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沈清溪趙雪舟馬百愚登樓次百愚韻
村居邀客慚供給,
且為青山一倚樓。
十里沙平遙對酒,
百年地迥更逢秋。
城中車馬何人到,
水曲風煙盡日留。
無柰天涯歸思切,
孤帆八月下長洲。
村居邀客慚供給,
且為青山一倚樓。
十里沙平遙對酒,
百年地迥更逢秋。
城中車馬何人到,
水曲風煙盡日留。
無柰天涯歸思切,
孤帆八月下長洲。
在鄉村居住邀請客人,慚愧于招待不夠周全,暫且為了欣賞青山而登上高樓。遠處十里外的沙灘,我們隔著距離相對飲酒,歷經漫長歲月,地處偏遠,又恰逢秋季。城中的車馬,有誰會來到這里?水邊的風、山間的煙霧,整日在此停留。無奈漂泊天涯,歸鄉的思緒如此急切,八月里,孤舟將駛向長洲。
供給:指招待客人的物品,此處引申為招待的周全程度。
倚樓:靠著樓,此處指登樓觀景。
遙對酒:隔著較遠的距離相對飲酒,體現鄉間環境的開闊。
地迥(jiǒng):地處偏遠、荒遠。
水曲風煙:水邊的風與山間的煙霧,代指自然景色。
孤帆:孤獨的船帆,代指遠行的船只。
長洲:地名,具體所指需結合詩人行跡,此處泛指遠方歸程的終點。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隱居或漂泊鄉間時,時值秋季。詩人居于鄉村,邀請友人沈清溪、趙雪舟、馬百愚登樓相聚,面對秋景觸發漂泊之嘆與歸鄉思緒,故寫下此詩以記。
全詩以登樓邀客為線索,前半寫鄉間相聚的閑適與秋景之幽,后半轉寫歸思之切,情景交融。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既展現鄉村生活的恬淡,又暗含天涯漂泊的悵惘,是一首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的秋日即景詩。
昨日東船使風下,突過未興快于馬。
今日西船使風上,適從何來急于浪。
東船下時西船怨,西船上時東船羨。
篙師勞苦自相覺,明日那知風不轉。
推篷一笑奚爾為,怨遲羨速無休時。
沙頭漠漠杏花雨,依舊年時檣燕語。
帶郭林塘盡可居
秫田雖少不如歸
荒煙五畝竹中半
明月一間山四圍
草臥夕陽牛犢健
菊留秋色蟹螯肥
園翁溪友過從慣
怕有人來莫掩扉
竹逕裹茅茨
荒煙晚未炊
氄禽爭灌木
吠犬守巴籬
涉世終于拙
歸田已自遲
老親頭白盡
眠雨話吾私
尚記梅花否,相看只有君。
肯辜清夜夢,去管華山云。
帆到知何日,詩今瘦幾分。
惟應問安處,曉角月中聞。
久住西湖夢亦佳,
鷺朋鷗侶自煙沙。
江行楓葉幾何里,
春到梅梢次第花。
盡有好山容對榻,
卻因吾子轉思家。
青燈書冊夜深雨,
莫為乘鸞學畫鴉。
雨寒不寒苔蘚紫,霜落未落楊柳黃。
野鷹饑嘯獸擇肉,邊馬戰摧烏啄瘡。
兵氛甚惡寸心折,劍無恙,雙毛蒼。
極知三百六旬氣月短,其奈二十五點更漏長。
一枕羲皇失午熇,
久知吾道定寥寥。
客來且撥浮蛆甕,
事過真成覆鹿蕉。
野性從來便水石,
此生自合老漁樵。
移床更入深云處,
厥木惟喬厥草夭。
水天一色磨古銅,
落日欲沒蘆花風。
雙飛野鴨忽驚起,
漁歌漸遠秋江空。
煙波渺渺無終極,
中有江南未歸客。
短篷夜泊洲渚寒,
孤鴈橫江聲正急。
一家一夫排門起,五家一甲單出里。夫須袯襫潦霧愁,與官輸木供邊壘。
沙場草青胡運衰,軍書抵急飛塵埃。官須排杈二十萬,巖邑配以三千枚。
黠貪分頭挼掌唾,田里寧容高枕臥。望青徑指三尺墳,踏白邀為萬金貨。
殘爾冢,爾勿嗟,行取金錢寧爾耶。小人所憂在一飯,政坐爾冢殘吾家。
待吾舉火者百指,母已癃病兒垂髽。社朝浸種亦已芽,秧田未翻生薺花。
吏呼勸農今幾日,典衣已供塘堨冊。九年回首奈若何,夢遶江南與江北。
井田變阡陌,萬世以罪秦。
商君信苛刻,不過民自民。
漢名反秦火,當與三代鄰。
今年田欲方,明年田欲均。
寧知古井田,不為賦稅湮。
百畝官所予,無甚富與貧。
所為經界者,要使風俗淳。
豈為橫江網,竭不遺一鱗。
乃知三代時,官與民為春。
秦民自生生,官不與笑顰。
孰云漢田制,顧不如秦仁。
秦姑寘勿問,漢已掎摭狺。
誰其起鄒叟,重與畢戰陳。
踏云課園丁,趁雨鉏菜甲。
土甘春繞畦,煙重曉攜鍤。
毋令蔓草滋,旋拾枯筿插。
詩腸風露香,碧脆已可搯。
誰言庾郎貧,未覺三韭乏。
那知世有人,猶嫌萬錢狹。
客飯江豚美,仍須滯此留。
竹深通酒舍,沙冷歇漁舟。
專與詩為地,明將雪作愁。
此行乘興耳,吾亦盡風猷。
六經四十三萬字
古未版行天所秘
魯才得見易春秋
書到漢時猶默記
不知何年有爾曹
誤我百世惟寸刀
日傳萬紙未渠已
宇宙迫窄聲嘈嘈
一第竟為吾子慁
辦筆如椽補龍袞
生毋謂我不讀書
待撿麻沙見成本
自摘黃花插滿頭,
誰憐白發不禁秋。
同年肯過盧仝屋,
九日共登王粲樓。
天氣政為吾輩設,
酒香莫對俗人??。
渠儂盡把茱萸看,
更與淵明風馬牛。
一生大錯空環轍,何啻糜渠六州鐵。不如歸來乎山中,山泉自香山酒冽。
冰虀一釂累數觴,山中之樂那可量。梅花在傍具知狀,落筆煙云生草堂。
雪意催詩鬭清絕,與巧而遲寧速拙。豈知世上多路岐,莫遣胸中少風月。
酒酣膽熱須髯張,老夫無復當年狂。乾坤許大不欠我,春猿秋鶴聊徜徉。