭新。
棧畔誰高步,巴邊自問津。
凄然莫滴血,杜宇正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